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使命召喚4》狙殺扎卡耶夫關卡的軍迷們肯定對遠程狙擊的細節印象深刻,現實中狙擊手在遠程狙擊前,需要考慮包括風偏、溫度、溼度、科裡奧利效應(地球自傳偏向力)等多種複雜因素。而美軍目前已研發了一種革命性的」會拐彎「的制導子彈,不僅無需考慮以上因素,甚至都無需保持傳統的」三點一線「射擊方式都能命中目標,本期就此解讀。
圖為《使命召喚4》遊戲中狙殺扎卡耶夫大的任務截圖,大圖可見狙殺目標(紅圈中的車隊)與狙擊點的相對距離,小圖為巴雷特反器材步槍的瞄具截圖,麥克米蘭上尉(觀察手)要求你注意車上小旗的飄動方向,來修正瞄準線。
這種制導子彈源於DARPA(美國國防高級計劃研究局)的「超精確任務武器系統」(EXACTO)研究項目,該項目旨在開發具備「拐彎」能力、最遠射程可達5000米(目前世界最遠狙殺紀錄是2375米)的高精度子彈。 圖為美軍科研人員展示制導子彈,可見外形與傳統子彈有較大區別,不僅彈體變長,而且在尾部有制動尾翼。
該項目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共同負責。2012年2月初,洛·馬公司宣布,他們已研發出了一種形似飛鏢的雷射制導子彈。前端有一個光學傳感器,用於搜索、追蹤射向目標的雷射制導點,內部傳感器能將目標的數據實時傳送給制導和指揮元件,後者可以通過一個8位的中央處理器計算出理想的飛行彈道並控制電磁傳動裝置。圖為「精確制導子彈」剖面圖。
圖為」精確制導子彈「的實際剖面截圖,可見與傳統子彈的結構截然不同,可見微型彈道計算機和傳感器。
制導子彈的傳動系統包括一個驅動電機和一個形似魚鰭的微型可控彈尾。驅動電機可為傳統系統提供動力,微型尾翼可不斷調整彈道,使子彈以曲線彈道擊中目標(即使目標躲在牆後也可打中)。圖為美軍在桑迪亞國家試驗室進行制導子彈試射時的延遲攝影圖,圖中看到的彈道實際是制導子彈尾部的LED指示燈留下的,可以清晰看到其在飛行中可多次改變彈道直至命中目標。
圖中直觀展示了雷射制導子彈的交戰全過程,狙擊手在射擊前,只需持續性用雷射照射標記目標即可,無需再保持傳統的」三點一線「瞄準方式,開槍後,制導子彈會和制導炸彈一樣,自動跟蹤目標直至命中,十分適合攻擊遠程移動目標。
狙擊手在使用制導子彈時,只要鎖定目標,不論朝哪個方向射擊,子彈最後都能通過自主修正彈道命中目標。這張手繪圖展示了制導子彈和傳統子彈之間的顯著區別,傳統子彈需要靠自旋穩定彈道(上),制導子彈(下)無需自旋,直接靠尾部的彈翼就可改變飛行彈道。有人吐槽稱,配備這種子彈後,人人都能成為神槍手,或許狙擊手的時代就此結束了。吐槽歸吐槽,制導子彈的實戰效果仍需拭目以待。
圖中分別標出了制導子彈的光學傳感器(下)和可動尾翼(上)。
http://news.zol.com.cn/578/5788238.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78/5788238.html report 2190 玩過《使命召喚4》狙殺扎卡耶夫關卡的軍迷們肯定對遠程狙擊的細節印象深刻,現實中狙擊手在遠程狙擊前,需要考慮包括風偏、溫度、溼度、科裡奧利效應(地球自傳偏向力)等多種複雜因素。而美軍目前已研發了一種革命性的」會拐彎「的制導子彈,不僅無需考慮以上因素,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