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類航天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人類短短幾十年的航天發展歷史中,留下許多的「第一」: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蘇聯人尤裡 加加林,各種成就及其輝煌。然而,火星探測卻是前蘇聯乃至後來的俄羅斯一直過不去的一道坎。1960年至今,蘇聯和俄羅斯共發射了大大小小各種樣式的火星探測器19個,卻無一取得圓滿成功,可謂是「五行克火」。
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火星1A,緊接著在4天後的10月14日,又發射了火星1B。遺憾的是,這兩枚火星探測器由於火箭第三節點火故障,甚至沒能成功進入地球軌道。
前蘇聯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火星1A
在1962年的火星窗口,前蘇聯又一口氣發射了3枚火星探測器。火星1C號在1962年10月24日成功起飛,相比它的兩位前輩,它成為了第一個成功進入地球軌道的火星探測幸運兒,不久後,卻因為通信故障失聯了!一周後,蘇聯再次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這枚探測器又一次更進了一步,成功離開了地球軌道,踏上了前往火星的旅途。然而行駛了4個多月後,在離地球1億公裡左右的位置因為導航故障失去了控制,成為了一顆沒有任何作用的太陽衛星。三天之後,前蘇聯又發射了一枚火星探測器,在抵達地球軌道後,火箭發動機再次點火出現故障,不久後探測器也掉落回大氣層燒毀。
1964年的火星窗口,前蘇聯於11月30日再次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這枚探測器最終成功抵達了火星附近,卻又失聯了,沒有傳回任何的數據!同期發射的美國火星探測器水手4號成功在8個月後抵達火星,首次傳回火星照片,人類第一次見到了這顆「螢惑星」的真容。
傳回首張火星照片的水手4號(NASA)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被前蘇聯這種遇到失敗毫無畏縮的精神給感動了,同時也對前蘇聯航天是否具有火星探測的水平產生了一定懷疑,不知前蘇聯的航天工程師們是也有了相似的顧慮,還是被美國搶先探火所刺激。火星窗口大約是每26個月一次,1960、62、64年三個火星窗口前蘇聯都沒有錯過,卻未在1966-67的窗口發射任何探測器,下定決心認真整改,捲土重來。
水手4號拍攝到的火星照片
1969年3月前蘇聯再次分別發射火星2A、B號兩枚探測器,然而這次相比之前的失敗更為嚴重,分別在發射七分鐘後發生爆炸,另一枚在發射一分鐘不到就墜回了地面。
1971年,在接連失敗了八枚火星探測器後,前蘇聯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當年5月,前蘇聯成功發射火星2號和火星3號探測器。和此前的探測器不一樣,火星2、3號都由環繞器和著陸器兩部分組成,有點類似於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不帶火星車的樣子。火星2、3號的環繞器都因為地面沙塵暴,沒有完成預定的測繪任務。火星2號登陸器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只是由於降落傘未能成功打開,最終狠狠地撞毀在了火星表面。五天後,火星3號著陸器成功軟著陸在火星表面,成為了人類第一個成功著陸的火星探測器。然而,前蘇聯的火星厄運並沒有就此終止,僅在14.5秒後前蘇聯就和火星3號著陸器永遠失去了聯繫。
成功登陸的火星三號(sciencephoto)
其實在1971年前蘇聯還發射了一枚火星探測器,按照預定計劃,探測器到達地球軌道後先關閉發動機,1.5小時後再次點火,卻因為點火時間計算錯誤,做過了最佳時機,要等待1.5年才能再次點火奔向火星。事後蘇聯不願承認這枚探測器是前往火星的,於是取名「宇宙419號」。
1973年的探測窗口,蘇聯一口氣發射了火星4、5、6、7號探測器,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其中火星6號著陸器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晶片卻燒毀了。而它的配套環繞器,傳回地球的大氣數據過多,難以辨認。
1988年,前蘇聯瀕臨解體前夕,發射了弗伯斯1號、2號兩枚火星探測器,均以失敗告終。
1996年12月,繼承了前蘇聯90%航天資產的俄羅斯,發射了火星96號探測器,和前蘇聯的一次任務相似,探測器在進入地球軌道後,未能再次點火進入前往火星的軌道,在不久後墜回了地球。
2011年11月,俄羅斯發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福布斯-土壤號上,還載有中國的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最終在抵達地球軌道探測器與火箭分離後,變軌失敗,兩個月後中俄兩國的探測器雙雙掉落在太平洋海域。
福布斯-土壤號,中間被包裹在鋼架中的就是中國的「螢火一號」(ESA)
至此,自前蘇聯至俄羅斯,總共發射了19次火星探測器任務,20多枚探測器(部分任務是環繞器+著陸器的組合),無一取得圓滿成功。其中大部分問題出現在運載火箭點火以及與探測器的通信上,歸根結底也是當時火箭技術以及計算機通信的發展不成熟,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火星探測的難度之大。我國的首個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仍在前往火星的路上,讓我們祝福它一切順利。
關注,了解更多航天資訊與知識。
點讚並在評論區留言,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