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火星探測,不得不提前蘇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同時也是沒有取得一次成功的國家。火星探測,是蘇聯航天的滑鐵盧。
冷戰中,航天競爭曾經是美蘇兩國的主要競技場。身大力不虧的蘇聯人,憑藉過硬的飛彈技術和一票優秀的科學家隊伍,一度用傲人的航天成績把美國人壓的抬不起頭來。
蘇聯製造了無數個第一: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名太空人、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次空間對接、第一次預警衛星組網等等等等。從1957年開始,蘇聯人一直在不停的在向太空發射各種玩意兒,衛星、探測器、飛船、太空梭,要什麼有什麼。
一個不完全的數據顯示,前蘇聯在1957-1984年,一共向太空打了2011個探測器,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在如此強悍的實力支撐下,火星探測作為太空探測的制高點,自然也進入了蘇聯人的視線。然而,好像蘇聯和火星八字不合,從一開始就出奇的不順。
1960年10月,拜科努爾發射場打出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不幸的是,它還沒有飛離地球軌道,就夭折了。4天以後,蘇聯又發射了這枚探測器的備份星,同樣也以失敗告終。
兩年後,捲土重來的蘇聯人向火星發射了&34;探測器。這次發射成功了,火星一號開始奔赴火星,但是在隨後的漫長旅途中,它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任務失敗。
後來的幾年,火星探測器發射接踵而至,但失敗也是如影相隨。最成功的一次可能是&34;了,它成功在火星軟著陸,並發回了20秒的電視信號,可惜只有著短短的20秒。
不巧的是,中國也跟著吃了毛子的瓜落。2011年11月9日,俄羅斯&34;號運載火箭搭載中國的火星探測器&34;升空,不久後傳來消息,任務失敗,螢火1號未能完成它的使命。
回看一下前蘇聯交上來的火星探測成績單:從1960年一直到2011年,前蘇聯加上俄羅斯一共向火星發射了20個探測器,居然沒有一個稱得上&34;。
戰鬥民族和火星,真是八字不合。
那麼,蘇聯的對手美國人做的怎麼樣呢?四個字:後來居上。
美國探測火星比蘇聯晚,1964才開始起步,NASA的&34;系列和&34;系列探測器在60-70年代先後飛向火星,部分取得成功,也有數次失敗。在冷戰結束後,美國火星探測進入一個停滯期。
1996年,美國又率先開始了新一輪的火星探測。此後的探測火星過程中,NASA成功16次,失敗4次。
迄今為止,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八個探測器,全部都是由美國發射的。簡單列舉一下:
海盜1號和海盜2號分別在1976年7月20號和9月3號在火星表面軟著陸。海盜1號成了第1顆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的人類探測器,這兩枚探測器為我們發回了數萬張火星照片。
1996年12月4日,美國又發射了火星探路者號。他拍攝了數千張火星地表的照片,對火星的巖石、土壤氣候都進行了探測。還釋放了火星車,這是人類第一臺在火星上工作的車輛。
2004年1月3日和1月25日,在火星著陸的&34;號和&34;號,先後在火星著陸。&34;號在火星工作超過14年,拍回了前所未有的高清晰度火星照片。
2008年5月25日,&34;號降落在火星表面,執行固定探測任務,探測冰層和監測氣候,他在火星上工作了5個多月。
2012年8月6日,明星探測器&34;號降落火星,這個裝備著炫酷核電池的探測器,引起全球關注,網絡進行了直播。
2018年11月27日,&34;號著陸火星。
對比美蘇兩國在火星探測的過往,我們能體會到探測火星任務的不易,即使強大如前蘇聯,也遭遇到罕見的失敗。美國人在火星發力也是在近20年內,技術有了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完成的。
前蘇聯在火星探測航的屢次失敗,應該引起後發航天大國的重視。風格粗獷和只顧趕進度不按科學規律辦事,是蘇聯航天幾次重大失敗暴露出來的問題,很難說火星探測失敗沒有這些原因的影子。
我是今晚聽歷史,關注我,精彩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