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與流星雨:形成,歷史與發現

2020-12-04 潮起潮落12

當小行星或彗星的塵埃或顆粒以非常高的速度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就會發生流星雨。當它們撞擊大氣層時,流星會撞擊空氣顆粒並產生摩擦,從而加熱流星。熱量使大多數流星蒸發,創造了我們所說的流星。雖然從各個方向都有一些東西撞擊地球,但是天文學家能夠更好地預測有多少流星撞擊地球以及從哪個方向射出時,也會定期定時「流星雨」。關鍵的區別在於,當地球犁入由彗星或小行星留下的粒子的痕跡時,就會出現流星雨。根據特定年份粒子落後的位置,流星雨可能或多或少地強烈。

天文學家有時甚至會發現新的流星雨,例如2014年的Camelopardalids。最初的預測顯示每小時可以達到200顆流星,但實際上,它最終成為業餘天文學家的享受。Comet 209P / LINEAR的碎片軌跡,與地球相交後,淋浴變得活躍起來。由於木星的影響或其他原因,彗星的碎片痕跡可能會發生變化。大多數流星在大約60英裡(96.5公裡)處可見。一些大型流星飛濺,造成一個更明亮的閃光,稱為火球,白天經常可以看到,並且距離最遠30英裡(48公裡)。平均而言,流星可以以大約30000英裡/小時(48280公裡/小時)的速度穿過大氣層,達到3000華氏度(1648攝氏度)的溫度。 大多數流星都非常小,有些像一粒沙子一樣微小,所以它們在空中分解。到達地球表面的較大的被稱為隕石,但很少見。物體是否分開取決於物體的成分,速度和進入角度。傾斜角度的更快的流星(傾斜而不是直接)會承受更大的壓力。由鐵製成的流星比石頭更能承受應力。即使是鐵流星也會隨著大氣變得更密集而破裂,大約5到7英裡。

當隕石撞到地面時,它們的速度大約是進入時的一半,它們形成了巨大的隕石坑。地球上的隕石坑就像它們在月球或任何巖石行星上形成的那樣。較小的物體會形成碗形隕石坑。較大的影響導致反彈,形成一個中心峰值,沿著邊緣滑行形成梯田。最大的影響形成盆地,其中多個反彈形成幾個內峰。大型流星可能會在地面上方爆炸,造成爆炸和隨後火災的廣泛破壞。這發生在1908年西伯利亞,在所謂的通古斯事件之後。1908年6月30日,在數百英裡的範圍內,目擊者在天空中看到了一道火球,暗示著流星以斜角進入大氣層。它爆炸後,引發狂風和巨大的噪音,震動了地面足以打破附近村莊的窗戶。進入大氣的小顆粒點亮了夜空好幾天。但從未發現隕石,多年來,許多科學家認為摧毀是由彗星引起的。現在,流行的理論認為流星在表面上方爆炸了。

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發生類似事件 ,2013年2月15日,一塊17米長的巖石在地球表面12至15英裡處爆炸,造成建築物損壞,1000多人受傷。根據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彼得·布朗的一份聲明,「由此產生的爆炸能量超過了470千噸TNT」,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日本廣島上投下的原子彈強30到40倍。儘管俄羅斯事件引起了人們關注地球可能受到太空巖石影響的危險,但大多數流星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儘管如此,美國宇航局和其他實體仍然密切跟蹤從地球上可見的所有小行星,並積極參與發現儘可能多的小行星,尤其是那些更大可能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小行星。繪製並跟蹤小行星軌道,以確定它們將來是否會與地球相交。雖然沒有找到近在眼前的威脅物體,但美國宇航局繼續搜索並在瀏覽器上公布結果 。

在遠古時代,夜空中的物體變成了迷信,並與神靈和宗教聯繫在一起。但是關於流星的誤解持續的時間比對大多數其他天體的誤解要長。很久以前,隕石被認為是天使們的禮物。其他人認為眾神正在表達他們的憤怒。直到17世紀,許多人認為他們從雷陣雨中墮落(它們被稱為「雷陣雨」)。許多科學家懷疑石頭可能會從雲層或天空中掉落 ,而且他們通常根本不相信那些聲稱看過這種東西的人。

1807年,一枚火球在康乃狄克州爆炸,幾顆隕石降下來。在那時,已經發現了第一批小行星,並且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論,表明隕石被小行星或其他行星擊碎。1948年,美國最大的隕石墜落在內布拉斯加州南部的一塊麥田裡。目擊者在下午看到一個巨大的火球,有人說它比太陽更亮。發現隕石埋在地下10英尺深處。它重達2360磅。美國最著名的隕石坑是在亞利桑那州,它是巨大的。邊緣距離周圍平原150英尺,洞深600英尺,寬近1英裡。它是第一個被證明是由隕石撞擊引起的隕石坑,發生在2萬到5萬年前。

流星經常被看作是從天而降,並且是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但是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每小時幾十甚至幾百顆流星會照亮天空,似乎來自天空的一部分,向四面八方輻射,一個接一個地向地球墜落。天文學家和業餘天文愛好者每年都會探索幾個定期的流星雨 。流星雨似乎來自星座命名。例如,獵戶座似乎來自強大的獵戶座星座,而英仙座流星似乎來自英仙座星座。最耀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獅子座流星雨,它可以產生一個流星風暴,在高峰期每分鐘有數千顆流星從天空落下。

事實上,「流星雨」這個詞是在1833年天文學家觀察到獅子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顯示之後創造出來的。獅子座每年11月出現,但最漂亮的展示間隔約33年,最後一個照明2002年地球的天空,它預計在2028年才會再次出現。另一個是英仙座流星雨,在每年的8月份通過彗星的軌道。它沒有像獅子座那樣活躍,但它是今年最受矚目的流星雨,8月12日達到頂峰,每分鐘將超過60顆流星。

相關焦點

  • 流星雨是啥?它是如何形成的?流星雨和流星是一回事嗎?
    流星雨本是一個美麗而壯觀的天文現象,但很多文學作品在它的背後構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流星花園》裡男女主人公的甜蜜愛情也好,《流星之絆》裡令人動容的親情也好,都一點點加深著人們對流星雨現象的好奇與嚮往。再加上"對流星雨許願,願望就會實現"這樣的傳說,流星雨被蒙上了一層浪漫的面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流星雨和流星的奧秘。其實,流星這個現象並不神秘。它起源於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可以是從我們的太陽系剛誕生起就存在於行星際空間中的小石頭,也可以是來自各種小行星帶的石塊。
  • 揭示流星和流星雨
    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流星。流星雨是一種有成群的流星看起來像是從空中的一點中迸發出來,並墜落下來的特殊天象。流星雨的規模很不相同。有時在一小時中只出現幾顆流星,但他們看起來都是從同一個輻射點中「流出」的,因此也屬於流星雨的範疇;而有時在很短的時間裡在同一個輻射點中能迸發出成千上萬顆流星,就像節日中人們燃放的禮花那樣壯觀。
  • 英仙座流星雨刷屏 流星雨的形成還有這些「小秘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作為8月夜空中一部令人期待的「天象大片」,英仙座流星雨在8月12日晚迎來極大期,流星划過夜空的美照也開始刷屏。  有網友遺憾,因為下雨或者其他客觀原因,沒能觀測到流星雨。專家介紹,今年12月還有雙子座流星雨,流量也比較穩定。此外,流星雨的形成,還有這些「小秘密」。
  • 流星雨是怎麼形成的
    在中國,流星雨象徵著美好,並且民間通常認為對著流星許下心願,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在中國古代更是把流星看做是名人逝世的天象昭示,「一代巨星隕落」就由此而來。  流星雨的形成,一般是由彗星分裂出的碎片形成的流星群體。這些流星群體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進入地球的大氣層中。與大氣相互摩擦燃燒後,便形成了如同下雨般流星雨的景觀。
  • 英仙座流星雨刷屏 流星雨的形成還有這些「小秘密」
    專家介紹,今年12月還有雙子座流星雨,流量也比較穩定。此外,流星雨的形成,還有這些「小秘密」。英仙座流星雨活動時間在啥時候?英仙座流星雨的觀測歷史十分悠久,也有「聖洛朗的眼淚」之稱。資料圖:8月12日晚,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現身夜空。在安徽黃山之巔,流星穿梭銀河交相輝映。
  • 杜拜人造流星雨 真正的流星來了
    什麼叫流星雨,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在許多年前就有一些關於流星雨的歌曲和流星雨的電視劇火爆大江南北,那個時候我們就知道了流星雨寓意著好事情的發生,看見流星雨就可以許願,很多人相信,面對流星雨許的願都很靈驗。但是很多人連流星都沒有看見過,就更別提流星雨了,流星雨這樣美麗的場面不是你想見就可以看見的。
  • 雙子座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
    雙子座流星雨的形成與其它流星雨一樣,都是來自太空的塵埃顆粒群(流星體)陸續撞擊地球大氣層造成的。我們平時之所以很難同時看見很多的流星,是因為這些流星體的分布很稀疏。所以觀賞流星時,格外需要耐心等待。我們一般稱形成流星雨的太空塵埃顆粒為流星體群。
  • 流星可以形成隕石,那為何流星雨很常見,隕石雨卻極難見到呢
    流星是太空中的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的燒蝕發光現象,流星雨就是有很多個這樣的小行星在某一個時段集中發生時的天文現象,如果有這樣的小行星沒有在大氣層中燒蝕完畢而砸到了地面上,那麼它就成了隕石。
  • 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內含流星雨觀測時間表哦~
    來自彗星的碎片簡單來說,流星就是彗星的碎片(除了彗星,近地小天體也可形成流星),而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主要由冰和塵埃組成。但大顆粒的塵埃仍保留在彗星母體的周圍形成彗頭;小顆粒塵埃則被太陽風吹散,朝背向太陽的方向形成了彗尾;剩餘部分繼續留在彗星軌道附近。然而即使是較小的噴發速度,也會引起顆粒公轉周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回歸時,小顆粒塵埃將滯後彗星母體,而大顆粒塵埃將超前於彗星母體。當地球穿過彗星尾軌道時,我們就有機會看到流星雨。
  • 流星是怎樣形成的?流星是怎樣來到地球的,背後的心酸有誰知
    大家都知道流星雨是非常漂亮的,而它獨特魅力的背後,卻是犧牲自己綻放美麗。流星是怎樣形成的?它又是怎樣發光的呢?太陽系內星際空間存在著大量的塵埃微粒和微小的固體塊,它們繞著太陽運動。當它們接近地球時,可能會闖入地球大氣層。
  • 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來襲,期待流星劃破黑夜的光
    最常被觀測到的流星雨,也是對非專業流星觀測者來說最好的流星雨,為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此彗星於1862年被路易斯·斯威夫特和塔特爾發現,之後義大利天文學家喬萬尼·施亞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提出它可能是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天體。這也是彗星首次被認定為流星雨的母天體。當時預測1982年左右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被周期回歸,但卻沒有被觀測到。1991年和1992年英仙座流星雨以往年2倍以上的規模爆發,因此推測母彗星也將回歸。
  • 沒有流星的流星雨
    小雲口述;雷雨整理愛做夢的人都很喜歡流星,尤其在我這種年齡,似乎永遠無法抵制流星的魅力。流星帶給我們的是幻想與希望,是瞬間的輝煌和永恆的回憶。記得那一年初夏,聽說午夜會有流星雨,全省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
  • 英仙座流星雨你會看到多少流星
    在眾多流星雨中,作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可以稱得上流星雨中的「勞模」,每年夏天如期而至,流量穩定且數量多。  今年,英仙座流星雨將在北京時間8月12日22時至13日10時30分達到極大。而近年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時的每小時天頂流量(ZHR)穩定在120左右。雖然從參數看,平均每秒鐘都能看到一兩顆流星,但實際上流星划過夜空的激動時刻卻遠沒有這麼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麒麟座α流星雨爆發,天文學家:十分壯觀,1000多顆流星
    能看到流星雨是件浪漫又幸運的事情,也是許多人嚮往的美好事件之一,但是人們似乎很難有機會親眼目睹流星划過天空的美景,但是據說明晚罕見的「麒麟座流星雨」將會照亮整個星空。根據流星學家的預測,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21日,將有一場大型的流星出現,屆時會有數百顆流星閃爍天空。之所以被稱為「麒麟座流星雨」,主要是因為人們能夠在麒麟座星座附近的夜空中觀賞到這一盛景,麒麟座流星雨比較特殊,它既罕見又常見。
  • 流星與彎月爭輝 獅子座流星雨光臨地球持續兩天
    省天文學會昨日發布預告:11月17日,地球將穿越獅子座流星群軌道上塵埃微粒最稠密的區域,獅子座流星達到極大值,人們可看到流星與彎月爭輝的美麗場景。專家介紹說,形成獅子座流星雨的母體彗星是1866年發現的坦普爾·塔特爾彗星。
  • 落入人間的星星,細說地球上壯觀的流星和流星雨
    你知道流星雨是什麼樣子的嗎?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流星和流星雨。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就發現了星空偶爾有星星一閃而過,就好像是天上的星星掉了下來,這個其實就是流星。那麼你知道流星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嗎?我們都知道,地球每天都在圍繞著太陽轉,就好像是跑道上跑步的人一樣。
  • 今夜英仙座流星雨大爆發/如期而至!一小時最多可見100顆流星
    英仙座流星來自Swift-Tuttle彗星,飛向珀爾修斯星座;英仙座流星雨也與象限儀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為北半球年度三大流星雨。首先,每年英仙座流星雨都如期而至,絕不會遲到!其次,該流星雨速度極快,並且在流逝過程中愈發明亮;由於伴隨的明亮火球較多,非常容易形成流星痕(Meteor Trail);該出挑的明亮程度,在少雲情況下使人們用肉眼都可以清晰觀測到。簡單講,這是為數不多的準時準點,肉眼可見流星雨哦!
  • 英仙座流星雨12日光臨地球 英仙座流星雨是怎樣形成的?
    英仙座流星雨12日光臨地球 英仙座流星雨是怎樣形成的?欣賞完「十五的月亮十四圓」後,頗負盛名的英仙座流星雨也將在8月12日晚如約而至」。在盛夏夜晚,吹著晚風,覓一處寧靜幽暗之處仰觀浩渺星空,想想就很愜意!有「聖洛朗的眼淚」之稱的英仙座流星雨,是每年暑期「天空劇場」的保留節目。它與象限儀座流星雨和雙子座流星雨一道,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發生在夏季的英仙座流星雨觀測時不用挨凍,且流星速度快、數量多,容易形成尾痕,是不錯的觀測「入門」選擇。
  • 你看流星雨沒?從流星隕石坑追蹤英仙座流星雨的新攝影機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類科學家們希望能從地球上風景最優美的地方之一:亞利桑那州流星火山口看到今年最壯觀的流星雨之一。美國亞利桑那州洛厄爾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已經在流星隕石坑(正式名稱為Barringer隕石坑)啟動了一套新的流星視頻監控系統,正好趕上本周末2018年英仙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將於今晚(8月12日至13日)夜間達到頂峰,觀測者每小時可看到60到70顆流星,天空晴朗,漆黑,遠離城市燈光。每年當地球經過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的塵埃時,就會發生流星雨。
  • 杜拜人造流星雨是怎麼回事?流星雨是怎麼形成的?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在許多年前就有一些關於流星雨的歌曲和流星雨的電視劇火爆大江南北。但是對於流星想必是很多人都沒有看過,就更別提流星雨了。近日,有網友在社交軟體上發布了一則杜拜人造流星雨的視頻,具體是什麼情況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