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細化氣象服務保障全國冬季運動會開幕式
·精彩吉林」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這裡成功上演。 體育場內-氣象應急車 和暖流湧動、萬人沸騰的館內不同,氣象部門的應急指揮車傲然地堅守在寒冷寂靜的體育場裡。 「我們早上8點就過來啦。」駐守在現場的工作人員楊志東說,「應急車的作用可不能小覷,在現場發揮著重要的傳輸作用。
-
連雲港:兩項氣象科研成果獲市科技進步獎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文靜 何國俊報導 近日,江蘇省連雲港市氣象局獨立承擔並投入業務應用的「基於WebGIS的移動氣象應急決策服務系統」、「連雲港現代化港口綜合氣象服務保障系統」項目成果分別獲得連雲港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 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原標題: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深冬季,強對流雨雪天氣越來越頻繁,對航空運輸的安全和效率造成一系列影響。
-
黑龍江:提能力 重應用 強化風雲衛星氣象保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衛星遙感應用和服務工作,省領導親自到佳木斯氣象衛星地面站調研,並提出建設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黑龍江省氣象衛星應用將「立足黑龍江、聚焦大東北、面向東北亞」,進一步增強衛星數據接收和處理能力,打造好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綜合平臺,建立直連互通、結構扁平的省市縣一體化業務流程,轉化省級產品為精細化、定製化的市縣級產品,開展全域成果示範服務。 提升氣象衛星應用產業能力。
-
亞青會氣象保障中心召開新聞通氣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躍琍報導 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舉行在即,亞青會天氣變化情況以及氣象部門的籌備工作引起媒體以及公眾關注。8月8日上午,亞青會氣象保障中心在南京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亞青會氣象服務籌備情況和賽事氣象服務保障工作。 亞青氣象臺臺長朱筱英、副臺長姜有山分別從組織機構設立、人員落實情況、監測設備建設、預報服務系統、氣象應急保障等方面介紹了南京亞青會氣象保障籌備工作情況,並對個性化、精細化的氣象服務產品和多樣化的氣象服務手段進行了說明。
-
許小峰現場指導亞青會氣象保障服務工作
許小峰認真檢查亞青氣象服務保障工作。湯立一 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曹穎 通訊員湯立一報導 8月16日,應南京亞青組委會邀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來寧出席亞青會開幕式。在亞青會氣象服務保障中心,許小峰現場指導、檢查了亞青會氣象保障服務工作,親切慰問了奮戰在服務一線的氣象工作人員。
-
氣象現代化成果普惠雪域高原!氣象部門全力援藏成效顯著_資訊_中國...
、雲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氣象部門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氣象科技成果普惠雪域高原。 全國氣象部門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提出,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黨中央的治藏方略,加快推進西藏特色的氣象現代化建設,統籌推進涉藏州縣氣象現代化建設,舉全部門之力,業務、科技、人才、資金多管齊下,全方位支援西藏氣象工作。 2016年以來,中國氣象局出臺全面推進西藏氣象現代化保障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政策文件,推出幹部援藏、西藏人員招錄等方面的特殊優惠政策。
-
關於氣象工作情況的報告
,已能比較準確地做出短、中期天氣預報,可以發布7天天氣預報,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發布中期數值天氣預報的國家之一;初步建成了比較現代化的氣象服務體系;氣象科研面向現代化、面向經濟建設、面向未來,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氣象教育迅速發展、氣象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增進了國際氣象科技合作與交流。
-
安徽:氣象民航共同提升航空氣象保障服務能力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孫毅博 魏文華報導 近日,安徽省氣象局與民航安徽空管分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健全合作機制,實施全方位合作,全面提升安徽航空氣象保障服務能力。
-
墨跡赤必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展現氣象科學力量
原標題:墨跡赤必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展現氣象科學力量 2022年,第24屆冬奧會將在北京舉行。組委會在籌辦中發現,與夏季相比,冬季舉辦運動賽事會受氣象因素影響更大,風力風速、降雪冰雹等氣象條件,不僅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發揮,還會關係到運動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於冬奧賽場極端天氣的精準預報極其重要。
-
墨跡天氣以氣象科學技術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日前,"冬奧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以下簡稱:課題)啟動會在北京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氣象局科技發展處、北京市氣象臺、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北京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家氣象中心的領導專家及墨跡天氣VP程倩、技術VP黃耀海出席啟動儀式現場,共同探討課題相關工作的開展進程。
-
墨跡赤必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企業氣象保障水平
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不利氣象條件造成的重大飛行事故約佔飛行事故總數的31%。由此可見,氣象條件已成為影響飛行安全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航空公司也亟需精準專業的氣象服務,以提升自身氣象保障水平。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赤必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深入氣象數據、氣象諮詢和氣象服務的挖掘,為各行業企業提供定製化的氣象解決方案。
-
新一年氣象工作如何開好局、起好步?聽他們怎麼說 | 華北篇
2021年河北氣象部門將深入貫徹全國氣象局長會議精神,重點突出「六新」,著力在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和氣象強省建設上邁好第一步。一是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要有新舉措。編制好《河北省氣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力爭在省級規劃中第一批印發。深化省部戰略合作,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推進重大任務和工程落地。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數據顯示,在我國,不利氣象條件造成的重大飛行事故約佔飛行事故總數的31%。即便在航空技術發達的美國,與天氣有關的重大機毀人亡航空事故的比例也高達三分之一。由此可見,氣象條件已成為影響飛行安全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冬季強對流天氣頻發,影響航空飛行安全強對流天氣是氣象學上所指的發生突然、移動迅速、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雷雨大風、冰雹、龍捲風、局部強降雨等。
-
那些去氣象部門工作的「90後」,現在怎麼樣了?
工作4年,「小朋友」大膽嘗試、勇於突破,在一次次磨鍊中成長為美麗的氣象「空姐」。* 圖為李冬楠參加國家高性能增雨飛機保障任務。2018年7月3日,是李冬楠第一次參加飛行任務。隨著空中國王350飛機在黑龍江省運行,李冬楠作為業務骨幹始終跟隨飛機參與機上作業指揮。飛機穿雲顛簸是常有的事,她克服身體的不適,在空中隨時進行作業指揮和氣象探測。
-
——2016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工作報告(摘編)
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9人次入選國家級人才工程,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 五年來,氣象發展環境明顯改善。保障氣象改革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對外合作交流更加開放,部際、省部、局校、局企合作深入推進,多邊和雙邊氣象科技合作與交流活動更加活躍。
-
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些要求與氣象工作有關
報告指出,2018年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國家應急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強安全生產,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做好地震、氣象、水文、地質、測繪等工作。報告還對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等相關工作提出要求。
-
眼控科技深度學習算法助力氣象精準預報
原來在此前,上海中心氣象臺已發布雷電橙色預警,提示居民做好相應防範工作。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深入應用,天氣預報預警變得越來越精準。在國家氣象中心朱文劍看來,「更高、更快、更強」是天氣預報不懈的追求,如何達到更高解析度、更快給出結果、更準確地預測,是現代大氣科學面臨的新考驗。
-
中國氣象科技躍升至世界一流 助力全球防災減災
微信此舉與其說是追求視覺變化,不如說是向迅猛發展的中國航天事業和中國氣象科技的一次致敬。經過幾十年特別是最近5年來的發展,中國氣象科技在航天事業的鼎力支持下,實現了新的重大跨越,邁入強國行列。氣象衛星面對的核心問題是提高對地觀測和掃描的效率,而衛星自身的穩定性是提高觀測和掃描效率的關鍵。中國氣象衛星傳統上採用自旋穩定技術,即靠衛星自我旋轉來穩定,就像陀螺一樣在太空旋轉,但是自旋一周360度,對準地球的時間比例很低,由此效率大打折扣,而採用新的三軸穩定技術,在實現穩定拍攝掃描的同時,始終面向地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探索科技奧秘 感受科技魅力——第五屆廣西青少年科技運動會在桂林...
探索科技奧秘 感受科技魅力——第五屆廣西青少年科技運動會在桂林舉行 2020-12-01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