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流星雨嗎?小行星雨更加壯觀!

2020-12-05 解仁江

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索 |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編譯:饒世豪

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群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地球上的各種自然過程無時無刻不在重塑著這顆星球的表面。就地質學角度而言,古代小行星撞擊留下的隕石坑在短時間內(相對地球年齡來說)會被抹去。那麼,我們怎麼才能了解地球受到小行星撞擊歷史事件的細節呢?

聰明的科學家們將目光投向了我們長久以來的陪伴者——月球。

「月亮女神(KAGUYA)」探測器

Credit: JAXA

人類致力於研究月球的探測器數不勝數,其中就包括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繞月飛行器SELENE(月球學及工程探測器),也被稱作Kaguya「月亮女神」,一組來自大阪大學的研究團隊藉助該探測器拍攝的圖像,來研究月面上的大型隕石坑。他們將成果以「Asteroid shower on the Earth-Moon system immediately before the Cryogenian period revealed by KAGUYA(「月亮女神」揭示地月系在新元古代前遭遇了小行星高頻撞擊)」為題發表在了《自然·通訊》雜誌上,該成果不僅揭示了月球受小行星撞擊的歷史,也同時反映了地球的歷史。

在地球上,古老的隕石坑大多早已被諸如火山、風力水力侵蝕等作用隱藏,但我們確信那些隕石曾經給地球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6600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就能很好地詮釋這一點。

位於現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

Credit: the Alcalde

在希克蘇魯伯留下烙印的隕石直徑在10~15km,有其它研究推測,這種大小的隕石每一億年會出現一次,由於這種推測缺乏有利的證據,這支大阪大學的團隊通過研究月球表面的隕石坑,以推知長期以來小行星對地球演化造成了哪些影響。

月面上標記出的59個較為明顯隕石坑位置,這些隕石坑的直徑均在20km以上,紅色圈標記的隕石坑與哥白尼隕石坑年齡相當。

Credit: Terada et al, 2020

這個課題組挑選了直徑在20km以上的隕石坑,並選擇了其中的59個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同時也檢查了0.1~1km直徑的隕石坑,推測出他們是由較大隕石撞擊產生的碎片造成。

研究中挑選出的幾個大型隕石坑,周圍綠色標註的是小隕石坑分布的位置。

Credit: Terada et al, 2020

在著名的哥白尼隕石坑(直徑約93km)旁,研究團隊找到了860個小型隕石坑。

哥白尼隕石坑和其附近的860個小隕石坑(綠色標註)

Credit: Terada et al, 2020

研究團隊利用「月亮女神」的數據測定了哥白尼隕石坑的年齡,作者們在文章中提到:「隕石坑的大小頻率分布測量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測定行星表面相對年齡和絕對年齡的手段。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後,該課題組在上文提及的59個隕石坑中找到了8個形成時間相近的隕石坑。

隕石撞擊的極高能量能夠產生高溫熔化巖石,這些熔化的物質冷卻後形成小球粒狀的物質,從阿波羅計劃的巖石樣本中,研究者在文中提到,輻射測年法將其中一部分隕石的撞擊時間定在了8億年前。

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地球在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如果這時有數量龐大的隕石撞擊月球表面,那地球是否也在「渡劫」?作者在文中寫道:「地月系統在這45億年內一直共同演化著,這些新的發現向我們表明,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不僅僅發生在月球上,地球也一定經歷了相似的災難。」

圖為NASA的月球勘測衛星拍攝的月球背面高清圖片。月球的殼層遠不及地球這麼活躍,因此月表對這些撞擊事件的記錄仍然保存完好。如果月球經歷了高流量的隕石撞擊,地球也逃不過,想像一下,地球曾經也是這麼千瘡百孔。

Credit: NASA

研究者們此時把目光轉向了一些已知的小行星,特別是叫做歐拉利亞的小行星(495歐拉利亞),在檢查了其它研究提供的歐拉利亞觀測數據後,該團隊得出結論,歐拉利亞是一顆更巨大的小行星的碎片,這顆小行星原本是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當它解體後,僅有包括歐拉利亞這樣的碎塊倖存下來。這個小行星解體後很可能有許多龐大的碎塊流落到地球或月球上,形成了一次大型隕石雨。

據該團隊估算,至少有4×10^16 kg的隕石(約為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30至60倍)陷入到地月系的引力勢阱中,在那段時期內極大程度地改變了地月系的環境樣貌。

冰成紀始於7.2億年前,持續到6.35億年前,地球歷史上最大的兩次冰河世紀都發生在段時間,大規模的隕石活動是否促使了它的開始?

月面撞擊坑的年齡分布

Credit: Terada et al, 2020

該團隊對於上述問題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他們同時表明,仍有一些歐拉利亞族(與歐拉利亞同源)的小行星滯留在小行星帶,最近JAXA的「隼鳥二號」訪問的小行星「龍宮」就是這樣的天體,歐拉利亞族的其它小天體則演化成為了近地小行星。

研究者稱,這些隕石雨可能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磷元素,影響了地球的環境,「磷元素的循環在晚元古宙可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的新發現表明,地外注入的元素可能同時影響了海洋生物化學循環、海洋中的氧化還原反應,造成了大規模的氣候擾動以及物種的產生。」

在一篇通訊稿中,研究第一作者寺田健太郎說:「我們的研究結果為地球科學和行星科學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角度,這會在很多學科領域產生積極的影響。」

「隼鳥二號」拍攝的小行星「龍宮」,紅點標示的是採樣點,「龍宮」可能是一個更大母天體的一塊碎片。

Credit: JAXA/Hayabusa2

這是個重要的發現,因為我們知道了小天體撞擊在地球演化中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很多人知道位於現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以及那次撞擊事件可能造成的物種大滅絕(包括恐龍),但自從5.41億年前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還有四次規模巨大的生物滅絕事件。

小行星撞擊可能在這些物種大事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成冰紀的開始。但小行星撞擊或許對地球也有好的一面,大量磷元素的注入可能促進了其它一些物種的產生。

但還有一個問題:以後還會發生這種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嗎?

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藝術想像圖

Credit: NASA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最實際的問題是,多久發生?

這個問題目前沒有人能夠回答,但造成希克蘇魯伯事件的隕石可能每一億年有一次,或許它隨時都會到來。

人類的探測器能夠越來越靈敏地檢測到我們周圍的小天體,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幾乎每個月都會看到頭條報導,電影海報也經常醒目地印上這一行字:「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但這些小行星總是與地球擦肩而過。

責任編輯:毛明遠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專欄打賞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小行星撞地球

Credit: VICE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發現8億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雨!是毀滅恐龍那次的30-60倍
    8億年前的小行星雨規模巨大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8億年前,一場大規模的小行星雨襲擊了地球和月球。研究人員認為,在這場可怕的小行星雨中,與地球相撞的小行星比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大很多。還有證據表明,4.7億年前撞擊地球的一次小行星雨可能引發了海平面的下降,出現了冰,並促成了生物的多樣性。然而,現在新發現的這一時間發生在8億年前,它涉及到一次小行星雨,其總質量是創造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的30到60倍。這次撞擊發生在距今6.35億到7.2億年前的冰原時期之前,當時地球被冰封的沙漠所覆蓋。
  • 在看流星雨嗎?小行星雨更加壯觀
    但還有一個問題:以後還會發生這種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嗎?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藝術想像圖Credit: NASA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最實際的問題是,多久發生?
  • 8億年前月球遭遇小行星雨
    根據對哥白尼隕石坑釋放物質的放射性測年結果,以及從一些撞擊玻璃球粒(隕石撞擊形成的玻璃珠)中獲得的數據,他們得出結論:月球在大約8億年前經歷了一次小行星雨。作者推測,既然月球上發生了小行星雨,那麼地球上肯定也發生過類似事件。他們利用隕石坑標度律和碰撞概率推算表明,一顆質量為4億億至5億億千克的小行星與地球發生了碰撞。
  • 8億年前月球遭遇小行星雨
    根據對哥白尼隕石坑釋放物質的放射性測年結果,以及從一些撞擊玻璃球粒(隕石撞擊形成的玻璃珠)中獲得的數據,他們得出結論:月球在大約8億年前經歷了一次小行星雨。 作者推測,既然月球上發生了小行星雨,那麼地球上肯定也發生過類似事件。他們利用隕石坑標度律和碰撞概率推算表明,一顆質量為4億億至5億億千克的小行星與地球發生了碰撞。
  • 2018年最後一場流星雨,那個人會跟你一起看嗎?有沒有約一起看的
    明天又一場雙子座流星雨,大家知道嗎?今年的最後一場流星雨「雙子星流星雨」將在12月14日大爆發,每小時可以看到幾百顆流星,連同肉眼可見的維爾塔寧彗星也在12月16日最接近地球,這可讓「追星迷」大飽眼福。流星是一種天文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早有記載。
  •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幾月幾日 雙子座流星雨觀測時間位置
    2018年雙子座流星雨幾月幾日  日前,2018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已經登場,將在12月14日達到高潮,整個活躍期將一直持續至12月17日,快和小夥伴一起相約去看流星雨吧!  雙子座流星雨觀測時間位置  據報導,2018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出現時正好是為上弦月,在午夜時分流星雨達到高峰期時,月亮已經落山。
  • 天琴座流星雨「刷屏」 專家:對流星雨許願毫無意義
    悠久豐富的觀測史流星雨也很早就被人類注意到並加以觀察。在中國古代,與流星雨有關的記錄大約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記錄大約有9次,比如「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1833年的獅子座流星雨可能是歷史上最壯觀的一次流星雨。
  • 天琴座流星雨刷屏 專家:對流星雨許願毫無意義
    與北半球傳統三大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相比,天琴座流星雨的流量不算大,但亮流星與火流星比較多,是活躍在北半球春季的流星雨。  通常來說,該流星雨的活躍期從每年的4月16日持續至25日。在歷史上,它們曾有過每小時60-100顆流星劃破天際的「輝煌紀錄」。  「天琴座流星雨是已知最古老的流星雨之一,擁有2700年的觀測歷史。」
  • 2020金牛座流星雨直播在哪看?附流星雨時間表
    ➤最新推薦:獵戶座流星雨10月21日迎來極大 具體什麼時候出現?  2020金牛座流星雨直播在哪看?1、金牛座南流星雨  活躍時間:9月10日至11月20日之間  極大期:2020年10月10日  2、金牛座北流星雨  活躍時間:9月13日至12月1日之間  極大期:11月13日左右   2020年流星雨時間表
  • 天龍座流星雨上海觀星指南
    長假最後一天有流星雨可看!據天文預報顯示,10月8日20時30分前後,適合北半球觀測的十月天龍座流星雨將可能達到極大,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在當晚進行觀測。流星雨是怎麼形成的?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彗星的破碎,當彗星逐漸靠近太陽時冰氣化,塵埃顆粒被噴出母體而進入彗星軌道。
  • 「香港活動」金牛座南流星雨 2018-香港觀景攻略
    特點因為輻射點位置的差異,金牛座流星雨被分成南金牛座流星雨和北金牛座流星雨。南金牛座流星雨是2P.Encke彗星帶來的流星雨。科學家們發現它的輻射點非常彌散,是一個赤經20°赤緯10°的橢圓形區域。金牛座南支流星雨(Southern Taurids,STA)是每年都固定發生的小流星群,但其活動時間相當分散,有流星雨專家認為,它可能只是每年10~11月的金牛座密集流群的一部份。金牛座南支流星雨活動時間一般在9/10~11/20之間,今年預期極大期落在10/10,ZHR~5左右。
  • 行星科學研究:月球也經歷過流星雨?
    月球表面眾多隕石坑如何形成備受關注,最新一項行星科學研究認為,月球在8億年前經歷了一場小行星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稱,大約8億年前,月球遭遇了流星體(較小的小行星)的轟擊。
  • 英仙座流星雨你看了嗎?這裡的流星美到不想眨眼睛!
    這幾天,你是否去看最壯觀、最活躍、最穩定、最容易被觀測的英仙座流星雨了嗎?如果沒看的話也沒關係,「摘下星星給你哦」,沂蒙山龜蒙頂上的流星,你看到了吧。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極盛期正值農曆七月初三,沒有月光影響,蒙山處於理想觀測位置。
  • 錯過獅子座流星雨沒關係,VR不會錯過你
    今日凌晨的獅子座流星雨你看了嗎?那一顆顆從天而降的流星,仿佛下雨一般劃向地平線。在夜幕的幽深下,炫目的星雨顯得如此美妙。但是,大名鼎鼎的獅子座流星雨真的是「獅子座」上的流星雨嗎?小編告訴大家……事實上,獅子座上即使有流星雨,在地球上憑肉眼也看不到。那麼,獅子座流星雨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 神秘的獅子座流星雨
    相關閱讀 : 2017年11月17日-18日獅子座流星雨極大(ZHR~10) https://mp.weixin.qq.com/s/RJg8h8yQ7kzskPsGOAzd9w 神秘的獅子座流星雨通常一年之中比較壯觀精彩的流星雨有三個,第一是每年一月初的象限儀座流星雨,第二是8
  • 流星雨是啥?它是如何形成的?流星雨和流星是一回事嗎?
    流星雨本是一個美麗而壯觀的天文現象,但很多文學作品在它的背後構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流星花園》裡男女主人公的甜蜜愛情也好,《流星之絆》裡令人動容的親情也好,都一點點加深著人們對流星雨現象的好奇與嚮往。再加上"對流星雨許願,願望就會實現"這樣的傳說,流星雨被蒙上了一層浪漫的面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流星雨和流星的奧秘。其實,流星這個現象並不神秘。它起源於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可以是從我們的太陽系剛誕生起就存在於行星際空間中的小石頭,也可以是來自各種小行星帶的石塊。
  • @陽江人,今天,一起來看流星雨
    可於當晚面向東方天空進行觀測著名的恩克彗星帶來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由於兩場流星雨的輻射點都在黃道附近,南、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都可以觀測到它們。天津市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李梅叢介紹,雖然金牛座南流星雨的流星體速度偏慢,流量也不是很大,但流星平均亮度偏亮,且不乏明亮的火流星,很適合靜態長時間曝光攝影,也很適合作為流星雨觀測入門者練習的目標。
  • 天文愛好者福利:12月迎來雙子座流星雨峰值和46P彗星近地
    在12月中,北半球將迎來雙子座流星雨的峰值,雙子座流星雨在12月14日達到高潮,整個活躍期將一直持續至12月17日,12月14日午夜峰值期可能迎來每小時120顆流星的壯觀景象。 2014年雙子座流星雨延時曝光照片除了雙子座流星雨,天文愛好者還能夠享受到額外的福利,12月16日晚間夜空會出現一年中最明亮的彗星46P/Wirtanen
  • 英美媒體:今年英仙座流星雨今日迎大爆發[圖]
    13日早晨7時  最大流量:  有望達到100顆  最浪漫的事情之一,無疑是陪心愛的人一起看流星雨。英美媒體報導,據國際流星組織預報,今年英仙座流星雨將在北京時間8月13日2時-15時「大爆發」,每小時預計能看到超過60顆流星,而極大值可能發生在13日7時-8時,每小時流星數可能超過100顆。  星雨3年來最壯觀一次  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關於英仙座流星雨,最早記錄出現在公元38年的中國史籍中,記錄了超過100顆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