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科技展區的LT-2(下)、LT-3(上)精確制飛彈藥。(攝影/鬍子)
LT-3精確制飛彈藥彈體和導引頭。(攝影/鬍子)
與航展其他制導炸彈不同,雷霆(LT)系列制導炸彈使用雷射制導模式。雷射制導炸彈歷史「悠久」,是第一代電視制導炸彈應用越南戰爭以後開發的第二代精確制導炸彈,在1972年轟炸清化大橋的空襲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戰果。美軍耗費巨大代價屢次轟炸,清化大橋傷痕累累、巋然不動,依然正常使用,使用雷射制導炸彈以後,一次空襲就完全摧毀了大橋,顯示了雷射制飛彈藥極高的作戰效率。
雷射制導炸彈至今還是使用最廣泛、精度最高的精確打擊彈藥,國外某些型號制導精度甚至達到半米以內,是「外科手術」打擊的重要手段。雷射制導成本是非制導炸彈的4倍左右,但是1枚制導炸彈達到200枚非制導炸彈的摧毀效果,成本效益在50倍左右。雷射制導炸彈不足也比較明顯,需要在整個攻擊過程中照射指示,提供雷射引導的載機生存率較低。中國裝備了雷射制導炮彈,地面指示目標,也能升級為雷射制導炸彈指示目標,雷射制導炸彈使用限制可以克服。雷射制導炸彈結構簡單、威力大、成本低,但是機動能力較弱,攻擊運動目標能力有限,防區外攻擊能力也有限,還易受天氣幹擾,不能全天候作戰。雷霆制導炸彈與其他制導炸彈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擁有導引頭,更換導引頭,如電視制導、紅外製導、雷達制導導引頭等,混裝使用避開性能缺陷。
雷射制導炸彈由彈體和彈翼、制導裝置、戰鬥部組成。LT-2、LT-3都是500公斤口徑的炸彈,但是兩者氣動布局、導引頭完全不同,LT-2是第一代雷射制導炸彈,LT-3則跨越數代,直接進入先進位飛彈藥的行列,如果詳細分析兩者技術上的不同,等於翻開了精確制飛彈藥發展的教科書。LT-2使用小孔徑雷射導引頭,LT-3是陀螺穩定雷射導引頭;LT-2風標定向滾轉彈體,X形前後翼,LT-3飛控彈翼在後部。LT-2由導引頭組件、中部彈體、尾翼組件組成,模塊化設計。LT-3使用了低阻力修長的彈體,降阻設計讓射程更遠。兩者的模塊化組件都能快速安裝在基型自由落體炸彈上。LT-2在一對平行雷射導引線中攻擊目標,LT-3則在雷射扇面中攻擊目標。雷射瞄準吊艙瞄準距離15公裡,命中目標的圓概率誤差約6.5 米。LT-3還增加了捷聯慣性制導和GPS,作為滑翔段的中段制導,命中精度提高到3米。
LT-3長3.58米,直徑0.38米,翼展0.95米,重564公斤,射程24公裡。還有一個穿透式戰鬥部,可穿透1.5米鋼筋混凝土。
中國江蘇網獨家授權騰訊軍事稿件,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