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記者康金龍)以往開春或夏季時常會聽到「雷公敲死人」的消息,一些人在打雷期間更是躲在屋裡不敢出門,但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雷電能固氮,能夠將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植物的肥料,有「雷雨發莊稼」之說,所以凡事都有利有弊。
昨日,廈門舉行全市氣象會議透露,今年廈門將初步建立雷電預報系統,有沒有雷電,以後可以提前2小時預報。除了發布雷電的趨勢預報外,還能預測雷電危險存在的範圍,提醒空曠處的人們躲避雷擊,減少雷電電擊市民的事故。
據了解,目前廈門發布的雷電預報只是告訴大家:未來一段時間是不是有雷電的可能,而且是與天氣預報一起發布,比如告訴大家:是不是有「雷陣雨」的天氣。而建立雷電臨近預警預報業務系統後,不光能發布是不是有「雷陣雨」的天氣,還能告訴大家0到2小時內,雷電襲擊的危險,是專門發布。這個系統完全建立後,還能發布半個小時的預警預報,還能告訴人們雷電襲擊較危險的地方是哪裡。氣象部門介紹說,這個系統是廈門今年雷電軌道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包括:要初步完成全市雷電監測信息處理平臺的開發;開展雷電天氣預報和臨近預警報業務,初步建立本地雷電天氣潛勢預報業務系統,發布本地雷電天氣潛勢預報;初步建立本地0-2小時雷電臨近預警預報業務系統,發布3種以上雷電預警預報產品。
防雷部門說,完整的雷電預報預警系統應該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趨勢預報,如在相應的天氣形勢下,有沒有雷電發生的可能。其次就是雷電預警預報,強調準確性,在短時間內發布預警,提醒人們尤其是重點場所發生雷擊的危險。再次就是雷電發生時和發生後的定點監測,結合雷達回波圖和將要建立的閃電定位儀,告訴人們哪裡發生了雷電,雷擊的程度,包括強度和次數等。廈每年都有雷擊事故
防雷技術人員說,廈門每年都會發生雷擊事故,一般都是在農村。他們說,農村由於地域空曠,發生雷電天氣時,人們不像城裡那樣可以很容易選擇可供躲避的場所,經常不得不將自己暴露於空曠的場地之中,給雷擊創造了條件。有了雷電預警預報後,人們就可以自己獲知雷電信息或被家人朋友告知,提前進行躲避,有效避免雷擊。
除農村外,城市裡的空曠處比如運動場、高爾夫球場、工地等也較容易發生雷擊傷亡事故,同時在海域裡的航線比如廈金航線也特別需要雷電短時預警預報。
除人工增雨外,今年「人工天氣」更加深入
早報訊(記者康金龍)廈門全市氣象會議透露,今年廈門人工影響天氣將更加深入進行,除了繼續進行人工增雨淨化空氣外,還計劃進行港口消霧試驗。
據了解,這個計劃屬於廈門今年人工影響天氣建設的一部分,要求制定廈門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系統的建設方案並進行系統建設,初步建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效果評估系統,並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條件潛勢預報,比如發布預報有沒有人工增雨的可能,有沒有人工消霧的可能,同時進行衛星遙感監測預測。
氣象部門介紹,今年他們將計劃繼續與環保部門合作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改善空氣品質研究,並嘗試與港務部門合作開展港口消霧試驗。
港口消霧目前在國內尚屬試驗階段,國內只在局部地區實施。主要用於機場、港口等交通要地,要使人工消霧真正投入大規模的常規作業,仍然是人工影響局部天氣面臨的一個難題。
霧可以有暖霧和冷霧兩種。對於消冷霧來講,常用的方法就是用飛機把強冷卻劑噴灑在霧中,使霧氣迅速變成冰晶,進而集結成雪片飄落下來,使能見度變好。消暖霧的方法,常用的是加熱法,即提高氣溫,使霧滴蒸發。
國內正在試驗的方法有:撒播吸溼粉末(如氯化鈣等)於霧中,其作用是讓粉末吸收水分後,降低空氣溫度,使霧滴蒸發;駕駛直升機下衝,使上空的幹、暖氣流與霧混合,降低霧中溼度,使霧蒸發;在霧中噴灑大量帶電微粒,使水滴互相碰接、合併,加速霧滴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