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本是一個美麗而壯觀的天文現象,但很多文學作品在它的背後構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
《流星花園》裡男女主人公的甜蜜愛情也好,《流星之絆》裡令人動容的親情也好,都一點點加深著人們對流星雨現象的好奇與嚮往。再加上"對流星雨許願,願望就會實現"這樣的傳說,流星雨被蒙上了一層浪漫的面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流星雨和流星的奧秘。
其實,流星這個現象並不神秘。它起源於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可以是從我們的太陽系剛誕生起就存在於行星際空間中的小石頭,也可以是來自各種小行星帶的石塊。
它們在運動過程中相互碰撞,碎裂,當在運動中足夠靠近地球的時候,就會受到地球引力,然後以每秒鐘四十公裡以上的速度進入大氣層。
在大氣層內,石塊本身被高溫灼燒,再和空中的微粒碰撞--就像我們說的"碰出火星",石塊被蒸發出的原子和空中的原子分子碰撞,就形成了流星。而這個(直徑介於100微米和10米之間的)小石塊,就被稱作流星體。
雖說現象解釋得清,但是看到流星還真是一種運氣,如果流星體太小,那麼可能它還沒飛到地面,就已經燃燒殆盡了,這也是迷路的石塊那麼多,流星卻不多見的原因之一。而當石塊夠大,一切條件都被滿足,我們就能看到絢爛的流行滑過天際。而那曾經燃燒過的,跨越不知多少光年的流星體,也就成了一顆躺在地球上的隕石
流星是個很偶然很看運氣的現象,很多時候你還沒注意到,它就路過了。可是流星雨卻常常有預兆,這也是影視作品裡,大家能相約觀賞的原因。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幾顆、幾十顆甚至上百顆流星在同一時間段滑落,形成的景象像是一場雨,這就是流星雨。有一大群流星,自然就有一大堆流星體,它們被稱為流星群。
流星群可不同於在太空中磕磕絆絆,誤入地球的小石塊!它們一開始是彗星的一部分,由於陽光蒸發掉彗星體裡的冰,一些灰塵塵埃也就鬆動脫落,在太空中形成了塵埃尾。
塵埃尾跟著彗星移動,但在彗星和地球相遇的霎那,塵埃尾會被地球引力吸引,就這麼糊裡糊塗,成群結隊地到了地球。因為彗星的軌道固定,所以流星雨的到來也就不是沒有一點點防備。很多流星雨甚至每年都在固定的時間來訪。
解釋起來不複雜,可其實流星和流星雨是在太空中轉了不知道多少年後,才能機緣巧合般的來到地球。而天氣、氣溫等原因,又影響著我們的觀看體驗,所以,有機會看到流星,真的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在這種時候,迷信也未嘗不可。許下你的願望,相信,它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