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午,長沙,猴子石大橋在濃霧中若隱若現。明年下半年起,長株潭空氣品質可提前24小時預報。圖/記者楊旭
紅網長沙12月24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譚旭燕 範典)明年下半年開始,長株潭三市的空氣品質可以像天氣預報一樣,實現提前24小時預警預報。12月23日,省環保廳和省氣象局聯合籤訂《關於開展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預報工作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制定信息和數據交換目錄,建立預警預報數據共享平臺,實現環境與氣象監測數據共享,最終形成環境質量預報預警產品,並由雙方共同署名發布。
原理汙染源穩定,氣候對空氣品質有重要影響
目前,湖南的環境信息只能進行實時網絡查詢。而從明年下半年開始,長株潭空氣品質可提前24小時預報。
「顆粒物在空氣中早就存在,哪一天能形成霾,哪一天空氣會變好,基本都是天氣情況決定的。」省氣象局局長常國剛說,天氣的變化對空氣品質的影響非常重要。
「長株潭地區的汙染源是基本穩定的,大的工業汙染已經整治得差不多了。」省環保廳廳長劉堯臣也贊成天氣對空氣品質有重要影響,「為什麼今明兩天是優良天氣,後天大後天就可能是重度汙染,氣候因素非常重要。」
在大氣汙染預警預報會商和預警預報信息發布方面,省環保廳和省氣象局明確分工:環保部門負責全省空氣汙染物的監測預警及其動態趨勢分析,氣象部門負責全省空氣汙染氣象條件等級預報和霧霾天氣監測預警,根據氣象觀測和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結果,建立重汙染天氣預警會商制度,聯合發布重汙染天氣預警信息。
對於重大汙染事故的處理,兩個單位將聯合開展重大環境汙染事件調查和評估,商定重大環境汙染事件應急預案及相應運行機制,對重大環境空氣汙染事件開展聯合調查、監測和評估。
要求明年全省實現PM2.5數據即時查詢
隨著近日嶽陽、常德、張家界3個全國環保重點城市完成了環境空氣新3項指標監測任務,截至目前湖南已有6個城市實現了顆粒物PM2.5實時發布、查詢和播報。
省環保廳環境監測處處長向建福介紹,目前省環保廳已經啟動了PM2.5源解析現場監測工作,確定在長沙、株洲、湘潭3市布設11個手工監測點位,每月選取連續10個工作日、1個周末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開展24小時連續採樣,對PM2.5樣本中的重金屬、離子類、有機物、有機碳等進行定量分析,以識別PM2.5的主要來源及貢獻率。
向建福介紹,目前省環保廳正牽頭擬定《長株潭區域重汙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方案》,提出長株潭區域重汙染天氣預警聯動方案。同時,省環保廳還在制定湖南省落實國務院《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
省環保廳要求,到2014年,全省所有市州要全面實現按空氣新標準開展城市大氣監測,對PM2.5的數據監測要實現全省覆蓋,而且全省所有縣城鎮都要建成空氣自動監測系統,考核空氣環境質量。這也意味著,到2014年,全省能夠實現PM2.5數據實時發布以及新標準下的空氣品質市州排名發布,市民可登錄省環保廳官方網站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