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首屆「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論壇」迎來第二天。根據論壇議程安排,當天組織分會場,邀請新材料領域相關企業進行項目路演,展示新材料可以實現多行業、多場景的應用。
醫療
LYSO/LSO材料
更精準定位病灶
「目前,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威脅中國居民健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及早發現腫瘤,有助於降低社會整體醫療成本,提高患者存活率。」眉山博雅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宇表示,公司所瞄準的行業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PET-CT。
PET-CT是PET掃描儀和先進螺旋CT設備功能的一體化完美融合,臨床主要應用於腫瘤、腦和心臟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矽酸(釔)鑥探測器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腫瘤篩查和檢測設備——PET/CT的核心探測部件,其決定了腫瘤篩查和檢測的效率及精度。」王宇對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矽酸(釔)鑥閃爍晶體(LYSO/LSO)探測材料進行介紹,表示材料具有高能量輸出、高密度、物理性能穩定等特徵。
探測材料性能的好壞,直接決定PET/CT的檢測性能。王宇將LYSO/LSO材料比作是PET/CT設備的「眼睛」,相比起其他材料而言,該材料能讀取伽馬射線的能量、位置和時間等信息,更精準地定位病灶的位置和大小,幫助檢查者及早發現體內腫瘤,有效地降低放射性藥物使用劑量。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已經擁有PCT國際專利6項、國內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技術17項,是矽酸釔鑥國家標準和矽酸鑥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
王宇表示,公司研發的材料產品實現了對高端核醫學影像設備核心部件的全面進口替代,填補了國內技術和產業空白,有效降低行業整體成本,為國內核醫學影像學的發展貢獻力量。
電力
單晶銅箔
提升電導率且降低傳輸損耗
現場,眉山博雅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蘇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相關負責人,輪番上臺分享公司最新項目進展情況。作為分會場中唯一一家東莞企業,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研究員、中科晶益(東莞)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晶益」)項目總監劉科海,帶著最新研發成果——單晶銅箔,亮相會場。
記者了解到,中科晶益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孵化的一家企業。公司總體布局發展由中科院院士王恩哥指導,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輕元素先進材料與器件團隊負責人劉開輝帶頭,其核心技術為世界首創單晶銅箔庫-A4尺寸,有著30餘種單晶類型。
「中國是世界第一銅消費大國,但高端銅90%依賴進口。研究結果顯示,利用該原料製造的銅電導率達到112%,高於導電性最好的金屬銀,該材料可應用於電力能源系統,有效降低傳輸損耗,降低成本,預計產業化落地後,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元。」
此外,近年來隨著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落地加速,單晶銅箔是其重要襯底材料,預計3-5年迎來需求發爆發,將在觸控螢幕、太陽能、晶片、透明電極等領域廣泛運用。
文字/張帥
攝影/張帥 視頻/無
編輯/鍾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