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控科技深度學習算法助力氣象精準預報

2020-12-08 眼控科技

8月10日晚,受強對流天氣影響,上海發生強雷電活動,東方明珠遭到雷擊也迅速登上熱門話題,引發市民熱議。所幸此次雷擊並未對塔身造成損傷,也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原來在此前,上海中心氣象臺已發布雷電橙色預警,提示居民做好相應防範工作。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深入應用,天氣預報預警變得越來越精準。在國家氣象中心朱文劍看來,「更高、更快、更強」是天氣預報不懈的追求,如何達到更高解析度、更快給出結果、更準確地預測,是現代大氣科學面臨的新考驗。「人工智慧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國內氣象行業對人工智慧技術的關注度正在快速提高。」朱文劍指出。

如今,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技術建立的氣象預警系統,應用愈加廣泛。據悉,人工智慧企業眼控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氣象預報模型YGNet,有效彌補了傳統天氣預測方法的不足,為短時臨近精準氣象預報帶來全新解決方案。

8月10日晚,眼控科技YGNet氣象預報模型就成功精準預報了當晚的雷暴天氣情況。在氣象預報中,通常以某一時刻的雷達回波圖作為實況參照,系統預測的圖像越接近該時刻的實況參照圖,則證明預測越準確。通過與實況雷達回波圖的比對,眼控科技YGNet氣象預報模型在預報的準確率、圖像的相似度等指標上全面超越其他人工智慧計算模型。

預測結果顯示,未來0-2小時內,雲團移動方向自西南向東北移動,雨系覆蓋上海大部分地區,但上海中部、西部在18時30分左右發生雷電概率較大,將持續一個小時左右。實際結果證明,眼控科技的預報系統在發生時間、影響範圍、持續時間等方面的準確率遠超傳統光流外推的預測方法。

除去在準確率方面的優勢,眼控科技AI對流臨近天氣預報系統還具備強大的抗幹擾能力。在預測過程中,雷達出現水波狀的幹涉條紋,對原始數據產生幹擾,眼控科技自研YGNet算法模型通過強大的QA能力將「髒數據」過濾,保證原始數據質量穩定。

水波狀幹涉條紋(左圖白色框)

據眼控科技人工智慧研究院專家介紹,眼控科技自主研發的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氣象預報系統為實現精準的氣象預報提供了技術支撐,精細化的氣象預報系統的精度空間解析度達到3km解析度,時間間隔為逐小時,同時還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新,不斷提高降水預報的準確率。

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副主任藍渝曾指出:「對於強對流天氣的精細化預報仍是全世界氣象專家致力於攻克的領域,對致災性強對流天氣的準確預報仍是巨大難題。」 「預報是眼,減災是腿。」減少氣象災害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破壞,是天氣預報的重要功能之一。未來眼控科技將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努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氣象行業,為提供更精準的智能氣象預報提供助力。

相關焦點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 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原標題: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深冬季,強對流雨雪天氣越來越頻繁,對航空運輸的安全和效率造成一系列影響。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眼控科技賦能航空氣象,精準預測對流臨近天氣當前,0-2小時是航空用戶運行方案的最後決策時間,對準確預報信息的需求很大,這對航空運行戰術階段的對流天氣預測提出了更高要求:定量預測氣象要素、輸出高時空解析度預報產品、輸出精準可靠的強對流天氣0-2小時臨近預報結果。
  • 眼控科技智能集中預報指導系統,賦能航空氣象報文高效發布
    然而,我國航空氣象行業領域長期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氣象人才的培養周期長,成本高,以一個成熟預報員的培養為例,完成從本科到研究生的學習需要7年時間,從上崗到能基本勝任工作一般需要1年時間,能夠獨當一面至少還需要三年時間。
  • 一場轟動人工智慧行業的氣象直播,眼控科技帶你回顧
    航空氣象業務數位化轉型已來11月4日晚,眼控科技直播講堂第二期正式開播。除了與國內頂級航空氣象專業機構華東空管局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以外,眼控科技還具備來自機場氣象採集設備收集的海量氣象數據,為氣象數據做了充分補充。
  • 眼控科技智能能見度觀測系統,賦能精準能見度觀測
    智能能見度觀測系統  為了彌補傳統能見度觀測方法的不足,眼控科技引入高光感成像儀、AI能見度評估算法以及場景自適應亮度對比評估算法等先進產品和技術,打造眼控科技智能能見度觀測系統,實現7*24小時全天候實時能見度天氣狀況監測及分析,為航空、水運及地面交通提供高質量的能見度監測服務。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報文,人工智慧助推編發自動化
    為了進一步提升報文質量,提高報文編發效率,眼控科技基於自研氣象預報系統,利用AI技術生成航空氣象報文規則庫,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深度學習技術研發出全新的智能集中預報指導系統,為航空氣象報文編髮帶來全新解決方案。
  • 墨跡赤必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展現氣象科學力量
    原標題:墨跡赤必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展現氣象科學力量  2022年,第24屆冬奧會將在北京舉行。組委會在籌辦中發現,與夏季相比,冬季舉辦運動賽事會受氣象因素影響更大,風力風速、降雪冰雹等氣象條件,不僅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發揮,還會關係到運動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於冬奧賽場極端天氣的精準預報極其重要。
  • 強化數據分析,精準天氣預報,人工智慧賦能氣象研究 | 智周報告核心版
    儘管現代氣象預測系統已經在數值預報模型上取得不錯的效果,但這種依賴人們對大氣物理的理解的物理模型常會收到各種各樣隨機因素的幹擾,無法滿足氣候覆雜多變的地區的預測需求。伴隨著以神經網絡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算法研究的發展和在應用領域的成功,氣象行業也在嘗試用統計算法代替或補充傳統數值模型。不少氣象單位、科研機構和科技公司都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融入了人工智慧。
  • 人工智慧助力預報天氣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海量數據深度學習、複雜神經網絡等逐步應用,人工智慧預報天氣已成為熱門話題,甚至有科研團隊稱研發出新算法,能提前一周預測颱風,這或許意味著人工智慧在天氣預報方面已經開始發力
  • 智能氣象,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每日科技網】  如今,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技術建立的氣象預警系統,應用愈加廣泛。各地積極推進的智慧氣象系統,不僅成為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更多元的服務。
  • 「數據+算法」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省氣象臺「加密觀測」應對雪情「數據+算法」讓天氣預報更精準本報訊 實時更新的氣象大屏、作業區一體化平臺以及推進中的精細化預報系統……記者近日在省氣象臺看到,多種科技手段正輔助著「科學預報」,為氣象專家提供著更智能化的決策參考
  • 當AI撞上天氣預報,會成為傳統氣象行業的末日嗎?
    深度學習助力天氣預報隨著人造衛星和氣象模型的強大化,面臨海量的數據,全球氣象人員開始尋求AI助力於數據處理,以能夠從數據中挖掘出更新鮮且遊泳的氣候模式,幫助更好地進行氣候預測。目前已經有研究人員致力於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和技術來處理氣候問題。
  • 墨跡天氣以氣象科學技術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日前,"冬奧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以下簡稱:課題)啟動會在北京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氣象局科技發展處、北京市氣象臺、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北京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家氣象中心的領導專家及墨跡天氣VP程倩、技術VP黃耀海出席啟動儀式現場,共同探討課題相關工作的開展進程。
  • 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天氣雷達|劉安寧|氣象臺|氣象預報
    一碗「西紅柿雞蛋湯」,蘊藏降水強度的秘密在電視、微博、微信上公布的天氣預報通常會配備都卜勒天氣雷達回波圖,這幅圖從外到內大多由藍黃色向紅紫色轉變,也被網友們戲稱為「西紅柿雞蛋湯」,看到它就能分辨出未來的降水情況。「天氣雷達俗稱『千裡眼』。」
  • AI加持的精準天氣預報將從深圳開始:兩小時內,一平方公裡範圍
    首先,當前天氣預報最大的瓶頸要屬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等突發災害性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同時預報預警信息精細化程度不高,如何千方百計提高預報預警準確率和提前量,實現定時、定點、定量的精準預報預警是氣象部門永遠的追求;其次,如何實現氣象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的快速精準發布、主動和被動實時快速獲取。
  • 預報天氣,人工智慧比人類更擅長?
    更快速、更高效是天氣預報不懈的追求。但隨著觀測衛星、雷達和傳感器網絡持續不斷地產生大量數據,如何處理海量的、多種多樣的氣象資料成為天氣預報的一個挑戰。而人工智慧出色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成為助力天氣進一步精準預報的重要工具。近日,我國南方多地持續多日的暴雨天氣導致各地水位上漲,險情頻發,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受災。
  • 曾慶存:勇攀氣象科學之巔,他讓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
    原標題:曾慶存:勇攀氣象科學之巔,他讓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 題:曾慶存:勇攀氣象科學之巔,他讓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董瑞豐 海報: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 新華社發 在科學界,曾慶存成名很早。
  • 各種「智能+」手段廣泛運用於天氣預測、抗洪搶險中——預報天氣...
    但隨著觀測衛星、雷達和傳感器網絡持續不斷地產生大量數據,如何處理海量的、多種多樣的氣象資料成為天氣預報的一個挑戰。而人工智慧出色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成為助力天氣進一步精準預報的重要工具。近日,我國南方多地持續多日的暴雨天氣導致各地水位上漲,險情頻發,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受災。
  • 墨跡赤必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企業氣象保障水平
    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不利氣象條件造成的重大飛行事故約佔飛行事故總數的31%。由此可見,氣象條件已成為影響飛行安全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航空公司也亟需精準專業的氣象服務,以提升自身氣象保障水平。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赤必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深入氣象數據、氣象諮詢和氣象服務的挖掘,為各行業企業提供定製化的氣象解決方案。
  • 氣象科技成果助力民族運動會保障工作
    氣象科技成果助力民族運動會保障工作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1 16:11 來源: 氣象局網站在民族運動會氣象服務保障過程中,氣象科技現代化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項新技術成果運用其中。   「近年來內蒙古氣象事業發展比較快,裝備水平、技術手段都有了很大提高,民族運動會氣象服務保障工作正是展示現代化成果的機會,也為大型活動提供氣象保障提供了示範,很有意義。我們要在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中,邊建設邊應用,注重發揮現代化的效益。」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局長烏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