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綜合種植技術(下)
光合作用蝴蝶蘭光合作用屬於CAM型,在涼爽的清晨和傍晚進行光合作用(屬於低效光合作用),也就是說在清晨和傍晚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在強光溫度高的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一般情況下,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蘭苗才能正常生長,如果呼吸作用大於光合作用,蘭苗本身積累的營養物質還不夠自身消耗時,就會處於亞健康狀態,嚴重時植株會死亡。
在蝴蝶蘭開花期,尤其是在北方霧霾嚴重的時期,光合作用的好壞直接影響開花株的品質。2016年冬季至2017年春節期間,北方的嚴重霧霆天氣持續了35天左右,由於長時間光合作用不足,一些蘭場的蝴蝶蘭花苞大量掉落。當然,如果蘭苗足夠成熟,會相應降低掉花苞的風險。在臺灣,生產者會相應補充二氧化碳來加強蘭苗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碳元素。光合作用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光反應和暗反應,二者緊密聯繫,缺一不可。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能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就是光反應階段,在葉綠體內進行;暗反應是第二個階段,不需要光能。光合作用三個要素分別是光、色素、光反應酶,光反應可以光解水,產生氧氣,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為暗反應提供能量和還原劑「H+」。暗反應主要是固定吸收進體內二氧化碳的碳元素,合成各種各樣蘭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植物將體內的有機物經過一系列氧化作用,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產物,並釋放出能量的一個過程,呼吸作用釋放出的能量將為蘭苗體內的糖代謝以及其他新陳代謝所用。所以,在蘭苗生長階段,要加大溫室內的通風量和換氣量,保證蘭場內的氧氣新鮮度。北方冬季尤其要注意,如果長時間不通風換氣,溫室內的氧氣含量低,蘭苗呼吸作用減弱,會導致生長速度緩慢,或者影響花朵的大小、色澤,嚴重時會導致開花株掉苞。
蒸騰作用
蒸騰作用是指水分從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到空氣中的過程。蝴蝶蘭的蒸騰作用主要以氣孔蒸騰為主,氣孔是蝴蝶蘭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重要門戶,水、二氧化碳、氧氣等都要通過氣孔這個通道,所以氣孔關閉會影響蝴蝶蘭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蒸騰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蒸騰速率和蒸騰效率。蝴蝶蘭是CAM型植物,在炎熱的白天氣孔關閉,蒸騰速率和效率降低。另外,溫度高低也是影響蒸騰速率和效率的因素之一,當空氣溫度低於葉表溫度時,由於葉內外蒸汽壓差增大,蒸騰速率加大,這個階段蘭苗生長旺盛;當空氣溫度過高時,葉片過度失水,氣孔關閉,蒸騰減弱,蘭苗生長緩慢。蒸騰作用對蘭苗的意義有以下兩點:一是水分和各種營養元素在植株體內運輸的重要動力;二是可以起到葉表面降溫的作用,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射到蘭苗葉片時帶來很多熱量,這些熱量可以通過蒸騰作用降低葉表面的溫度,避免葉子被灼傷。
水代謝
水代謝是植物對水分的吸收、運輸、利用和散失的過程,水分吸收的主要方式是吸脹作用和滲透作用,蘭苗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空氣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動。
空氣溼度
空氣溼度高低對蝴蝶蘭生長也會產生影響。溼度大,蒸騰作用弱,蘭苗運輸礦物質營養的能力下降,不利於水肥管理。但溼度過低會造成蘭苗葉表面過度失水,導致氣孔關閉,不利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
另外,溼度大也是大量病菌繁殖的必要條件,但溼度長期過低會導致蟲害發生,比如紅蜘蛛等蝸類一般在高溫低溼環境中爆發。所以,加強通風,冬季儘量避免薄膜產生冷凝水。
病毒
蝴蝶蘭主要的病毒類型是建蘭花葉病毒(Cy MV)和齒蘭環斑病毒(ORSV)。影響病毒表現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溫度(晝夜溫差)等。一般情況下,蝴蝶蘭病毒病通常表現出以下症狀。
一是變色,由於營養物質被病毒利用或者病毒造成維管束壞死,阻礙營養物質運輸,葉片的葉綠素形成受阻或積累,從而使花、葉出現斑點、環斑和黃化等病症,花朵的花青素也可因而改變,花色變成白色條紋狀或者白色閃射狀。
二是局部組織壞死。蘭苗對病毒的過敏性反應導致細胞或組織死亡,變成枯黃色或褐色,有時蘭苗葉片會出現凹陷。
三是變異畸形。蘭株的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幹擾,體內生長素和其他激素的生成,以及蘭株生長發育發生變化,致使蝴蝶蘭開花變形,最明顯的是花瓣變厚、花瓣出現鋸齒狀、花朵不展等。
「大辣椒」產生蜜露的主要原因是病毒阻塞纖維管束,導致局部壞死,進而影響水代謝以及其他正常的新陳代謝,蘭苗體內的糖分通過氣孔或者水孔排出,糖分被空氣中的病原體感染產生灰黴病等病害。
由於病毒不會被植株正常的新陳代謝消耗掉,所以』大辣椒』的切梗苗不建議再進行生產,任何蘭苗基本都含有各種各樣的病毒,只是不顯現出來。所以,在選擇健康種苗的同時,加強蘭園管理和環境控制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