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曾發現「神秘符號」,位於禹州一偏僻山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中嶽為嵩山,嵩山有很多條連綿不絕的餘脈,其中就有一條是名為具茨山的山脈。這條山脈一直都顯得十分神秘。據《史記》記載,具茨山是遠古時代的有熊氏的起源地點,黃帝也曾經多次來到具茨山進行祭祀活動,後來呢,具茨山成為了黃帝的一個名為風后的臣子的封地,因此它的主峰被世人稱作"風后頂"。然而歷經了五千多年,遠古時代的文化也隨著歲月變遷一起掩埋在了這崇山峻岭之中。直到1988年,一位不速之客的闖入,讓這裡的一切呈現在世人面前。
那年的初春時節,生活在具茨山下的村民劉俊傑恰好爬山春遊,正欣賞著大好風景的他,卻在低下頭的時候發現了一塊石頭,石頭上有著鑿刻下來的圖形痕跡,隱隱約約好像一種神秘的遠古符號。這引起了劉俊傑極大的興趣,這些符號究竟是誰刻下來的?又代表著什麼呢?
此後劉俊傑在21年之間數不清有多少次爬上具茨山,在深山之中又發現了巨石壘起的城堡,雖然已經破敗不堪,但是仍然可以想像到當年的氣勢恢宏之感。在幾十年間,他在這裡發現了三千多的符號和很多石棺墓葬。但是單憑一己之力是無法解開這個謎團的,所以劉俊傑決定把自己拍下來的照片發給考古專家們,卻不曾想,引起了考古學界的極大轟動。
無數的學者奔赴具茨山來一探究竟。我國一位名為龔田夫的著名巖畫專家在看到古蹟之時,忍不住感嘆道,這就是千年前的三峽工程。
後來根據眾多專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具茨山的遺蹟均為五千年前的遠古文明留下的,而那些神秘的符號則是黃帝和其他的部落首領在祭祀祈天的時候留下的,應該是一種與神明溝通的方式。藏匿在深山中的堡壘則大概屬於一種上古時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但是那麼多年之前,人們是如何將巨石壘砌上去的依舊沒有答案。
專家表示,具茨山在遠古時代,應該是被大家奉為了一座神山,是當時人們心目之中的福澤之地。鑑於這裡的文物遺蹟數量太過龐大,專家們認為這應該是耗費了數代人的心力所完成的,是遠古時代,人類智慧與辛勤勞作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