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提高天氣預報精準度 4年內準確率或超90%

2021-01-18 齊魯網

  原標題:24小時晴雨預報「十拿九穩」

  本報濟南2月14日訊 14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意見》,提出到2017年實現24小時天氣晴雨預報準確率達90%,氣象服務公眾滿意度達90%。

  意見提出,到2017年,氣象監測、預報覆蓋到鄉(鎮)和海島、港口等重要場所,大範圍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達95%,突發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達90%,突發災害性天氣預警時效提高到30分鐘以上,氣象信息公眾覆蓋率達90%;海洋氣象服務和現代農業氣象服務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山東氣象事業整體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在氣象服務方面,要推進基本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推出多種氣象服務產品,提供直通式氣象服務。不斷豐富氣象觀測、天氣預報、災害預警及影響評估、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為農服務、城市運行保障等公共氣象服務產品。

  城市人口密集,及時準確的氣象服務非常重要。我省將提高城市氣象災害防禦和服務能力,強化主要街區、交通樞紐、商業區等人口密集區域的氣象服務。開展城市內澇、大氣汙染、大霧、道路結冰等氣象災害預警服務。做好重汙染天氣對公共衛生的影響評估。

  我省還將構建覆蓋面廣、自動化強、運行穩定的氣象災害立體觀測網,提升對溫室氣體、霧霾的監測能力。綜合應用多種探測資料和預報預測技術,完善天氣、氣候、氣候變化、生態與農業氣象、雷電、大氣成分等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系統,提高颱風、暴雨、大風、雷電、冰雹、霧霾等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的超前度和精準度。

  各級政府要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等氣象防災減災方面的地方氣象法規制度建設,建立地方氣象標準體系。(記者 高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氣象局長:2020年24小時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到90%
    「幾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天氣動輒出現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等災害防禦能力。作為十八大代表,您學習、討論這個報告時有什麼體會?  二問:預報如何精準及時?  提高立體監測能力,完善預報業務系統  記者:談到氣象,很多人馬上想到的就是天氣預報。有人說預報越來越準了,但也有人抱怨預報經常不準。氣象部門今後將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
  • AI加持的精準天氣預報將從深圳開始:兩小時內,一平方公裡範圍
    如果天氣預報 APP 能告訴你兩個小時後,一平方公裡面積內的天氣是什麼樣的,我們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完全不一樣了。如何讓天氣預報變得更準確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事實上,現代氣象預報的準確度遠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高。
  • 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 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風雲變幻盡在掌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靜原青藏高原最大水汽通道觀測網絡基本形成。圖為科研人員在自動氣象站讀取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降水數據。本報記者 郭靜原攝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最全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和先進的氣象信息系統,建成了無縫隙智能化的氣象預報預測系統,還將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提高氣象服務保障能力,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受偏南暖溼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2月15日,本市將有大雪、道路結冰和大霧天氣。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下一步暴雨將如何發展?馬學款眉頭緊鎖地坐在幾臺電腦前,忙著查閱各種資料、籤發各類天氣公報和預警信息,同時為每天早上8點雷打不動的全國天氣大會商做準備。 8點整,會商準時開始,馬學款主持。中央氣象臺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4省氣象臺的預報員們,一同「會診」天氣變化和影響。最後,馬學款對未來幾天的天氣提出了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意見。當天,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 央視天氣預報新版出爐 預報準確率全面提高(圖)
      那每座城市未來三天的預報怎麼顯示呢?秦主任說:「目前有兩套方案,比較好的一套是在每個大區域屏幕右側的大圖標下將4座城市『後天』和『大後天』的預報用小圖分別顯示出來,小圖一直不變,這樣一個區域內每個城市未來三天的預報在屏幕上都會一直顯示,4座城市共顯示12秒,觀眾獲得每個城市的天氣信息的時間就延長了4倍,不會沒看完就一閃而過了。」
  • 中國氣象局:我國天氣預報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8%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丁亦鑫)15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2020年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表示,氣象預測預警對我國防災減災和公眾的知情權提供氣象保障和支持,我國天氣預報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004年準確率接近80%。
  • 新動能·新山東|天氣預報精準到一公裡,濟南超算中心讓計算成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11月9日至14日,由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發改委主辦的「新動能·新山東——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將走進濟南、煙臺、濰坊,報導各地紮實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效與亮點。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下一步暴雨將如何發展?馬學款眉頭緊鎖地坐在幾臺電腦前,忙著查閱各種資料、籤發各類天氣公報和預警信息,同時為每天早上8點雷打不動的全國天氣大會商做準備。8點整,會商準時開始,馬學款主持。中央氣象臺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4省氣象臺的預報員們,一同「會診」天氣變化和影響。最後,馬學款對未來幾天的天氣提出了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意見。
  • 監測系統愈發先進,氣象預報準確率將提高
    今後,當天氣預報報導「局部地區有雨」,市民或許不用再追問,「局部地區」是什麼地區。廈門市氣象局局長葛小清昨日接聽市長專線時透露,「十四五」期間,我市將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預警準確率,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將達到88%以上,暴雨預警準確率將達到90%以上,24小時颱風路徑平均預報誤差將控制在60千米以內。天氣預報,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要報準廈門每一個角落的天氣並不容易,廈門山區多、地形複雜,給精準預報帶來不少困難。
  • 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預報進步神速,目前準確率逼近90%!
    對於平常人的日常生活,除了衣食住行,對生活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影響的天氣,恐怕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焦點之一。查看天氣預報,了解天氣變化,是許多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天氣預報也影響著大家對於生活的計劃。最近,「氣象科技活動周」活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這次本次活動由中國氣象局、科技部等單位主辦,讓大家更近距離的了解這個「與老天爺鬥智鬥勇」的事業。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對於氣象部門最核心的要求莫過於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這也是氣象部門一直在追求的事情。這些年,隨著氣象衛星、氣象雷達和超級計算機等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使得近代氣象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
  • 風雲四號衛星可監測霧霾 將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衛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顯著提升我國靜止軌道衛星研製和空間觀測應用能力。  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高時空解析度成像資料、閃電監測資料、大氣三維溫溼度探測資料和空間天氣監測資料將在天氣監測與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航空和空間天氣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提高短期臨近天氣預報的精度  據張志清介紹,目前氣象監測手段有地面探空站、雷達、空中觀測,以及衛星監測等。
  • 四問天氣預報準確率(系列報導)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張慶紅為記者提供了一組有關2012年颱風路徑準確率的對比圖。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國是2012年預報颱風路徑準確率最高的國家,中國與美國相差不多,比日本要高很多。  「天氣預報看似簡單,實際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存在某些不確定性,每一次預報結果不可能都與實際一致。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現在仍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畢寶貴說。
  • 墨跡天氣APP:預報更精準,安心出行每一天
    從程小姐的經歷可以看到,不準確的天氣預報,會給人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一系列困擾,而若是能夠做到精準預報,則完全可以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精準預報呢?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在精準預報方面,墨跡天氣交出了一份優質的「答卷」。
  • 加強資料分析和用好數值預報產品是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有效途徑
    加強資料分析和用好數值預報產品是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有效途徑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08-11-04 作為預報員,做一次天氣預報,實質上是一個研究分析過程——就是在研究各個影響天氣系統的發生、發展、相互作用和消亡,以及對本地區有何影響,會產生哪些天氣。  我從事了近40年的天氣預報,對預報方法有一些想法。我覺得各種預報方法都有其優缺點,目前還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預報方法。就數值預報方法來說,它比起分析天氣圖做預報來說有很多優勢,特別是形勢預報比較準確,大範圍影響天氣也比較準確。
  • 墨跡天氣:精準的航空氣象服務可以提高民航經濟效益
    近日,墨跡天氣宣布與春秋航空達成合作。此次與春秋航空的合作,不僅代表墨跡天氣的專業氣象服務能力獲得認可,還幾乎可以證明墨跡天氣已經能夠將氣象數據結合到商業需要的不同場景中,把氣象數據呈現出的商業價值包裝成為更精準、更有行業特色的產品或服務,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在到處是變量、到處是關聯的氣象領域,這樣的服務能力顯然是其它企業在短期內難以企及的。
  • 眼控科技深度學習算法助力氣象精準預報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深入應用,天氣預報預警變得越來越精準。在國家氣象中心朱文劍看來,「更高、更快、更強」是天氣預報不懈的追求,如何達到更高解析度、更快給出結果、更準確地預測,是現代大氣科學面臨的新考驗。「人工智慧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國內氣象行業對人工智慧技術的關注度正在快速提高。」朱文劍指出。
  • 風雲四號衛星升空可監測霧霾 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衛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顯著提升我國靜止軌道衛星研製和空間觀測應用能力。  原始監測數據是現有衛星60倍  風雲四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總研製,主要功能是對大氣、雲層、空間環境進行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三維)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為高精度的天氣分析和預報、短期氣候預測、環境和災害監測、空間環境監測預警等提供服務。
  • 墨跡天氣用AI重新定義天氣預報
    洞察到天氣預報準確率以及服務體驗方面的痛點,墨跡天氣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等技術,不斷地深挖氣象數據,提升天氣預報精準度,為用戶提供精準到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以及未來40日天氣趨勢預測等服務,讓用戶出行更加放心。
  • 這套精準天氣預報系統有多厲害 預報網格細至500米 溫差不超2℃
    這些技術創新正讓北京的天氣預報服務越來越「貼身」。1 夏季氣溫預報誤差不超2℃2005年起,隨著聚焦0-12小時短時臨近天氣預報能力的提升,北京開始發展睿圖模式體系,逐漸破解準確預報強對流天氣的難題。前者每10分鐘更新一次預報產品,主要關注未來2小時內天氣,是氣象預報員對雷暴等災害性天氣做出臨近預警的重要參考;後者重點關注未來2-12小時,是短時天氣預報預警的重要參考。陳敏說,數值天氣預報系統的引進及建立,並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後期需要進行很多技術的研發創新工作,同時要有一流的天氣觀測網絡和強大的高性能計算資源,才能更好地讓系統為北京的天氣預報所用。
  • 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當天一早,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也對此進行回應:大雨正在路上——從雷達圖上可以看到,大雨正逐漸北上影響北京。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氣象局也分別給出進一步的天氣預報:此輪降雨在18時至22時最為猛烈,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將於明早結束。事實上,對於天氣,人們在主觀感受上的確存在一定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