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坦按:其實還有一本超屌的雜誌這裡沒有介紹——《科學美國人》。這本科普雜誌創刊於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後改為每月出版;它為美國歷史最長的、一直連續出版的雜誌,也是著名的《科學》(Science)的姊妹刊。我選了三張封面,你能明顯感到科技主題發生的快速變化:
走馬燈的科學:1878年。愛德沃德·邁布裡奇使用一個自動電動的照相機成功的拍攝到了一匹運動中的馬的連續靜止相片。
1893年世界哥倫布紀念博覽會上最大的摩天輪。
1934年40米高的範德格拉夫起電機發出的咆哮。尼古拉·特斯拉,一名突破傳統的工程師,發明家,因為他在電磁場理論作出的重大突破而聞名於世。這張圖片是他關於範德格拉夫起電機限制的文章的插圖。
1948年,大腦的映射。一篇關於定位大腦功能的文章解釋了科學家們通過神經網絡的方法解開了腦各個部分不同功能之謎。他們使用了一個立體探針設備來記錄顱內的電流活動。
文/Bogdan
譯/AshleyShan
原文/www.topdesignmag.com/45-superb-examples-of-old-science-and-technology-magazine-covers/
回望過去常常使我們意識到技術的發展有多驚人。除此之外,瞧瞧當年的人們對如今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新事物的反應,亦不失為一件樂事。
BYTE
BYTE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微型計算機雜誌,因其文章所涉及的廣泛領域而聞名。與當時那些過分著墨於MS-DOS平臺或者Mac的同類雜誌相比,Byte從一個商務使用者的角度來報導「小型計算機和軟體」的科技進步,有時也會對其他計算機領域的發展(如超級計算機和高可靠計算)進行深度報導。Byte在1975年開始發行,那個時候,個人計算機剛剛開始在科技雜誌背面登廣告。Byte每月發行,每年10美金。
Compute!
Compute! 是一個發行於1979至1994的美國計算機雜誌,不過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Len Lindsay’s PET Gazette(第一批介紹Commodore PET computer的雜誌之一)。八十年代是Compute!的黃金時期,它最成功的特刊是專門迎合Commodore用戶的Compute!’s Gazette。Compute!的最初目標是報導所有適用於MOS 6502 CPU的程序,包括Commodore PET, Commodore VIC-20, Atari 8-bit系列, Apple II, 以及一些基於6502的計算機,如Rockwell AIM 65, 使用MOS的KIM-1,Ohio Scientific的產品等。不過裝備計算機和Commodore PET的風頭很快就過去了,Compute!的主力轉向Commodore VIC-20, Commodore 64, Atari 8-bit series, TI-99/4A, 以及Apple II系列. 不久之後,6502平臺也不再風行,IBM PC, Atari ST系列,以及Commodore Amiga系列計算機在Compute!中嶄露頭角。
《電氣實驗者》
《電氣實驗者》(Electrical Experimenter)是一個每月發行的計算機科學雜誌。它最初是作為《Modern Electrics》(1908年起由雨果·根斯巴克發行的雜誌和郵寄目錄)的後繼者在1913年五月開始發行的。《電氣實驗者》發行於1913年5月到1920年7月,主要關注與無線電有關的科技文章。1920年7月之後,它開始涉及更多的領域並改名為《Science and Invention》,但最終於1931年8月停刊。
《大眾機械》
《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是由H. H. Windsor最初發行於1902年1月11日的美國科技雜誌,1958年起由Hearst Corporation所有。《大眾機械》有九個國際版本,包括一個已經停刊的、辦了十多年的拉丁美洲版本和一個南非版本。《大眾機械》致力於汽車,家具,室外,科技等傳統領域。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名叫Jay Leno的車庫專欄,提供當時著名的夜間節目主持人和機械狂人——Jay Leno——的觀點。
《大眾科學》
《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是一個創辦於1872年的美國月刊,面向大眾讀者,刊登科技文章。《大眾科學》榮獲58個獎項,包括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授予的年度最佳(General Excellence,2003)和最佳雜誌(Best Magazine Section,2004)。《大眾科學》已經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發行於至少45個國家。
《實用電子》Practical Electrics
《實用電子》是一份創刊於1964的英國雜誌,這本刊是專門為電子產品發燒友設計的。它的前身是一本名叫《實用無線》的雜誌,那是一本專門介紹無線電設備的刊物。
然而這本用腦洞贏人的雜誌經並沒能活下來:在1971年,出版商創辦了一本更實用、更初級的刊物,你從刊名就能看出來,它叫《天天電子學》。直到1977年,這三本刊物都會印發同樣的數量,並出自於同一個編輯團隊之手。然而在1986年,這些刊物都被出版商賣掉了,這家公司名叫IPC雜誌公司,這些雜誌都被賣給了獨立書商或者獨立編輯團隊。
關於昨日靈魂和 AI的討論
另外,昨天有關靈魂和人工智慧的討論,實在是驚著我了。由於微信反人類地設置了只能篩選出50條精選評論,導致後續有太多太多太多利維坦用戶的精彩評論無法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看了整整一下午,腦子基本已經不轉了。容我沉澱一下,那些精彩絕倫的評語——截至到現在(8月23日晚9點10分),評論已經超過600條,且基本每條評論都堪稱是小論文級別的,高人真的是在民間,只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沉默的大多數而已。
8月27日,我會最後公布10位用戶的精彩評論(我的篩選標準相對簡單,就是論述清晰,基本代表了某種主流或非主流的觀點),然後屆時勞煩各位從後臺把您的姓名、地址和聯繫方式以私信的方式給到我,多謝了。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詩歌、小說、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QQ1575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