歷史上的今天(12 月 26 日):冠狀病毒病;印度洋大地震;蘇聯最高蘇維埃見面並正式解散蘇聯,結束了冷戰

2021-01-15 極客閱讀號

12 月 26 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 360 天(閏年第 361 天),離全年結束還有 5 天

節日、風俗習慣

▪斯洛維尼亞獨立節▪節禮日

事件

2019 年:2019 冠狀病毒病

2004 年:印尼蘇門達臘對開印度洋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強烈海嘯,約 30 萬人遇難或失蹤

2001 年:有史以來全球第二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熱帶氣旋「畫眉」於新加坡近海形成▪1991 年:蘇聯最高蘇維埃見面並正式解散蘇聯,結束了冷戰

1975 年:第一個得以超過 2 馬赫飛行的商業航空器 Tu-144 開始投入服務

1963 年:甲殼蟲樂隊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和《我看到她在那裡站著》在美國發行,標誌著甲殼蟲在國際上的開始

1941 年: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籤署一項法案,將 11 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定為美國的感恩節▪1898 年:法國化學家皮埃爾·居裡和瑪麗亞·居裡夫婦公布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後來命名為鐳

1792 年:路易十六在巴黎接受審判

1606 年: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進行了首次有記載的演出

人物

1972 年: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逝世▪1893 年:中國共產黨第一任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毛澤東出生

相關焦點

  • 蘇維埃不是一日建成的?輝煌一時的蘇聯到底有多少個加盟國?
    曾經輝煌一時,如今早已沒入塵埃的蘇聯,一共有16個加盟國,包括15國正式加盟國和1個非正式加盟國。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的崛起和滅亡,都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1922年12月在蘇維埃十大上,東斯拉夫三國及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與外高加索共和國,共同組成蘇聯。不過在1936年,作為蘇聯締造者的外高加索共和國分裂為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三個加盟共和國。
  • 歷史上的今天1961年10月30日蘇聯進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試驗
    歷史上的今天1961年10月30日蘇聯進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試驗 2013-09-10 16:59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12月26日:毛澤東出生
    我國亞非團結委員會1967年3月17日宣布,不再同這個組織發生任何關係。  1961年——中共中央轉發《中央組織部關於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報告》。  1962年——中國與蒙古籤訂邊界條約。  1966年——中國研製的中程火箭首次飛行試驗基本成功。  1970年——中國第一艘魚雷攻擊型核潛艇勝利下水,開始進行舾裝。
  • 葉爾欽顧問談蘇聯解體:葉爾欽只是「開死亡證明」,頭號罪人是他
    【南方+12月9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8日,正值關於成立獨立國協取代蘇聯,並使蘇聯解體的《別洛韋日協議》籤訂29周年之際,創建獨立國協計劃的發起人、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欽的顧問謝爾蓋·沙赫萊接受了採訪,並就蘇聯解體相關事件作出了回應。沙赫萊表示,戈巴契夫是蘇聯解體的頭號罪人。
  • 冷戰:經濟的教訓——紀念世界冷戰結束十五周年
    15年前的12月25日,克裡姆林宮上那面印有鐮刀和錘子的紅旗在瑟縮寒風中徐徐降落。它向世人宣告一個超級大國——蘇聯走到了盡頭,同時標誌著二戰以後左右世界格局的冷戰正式結束。  冷戰的關鍵詞是政治,而最終決定兩大陣營命運的卻是經濟。  上世紀70年代,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都遭遇了瓶頸。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率先自我反省,向經濟注入更大劑量的市場化因素進行自救;蘇聯和東歐,終因固守舊有模式導致經濟潰敗,繼而引發社會動蕩。
  • 此人是蘇聯唯一的大元帥,可他卻不以為然,一生都不願穿大元帥服
    事實上,大元帥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其禮儀或榮譽作用仍然高於軍事作用,作為衛國戰爭時期蘇軍的最高統帥,史達林擁有蘇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蘇聯大元帥軍銜。但是奇怪的是,史達林卻對這個稱號很不熱衷,而且一生也從未穿過大元帥制服,甚至去世時也佩戴著和其他元帥一樣的肩章。
  • 2020年12月2日,歷史上的今天和生活冷知識
    1409年12月2日 萊比錫大學成立 1804年12月2日 拿破崙·波拿巴自我加冕,成為法國拿破崙一世 1805年12月2日 奧斯特裡茨大會戰爆發 1823年12月2日
  • 歷史上的今天|12月25日 護國運動開始!
    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 2020.12.25
  • 史之今日: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並引發南亞海嘯災難
    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的消亡邊界。地處安達曼海。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芮氏地震規模6.8,中國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測量到的強度則為芮氏規模8.5至8.7。
  • 歷史上的今天 印度洋大地震並引發南亞海嘯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並引發南亞海嘯這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消亡邊界。 地處安達曼海。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芮氏地震規模6.8,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到的強度則為芮氏規模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臺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
  • 【今日歷史】9月12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9月12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解放軍在塔山、虹螺峴一線對敵東進兵團進行英勇阻擊;敵西進兵團也被解放軍頑強阻擊於黑山、大虎山東北地區。 ♦ 1956年9月12日 中央針對農村存在的問題發出指示。 61年前,1956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加強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生產領導和組織建設的指示》。
  • 歷史上的今天:2003年伊朗巴姆大地震 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大地震2003年12月26日伊朗東南部地區巴姆古城發生6.6級地震,地震導致至少26271人遇難
  • 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如何帶領蘇聯全球出擊?中蘇關係如何發展
    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烏克蘭人,1906年12月19日出生於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蘇聯政治家。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被授予元帥軍銜。1931年,勃列日涅夫加入蘇聯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烏克蘭第4方面軍政治部主任。1964年10月14日,參與推翻赫魯雪夫的政變,繼任蘇共最高領導人。
  • 蘇聯的狂熱計劃:日本領土只是向美國發起總攻的跳板?
    但這背後竟然隱藏著蘇聯的驚天陰謀和戰備計劃?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尋歷史變幻,洞察塵埃後的真相!眾所周知,蘇聯的前身是沙皇俄國。而十月革命讓沙皇俄國變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但是沙皇俄國畢竟是侵略者,是列強的一部分。即使沙皇已經被革命者取代了,一個強大國家骨子裡的侵略者行徑是不會改變的。
  • 【今日歷史】2月12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了。   ? 1914年2月12日 中華民國名流內閣被袁世凱解散   104年前,1914年2月12日,中華民國名流內閣被袁世凱解散,由孫寶琦內閣取而代之,前後共存在5個月。
  • 4月5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年4月5日 《香港憲章》籤署,正式宣布香港為英國的殖民地   176年前,1843年4月5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籤署的正式宣布香港為英殖民地的法令。   1815年4月5日 印尼東部的坦博拉火山爆發   204年前,1815年4月5日,印尼東部的坦博拉火山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殺手。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火山爆發,至少奪走117,000人的生命,僅僅在數秒內,它就讓一個民族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但殺戮並未就此停止。
  • 蘇聯解體誰是罪人?俄政治家:葉爾欽是第一責任人,卻很難清算
    1991年蘇聯集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兩極格局下,蘇聯是唯一能夠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二戰結束之後,雖然史達林模式積重難返,但是蘇聯還沒有到崩潰的地步。超級大國轟然倒塌,誰是罪人?一般人認為,戈巴契夫作為前蘇聯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葉爾欽則是推波助瀾者,也難辭其咎。
  • 吳徵宇:冷戰史上最接近核戰爭邊緣的一場危機
    摘要:1962年爆發的古巴飛彈危機,在冷戰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場危機,是世界歷史上人類經歷的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核戰爭危險,美蘇兩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切切實實地感覺到,人類正站在核戰爭的邊緣,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種風險。
  • 11月26日:中國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圖)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11月26日  1919年11月26日,青年共產國際在德國柏林成立。它是第三國際領導下的各國革命青年的國際聯合組織。其領導機構是世界代表大會。1943年宣告解散。
  • 冷戰制高點「火星探測」,蘇聯航天的滑鐵盧,如今美國一家獨大
    談到火星探測,不得不提前蘇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同時也是沒有取得一次成功的國家。火星探測,是蘇聯航天的滑鐵盧。冷戰中,航天競爭曾經是美蘇兩國的主要競技場。身大力不虧的蘇聯人,憑藉過硬的飛彈技術和一票優秀的科學家隊伍,一度用傲人的航天成績把美國人壓的抬不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