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成像制導難誤導怎麼辦?美軍投入重注給六代機配雷射攔截系統

2020-12-07 艦載前沿科技

現代航空技術正在發展之中,人們已經開始越來越多的討論有關六代機的問題,那麼六代機到底應該什麼樣的?也許最基本的原要求就是能夠碾壓五代機,可是具體要什麼樣似乎大家就沒有清楚了,現在各國都有著各自各樣的主張,以美國的想法還不少,按照最新的說法,美國人為了讓六代機碾壓五代機,美軍要求六代機必須裝雷射炮。

雷射炮正在變成現實

現在的技術已經讓雷射技術成為一種現實,但是想讓雷射炮裝到戰鬥機上似乎還是很難的問題,更存在功率不足的問題,美國似乎也意識到一點,所以提出降低要求,功率不足就不要求打擊對對方的戰機,只求攔載對方發射的空對空飛彈。

使用雷射炮來攔截對方的飛彈,似乎是一個很不錯的理論,現代空戰當中空對空飛彈是一個主要的威脅,尤其是紅外成像制導上飛彈的興起,紅外成像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被紅外幹擾彈影響,可以死盯著目標,那麼紅外成像制導難誤導怎麼辦?美軍投入重注給六代機配雷射攔截系統。

艦載雷射構想

一旦受到紅外製導飛彈的攻擊,雷射系統可以直接破壞其制導系統,那麼就可以打起的有效攔截的目的。美國人不僅是這麼想的,而且是這麼做的,已經開發了一個所謂的,自我保護的高能雷射演示器或SHIELD系統,由航空航天業巨頭洛馬公司主導研發,未來將雷射器安裝在飛機的機身或機翼上,可以擊落空對空和水面對空飛彈。

多國在研究機載雷射

按洛馬公司的說法,正在努力在未來五年內向戰術戰鬥機配備雷射炮,SHIELD系統的似乎不算慢,除了裝備六代機外,也可以以吊艙的方式應用於非隱形的第四代戰,比如:F-16。以少攜帶一個飛彈或炸彈為代替,可以擊落許多來襲飛彈的雷射系統絕對是合算的。

幹擾彈要淘汰了

伴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以通過人工智慧來控制戰鬥機的雷射系統,讓飛行員可以專注於執行任務的其他任務已經成為一種可能了。機載雷射系統也正在變成現實,許多技術實際上已經具備,似乎已經近在眼前,也許只用幾年時間,我們就可以看到相關的成果。

可惜想要真正的變成現實,依然有不少的路要走,這一理論看似相當的完美,實則需要突破的關口可不小。也不要以為美國領先於誰,實際這一技術別人已經開始在研究,傳說俄羅斯在蘇57戰機上即將安裝上,這個誰先第一個實現還是一個問題。

艦載雷射開始試用

如今機載雷射武器變成現實似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未來的6代機距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

相關焦點

  • 雷霆3雷射制導炸彈進入先進位飛彈藥行列(圖)
    (攝影/鬍子)與航展其他制導炸彈不同,雷霆(LT)系列制導炸彈使用雷射制導模式。雷射制導炸彈歷史「悠久」,是第一代電視制導炸彈應用越南戰爭以後開發的第二代精確制導炸彈,在1972年轟炸清化大橋的空襲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戰果。美軍耗費巨大代價屢次轟炸,清化大橋傷痕累累、巋然不動,依然正常使用,使用雷射制導炸彈以後,一次空襲就完全摧毀了大橋,顯示了雷射制飛彈藥極高的作戰效率。
  • 俄軍建造新型反無人機雷射武器 專家:攔截概率高
    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黃子娟、葉知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裡沃魯奇科表示,俄羅斯正在建造用於打擊無人機的雷射系統。克裡沃魯奇科在接受俄《紅星報》採訪時稱:「目前,除了『佩列斯韋特』系統外,(俄軍)正在推進建造其他反無人機、反光學和反光電設備的雷射系統工程,正在與裝甲坦克裝備殺傷兵器配套,以打擊來襲的精確制導武器。」「佩列斯韋特」武器系統於2018年12月1日起投入試驗性戰鬥值班,其性能如何?新型雷射武器在反無人機作戰中具備哪些獨特優勢?未來俄羅斯在雷射武器研製方面還會有哪些進步?
  • 紅外探測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1 全球軍用市場穩定增長,紅外探測廣泛應用於各個武器平臺紅外熱成像儀主要應用類型可以分為晝夜觀察和熱目標探測兩大類,從上世紀 70-80 年代就逐步應用於海 陸空戰場。許多國家為加強自身防禦能力和提高夜戰水準,把熱成像技術作為現代先進武器裝備的重要技術納 入國防發展戰略和計劃,並加大了熱成像研製經費的投入。
  • 中國紅外格鬥彈雙子星!霹靂8B和霹靂10E,高低搭配所向披靡!
    所以兩者可能採用了類似的導引頭,彈體內增加了DMP晶片存儲新算法,並將無線電引信換成雷射近炸引信提高命中度。空軍在使用霹靂-8時發現,由於其紅外製導技術水平的限制,目標通過改變紅外幹擾彈投放規律即可有效幹擾,只能落地後通過更換彈上邏輯固態電路板才可有效抗衡,為此霹靂-8B上增加了DMP晶片,可將各種投放規律算法建立模型輸入其中,進而增加抗幹擾能力。
  • 關於機載光電系統的幾個問題 能看完的是真·軍迷
    不難想像,其主要裝機設備是直升機,和具有對地攻擊能力的固定翼飛機、無人機等。由於地面目標數量眾多,地質地形背景複雜,往往需要飛行員進行目標識別——就算是一輛坦克,如果是擊毀燒著的就不用打擊,如果是仍有戰力的就要打擊。因此其基礎應用是成像。成像式探測器能顯示紅外輻射目標的圖像, 將圖像與成像資料庫對比,便於制導系統對目標進行分類識別與抗紅外幹擾跟蹤。
  • 防空反導系統的絕殺方式演進史(四):動能直接碰撞攔截
    20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中,採用破片殺傷的「愛國者」系統在反導攔截作戰中,因表現不佳而被詬病(據美國總審計署披露,其攔截成功率只有9%)。此後,美軍根據該系統暴露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改進,最終研製出「愛國者-3」系統,並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小試牛刀,取得了良好的作戰效果。「愛國者-3」系統的初戰告捷,使動能直接碰撞殺傷機理成為反導領域的「新寵」。
  • VIGO碲鎘汞探測器在紅外製導中的應用
    雷射具有方向性好、單色性強和亮度高等優點,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醫學和軍事等方面,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尤其廣泛,特定波長的雷射光源匹配相應的VIGO碲鎘汞探測器,極大的提高了雷射制導武器命中精度,藉此大大加強了武器系統的作戰能力,因而在現代戰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美戰艦攔截彈可準確成功攔截大氣層外的洲際飛彈
    在這次代號FTM44的演習中,美軍天基紅外系統首先探測到了靶彈發射後的紅外信號,最終將數據立即傳輸到了本土的科羅拉多州某個飛彈防禦作戰中心,而該中心就以最快速度傳輸到夏威夷海域行動的約翰芬恩號驅逐艦,此時該艦距離裡根試驗場約為3900公裡。
  • 美國成功研製雷射制導子彈 可自動鎖定目標(圖)
    2月初,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對外宣布研製了一種類似飛鏢的雷射制導子彈。這種雷射制導子彈長4英寸(約合10.16釐米),適用於點50口徑(指彈殼直徑為0.5英寸,約合12.7毫米)槍族武器。研究人員稱,雷射制導子彈在飛行過程中能自動調整方向,像微型飛彈一樣擊中1英裡(約合1.6公裡)以外的目標。
  • 盤點:紅外成像系統進展
    由於紅外光的波長較長,紅外顯微鏡的空間解析度一般在6um左右。若採用單點檢測器收集紅外光譜,則為傅立葉變換顯微紅外光譜儀;若採用陣列檢測器收集紅外光譜,則為傅立葉變換紅外成像系統。紅外圖像系統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樣品的檢測速度,目前在刑偵學、生物學、醫學、化學、材料科學和礦物學等諸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紅外熱成像儀的工作原理、構成、特點分析
    紅外熱成像儀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光學成像物鏡和光機掃描系統接受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學系統和紅外探測器之間,有一個光機掃描機構對被測物體的紅外熱像進行掃描,並聚焦在單元或分光探測器上,由探測器將紅外輻射能轉換成電信號,經放大處理、轉換或標準視頻信號通過電視屏或監測器顯示紅外熱像圖。
  • 紅外產業深度報告:熱像儀是紅外輻射的高端應用,國內潛在市場達百...
    隨著研究的進展,先後出現了兩代紅外探測器,第一代以機械掃描方式實現目標成像;第二代凝視 型焦平面探測器的單元數量比一代高三個數量級,進入二十一世紀,紅外焦平面技術又發展到了第 三代,它與第二代相比,更注重多色探測、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特質。
  • 美軍宙斯盾系統能攔截洲導,東風-41要失去作用了?別急著下結論
    隨著飛彈技術的發展,不但飛彈的性能越來越先進,威力越來越大,飛彈也越來越難被防禦了,如何防禦飛彈成為各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目前,防禦飛彈的手段主要是各種防空反導系統,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洲際彈道飛彈仍然是各國防禦的難點。
  • 靠它來攔截反艦飛彈?美軍驅逐艦疑似加裝雷射炮
    報導稱,美軍使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杜威號」來進行新技術測試並不奇怪,從外形上推測,這個裝置應該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最新研發的HELIOS雷射系統。從外觀來看,安裝上艦的HELIOS雷射系統不同於以往試驗的艦載雷射器,而更接近於武器的形狀,或認為HELIOS雷射系統已接近實用狀態。「THE DRIVE」網站披露,除了HELIOS雷射系統外,美國海軍高能雷射系統計劃中的其他雷射武器還包括有RHEL高能雷射器、ODIN海軍雷射攔截器、SSL-TM固態雷射攔截器和HELCA高能雷射系統。
  • 美國拐彎子彈內部曝光:雷射制導瞄哪打哪
    而美軍目前已研發了一種革命性的」會拐彎「的制導子彈,不僅無需考慮以上因素,甚至都無需保持傳統的」三點一線「射擊方式都能命中目標,本期就此解讀。2012年2月初,洛·馬公司宣布,他們已研發出了一種形似飛鏢的雷射制導子彈。前端有一個光學傳感器,用於搜索、追蹤射向目標的雷射制導點,內部傳感器能將目標的數據實時傳送給制導和指揮元件,後者可以通過一個8位的中央處理器計算出理想的飛行彈道並控制電磁傳動裝置。圖為「精確制導子彈」剖面圖。
  • 雷射制導子彈能自動調整方向類似飛鏢
    要讓小小的子彈實現擊中一個隱藏在角落裡的人需要極高的制導精度,目前能夠達到這一精度的只有雷射制導技術。  因此制導槍彈也普遍採取了這一技術,在槍械上裝上雷射器就可以對目標進行照射,而後槍械上的雷射接收裝置接收目標反射回來的雷射編碼,計算機進行彈道計算,而後子彈發射沿著雷射射線的位置不斷調整子彈飛行軌跡,直到擊中敵人。
  • 彩虹4號無人機察打一體 各項指標壓美軍捕食者
    據沈宏鑫透露,彩虹四號掛載的射手一號飛彈,採取雷射半主動制導模式,主要用來打擊坦克裝甲車輛等地面低速目標。該彈長1.45米,彈徑180毫米,重45公斤,性能接近美國的「地獄火」飛彈,射程2到8公裡,對坦克裝甲靜態破甲深度超過1米,對鋼筋混凝土工事穿深大於1.2米,命中精度能小於1.5米。
  • 六代機已首飛不過是心理戰 外形酷似UFO更是誤導
    六代機已首飛是心理戰 外形酷似UFO更是誤導 據美國《防務新聞》9月15日報導,美國空軍負責採辦的部長助理羅珀稱近日,一架外形獨特的飛行物UFO在夜間現身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空軍基地的上空,從拍攝的圖片中可以看到,這架飛行物的外形呈三角形,與美軍目前現役的任意一款戰鬥機都有較大不同,其氣動布局更像是美軍此前拋出的下一代戰鬥機方案NGAD,因此有觀點認為這架飛行物或為美軍六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在進行首飛。
  • 我國空軍裝備的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
    ,其缺點就是探測距離較近,尤其是目標處於迎頭探測時,目前性能較好的IRST的這個指標也不過在100公裡左右,而普通機載雷達就超過了這個指標,另外就是其不能直接測量目標的距離,仍舊需要雷達或者雷射測距儀來輔助,因此用於火控或者制導的時候仍舊會暴露平臺的位置,另外就是受自然環境幹擾較大,特別是太陽直視時、不良氣候條件下的作用距離仍舊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