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是大量的空間物質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進入大氣層,形成的天文現象。這些空間物質大都比沙塵還小,所以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掉到地面上形成隕石。
這些沙塵會在大氣中留下一條發光的路徑,被稱為流星。大量的流星在一段時間裡出現,就被稱為流星雨。
圖:流星雨
組成流星雨的流星划過天空的路徑幾乎都是平行的,所以從視覺上看,它們都從天空上的一個點上湧出(就像鐵軌消失在遠方的一個點一樣),這個點被稱為輻射點。一般天文學家用天空中的這個點對應星座來命名流星雨。例如:獅子座流星雨。
圖:獅子座流星雨
但輻射點也不是固定不動的,它會隨著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在夜晚的天空中發生一些位移。
構成流星雨的塵埃來源於彗星。彗星核是由一個由冰和大量塵埃混合而成的「髒雪球」。每次彗星靠近太陽時,溫度會上升,慧核會噴發出大量的氣體和塵埃,並在太陽風的吹拂下形成彗尾。
圖:彗星
當地球的運行到這些塵埃軌道時,它們會大量的進入大氣,形成流星雨。如果流星雨的規模超過每小時1000顆時,就被成為流星爆。
獅子座流星雨是最為出名的流星雨,它是短周期(約33年回歸一次)的坦普爾·塔特爾彗星噴發的塵埃形成的。大約在每年的11月14~21日出現。一般情況(17日左右)下最大流量為每小時15顆。在1998年出現的獅子座流星雨高峰時達到了每小時340顆左右。流星的速度快也是獅子座流星雨的特點之一,流星划過天空的速度甚至達到了每秒71千米,是普通步槍子彈速度的100倍。
由於坦普爾·塔特爾彗星的回歸周期是33.18年,所以獅子座流星雨的強度周期大約是33年。它的記載最早見於公元902年,由中國古代觀星者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