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氣象部門工作的「90後」,現在怎麼樣了?

2021-01-08 中國氣象報

2020年年初

一條熱搜

「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

引發社會廣泛討論

曾經總被視為「孩子」的一代

開始有了「大人」的意味

一年下來

越來越多的新聞

讓咱們看到新一代的

成長與力量

有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的

援鄂醫護人員

「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

就有1.2萬多名是『90後』。」

有衝在防汛抗災一線的戰士

築起「青春堤壩」

用行動書寫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有「可上九天攬月」的科研人員

嫦娥五號探測器文昌發射場

最年輕女指揮員

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

還有青年扶貧工作者們

把青春寫在田野上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這些都讓年輕一代

為社會所矚目

而那些來到

氣象部門工作的「90後」

都有哪些表現呢?

讓我們一起看看

1

黑龍江 氣象「空姐」

李冬楠,1993年

* 圖為李冬楠在黑龍江省建三江墾區執行抗旱增雨任務。

提要:這是要上天?

1993年出生的李冬楠,是黑龍江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最年輕的同志,也是龍江人工影響天氣飛機作業團隊裡最小的女生,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小朋友」。工作4年,「小朋友」大膽嘗試、勇於突破,在一次次磨鍊中成長為美麗的氣象「空姐」。

* 圖為李冬楠參加國家高性能增雨飛機保障任務。

2018年7月3日,是李冬楠第一次參加飛行任務。隨著空中國王350飛機在黑龍江省運行,李冬楠作為業務骨幹始終跟隨飛機參與機上作業指揮。飛機穿雲顛簸是常有的事,她克服身體的不適,在空中隨時進行作業指揮和氣象探測。

兩年半的時間裡,她共計執行增雨探測任務約230天,與同事一起完成了建國70周年慶典、武漢軍運會、上海進博會等重大活動的保障任務,另外還參與完成黑龍江省春秋季增雨抗旱、贛粵閩三省冬季增雨任務,以及西北地區、廣東省的飛機觀測科研項目等。

* 圖為李冬楠在飛機增雨作業前維護探測設備。

李冬楠還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小朋友」。擔任著黑龍江省氣象局第四屆團委副書記,積極開展青年工作;努力學習科技知識,近年陸續在《氣象科技》、《黑龍江氣象》、氣象年會上發表文章成果,主持中國氣象局雲霧物理實驗室、黑龍江省氣象局青年基金等科研項目。

2

湖南 「寶藏男孩」

蘇濤,1992年

* 圖為2019年,蘇濤榮獲「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提要:是這樣的「理工男」?

生於1992年的蘇濤,已在湖南省氣象臺工作了四個年頭。平日裡的他,衣著樸素、為人低調,看上去很符合大眾印象裡有些木訥的「理工男」。但實際上,他勤於思索、樂於奉獻、勇於擔當,把工作和生活都打理得精彩紛呈,被領導和同事們稱為「寶藏男孩」。

工作以來,他積極參加省氣象局創新團隊,參與了多項省部級項目,4次獲得省局氣象科技成果轉化二等獎,作為前三作者在SCI(E)等期刊發表5篇高質量論文;主持了2項廳局級項目,研究成果在業內得到廣泛應用和好評。此外,蘇濤還先後獲得了「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和「湖南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 圖為值班期間,蘇濤正在繪製天氣圖。

今年年初值班的經歷最讓他難以忘懷。受疫情影響,不少同事無法按時返崗,原計劃大年初一、初二值完班就回老家過春節的他,主動接下了連續6天的值班任務。

住在辦公室的這6天,覺不敢睡踏實,飯是食堂的工作餐,同時為了通風減少病菌,業務平面窗戶常開,冷風直往平面灌,是他的日常。「這種特殊時期,大家都很難。不管怎樣,氣象業務不能受影響。」對此他這樣說。

* 圖為蘇濤為前來參觀的學生們講解氣象知識。

工作閒暇之餘,蘇濤還積極參加氣象科普、學雷鋒和五四青年等志願活動,加入了臺裡的「學雷鋒獻愛心志願者」團隊和「氣象科普宣傳志願者」團隊,每年為數百人提供幫助和服務。「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這樣平凡而可貴的話語,正是他的最好寫照。

3

新疆 「大眼睛」麥工

麥吾蘭·麥麥提,1991年

* 圖為麥工調試設備。

提要:穿越無人區

「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山路崎嶇,並且伴有高原反應,但「麥工」從無怨言,大眼睛裡有理想的光芒。

2015年,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雷電防護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後,24歲的麥吾蘭·麥麥提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氣象局,從事裝備維護工作。因業務嫻熟、技術紮實且為人耐心溫和,多次被評為「巴州氣象系統道德模範」「巴州氣象系統先進個人」「巴州優秀基層氣象業務員」和縣氣象局「模範職工」等,大家都尊稱他為「麥工」。

* 圖為麥工登上作業梯,在高空檢修設備。

在地域遼闊的新疆,每一次維護都需跋山涉水,碰上緊急故障,就是一場「生死時速」。他曾冒著特大沙塵暴赴臺特瑪湖區域站搶修,解決故障後在返程途中因戈壁灘能見度極低迷路3小時;也曾為維修海拔4000餘米的高山裡的雨量站,連夜奔波十多個小時,在深夜踏著積雪頭戴探照燈爬上4米高的作業梯。

每次外出到偏遠的站點,他總是細心地在小本子上,記錄下有特徵的路標、定位數據,甚至畫下平面圖。他說:「這些無人區平時去的少,要多記錄一下,方便下次的維護」。

* 圖為麥工與同事維護設備途中簡單的野外補給。

工作不易,但他總是樂呵呵的,是局大院和對口幫扶村裡孩子們中的「孩子王」和可以信賴的「麥爸爸」,也是全單位和轄區內人民倚重的「麥工」。

4

福建 「優秀多面手」

蔣永成,1991年

* 圖為蔣永成(左一)堅守業務崗位。

提要:幹啥啥都行

被評為「中國氣象局重大氣象服務先進個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籌備及服務保障工作先進個人」;獲得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立項,主持2項福建省氣象局面上基金項目和福建省災害天氣重點實驗室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在國內一級刊物發表研究論文3篇……

這是工作四年的「90後」職工蔣永成交出的「成績單」。

* 圖為蔣永成(左一)在金磚氣象保障服務現場。

1991年出生的蔣永成,現就職於廈門市氣象臺。入職4年間,歷經了「莫蘭蒂」颱風、2018年「廈門5.7特大暴雨」、金磚氣象保障服務等多次過程,蔣永成始終履職盡責,站好每一班崗。

在進駐金磚會晤大氣環境保障指揮部期間,一次風向預報讓蔣永成印象深刻,在東北風持續輸送下,臭氧濃度在臨近會期之時高居不下,「風向何時能轉,風力又會如何變化」成為了蔣永成的心頭大事,此時雖然已經連續工作值守了整整10天,但蔣永成絲毫不敢懈怠,時刻關注形勢演變和氣象實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了風向轉變的重要時間點,為管控措施的精準執行和轉變提供了重要依據。

* 圖為蔣永成(右一)在基層開展文明交通督導。

在做好預報預警服務工作的同時,他積極創新,鑽研技術。針對霧霾低能見度、強對流模擬等進行研究,解決了業務技術難題;開展基於「多源遙感資料融合技術」的相關分析和檢驗工作,進一步豐富了城市垂直廓線產品,在災害性天氣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1年,

第二批「90後」

也將步入而立之年

越來越多書生意氣的少年,

成長為擔當作為的青年

期待帶來更多的精彩和輝煌

「90後」的你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有哪些收穫,又或者存在哪些困惑

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記氣象部門2015年汛期氣象服務準備工作
    面對複雜、嚴峻的天氣氣候形勢,面對不容樂觀的防汛抗旱減災形勢,氣象部門作為「發令槍」上好膛了嗎?  天氣預報:精細準確、注重影響成為關鍵詞  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工作人員對「風雲二號」G星相關業務進行深入探討。4月29日,該星在軌交付儀式在京舉行,即將在今年汛期投入業務運行,以更強的觀測能力為汛期氣象服務提供支持。
  • ——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工作實錄
    傾心幫助,夯實基礎奮力提升現代氣象業務能力  2018年,浙江省氣象局加強與海西州氣象局基礎觀測業務研究,在德令哈國家基本氣象站部署視頻識別天氣現象設備,圓滿完成設備試驗工作,為全面提升氣象觀測自動化能力和開拓社會化氣象觀測提供了基礎支撐。
  • 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地面氣象觀測站設備布局圖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一路走來,遍及全國的各年齡段觀測員有話說桌上的玻璃板下壓著各種業務規定和發報規則,紙片已經有些發黃,上面發報機和算盤孤零零地擺放著,觀測場裡的氣象設備更是簡陋。在這裡,我和幾個觀測員一待就是13年。 上世紀90年代,觀測員讀取地溫表的數據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歲月有些漫長。觀測、發報全靠人工完成。
  • 內蒙古氣象部門部署龍捲風災害調查評估工作
    8月10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組織召開緊急協調會,部署包頭市達茂旗希拉穆仁龍捲風災後調查等各項工作。  會議要求全區氣象機關業務處室、直屬單位、包頭市和達茂旗氣象局要加強組織領導,選派專業人員立即組成區、市、旗三級聯合調查小組,迅速深入受災地區開展災情調查工作;要加強科技支撐,強化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的應用,掌握第一手災情實況信息,強化雷達觀測等資料的分析,研判龍捲風形成的天氣氣候背景及形成原因;開展歷史資料的統計分析,查清歷史上包頭地區龍捲風發生次數、損失、影響等情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及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龍捲風定級
  • 全國氣象部門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組織召開全國氣象部門政務公開工作研討會,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精神,研討氣象部門貫徹落實措施,交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經驗;結合氣象部門實際開展制度建設工作,修訂《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編制《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基本目錄》,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程序;針對垂管部門特點,印發《全國氣象部門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全國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 關於氣象工作情況的報告
    當前位置: 關於氣象工作情況的報告        ——1997年8月26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                中國氣象局局長    溫克剛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國務院的委託
  • 氣象局長:2020年24小時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到90%
    鄭國光: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等災害防禦能力。明確提出提高氣象災害防禦能力,這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還是首次,充分表明黨中央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
  • 氣象部門為城市工作做點啥
    氣象部門為城市工作做點啥 發布日期: 2016-05-12
  • 打響預報「發令槍」 ——氣象部門奮戰強降雨紀實
    而村幹部正是提前收到了氣象部門發布的暴雨預警後,及時巡查才發現隱患。 暴雨中,湖南氣象部門利用全省3406個中小尺度區域站以及雷達實時監測,及時向防汛責任人發送其所在鄉鎮的實況監測警報,為組織轉移、成功避險提供實時的精準依據。據統計,6月22日至7月2日,共發布實況監測警報688期99335人次。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據悉,湖南省氣象部門將以紀念世界氣象日暨「雙十佳」表彰活動為新起點,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應急響應社會聯動機制,實現氣象預警服務與各部門防災減災工作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氣象信息員在防禦山洪地質災害中的積極作用,積極做好氣象為農服務工作,強化應對氣候變化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工作,適應和滿足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需求,為湖南實施「四化兩型」發展戰略、建設
  • 氣象部門提前「應汛」正當時
    在氣象部門,「未雨綢繆」既有字面意思,也有更深的含義。尤其近年來全國各地氣象災害的極端性、突發性、不可預見性更加明顯,進入汛期,面對複雜天氣氣候形勢,預報服務工作面臨的風險更高、挑戰更大。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汛期之前的早部署、早準備、早檢查、早落實變得更加重要。3月12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氣象局業務部門組織開展汛前設備巡查巡檢及業務自查工作。
  • 作為90後的一員,現在的我們只能前進,因為我們沒有退路!
    現在是2019年10月13日,再過兩個月就到了2020年,小編作為最早的一批90後,馬上就要30歲了,這麼一算,讓小編不禁感慨:我已經這麼大了嗎?一轉眼,出來工作已經8年之久了,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也不止一次的將離職信摔到老闆的臉上!
  • 【走基層】誰為梨花香滿路——鞍山氣象部門服務南果梨生產側記
    自從氣象部門建立了預警信息平臺後,災害性天氣到來前便可以通過簡訊等現代手段及時通知到農戶、合作社,指導農戶做好防範。氣象部門還定期走訪鄉鎮服務站,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聽取服務站工作匯報,指導下一步服務工作。無疑,這些努力都有力地推進了農村防災減災工作的進程。  見聞——農民朋友廣認可  眼見為實。
  • 創新提速度 服務有溫度——氣象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現在已到三月,再不返崗復工,恐怕已經脫貧的家庭因此返貧,非貧困戶家庭可能致貧。」楊富強很擔心。「天天待在家裡干著急,不知道去哪兒找工作。」楊譚明很焦慮,他的家庭收入主要依賴他外出務工。和楊譚明家庭情況相似的,全村還有50多戶。摸透情況才能有的放矢。楊富強走家串戶收集信息後發現,江口村的務工輸出省份主要是浙江和廣東。
  • ——河北氣象部門開展海洋氣象服務紀實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李連偉 龍強 吳麗俠 李金明  海洋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近年來,河北省氣象部門依託唐山、秦皇島、滄州三個沿海城市,不斷加強海洋監測網和海洋氣象業務系統建設,利用智能網格預報「一張網」,實現面向港口、養殖、旅遊、生態等多種海洋氣象精細化專業產品的發布,助力河北沿海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
  • 彰顯錢江情懷 匯集氣象大愛——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
    傾心幫助,夯實基礎奮力提升現代氣象業務能力2018年,浙江省氣象局加強與海西州氣象局基礎觀測業務方面的研究,在德令哈國家基本氣象站部署視頻識別天氣現象設備,圓滿完成設備試驗工作,為全面提升氣象觀測自動化能力和開拓社會化氣象觀測提供了基礎支撐。
  • 做好疫情防控服務保障 氣象部門在行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報導連日來,氣象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和國務院部署,加強上下聯動和部門協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服務保障工作。1月21日,中國氣象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對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做出部署。中國氣象局成立了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氣象保障組和部門疫情防控指導組;3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落實國務院有關部署,制訂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方案》,細化落實了氣象保障5項重點工作任務和責任分工。
  • 國慶出行 氣象相伴
    李津介紹道,「現在很容易通過網際網路查詢天氣,建議有計劃出遊的市民多關注天氣情況,做好相應的準備。」  李津說,氣象部門會加強與社會媒體的聯動,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渠道,多方位提醒天氣變化,著重開展諸如「雨霧天氣下,路滑慢行車」「去燕郊的公眾注意溫差,帶好厚衣服」等提示,幫助市民應對好天氣變化。  在交通氣象保障方面,氣象部門也採取了相應的舉措。
  • 牢築防線守福祉——「十三五」期間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綜述
    在新中國氣象事業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將保障「生命安全」置於首位,昭示防災減災是氣象工作的政治之責、核心之要;「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這一部署要求,則深刻闡明氣象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中的定位和作用,是對「堅持以防為主」「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理念的進一步聚焦與鞏固。
  • 福建省氣象部門迎戰颱風「莫蘭蒂」
    王曉佳 攝影廈門:「莫蘭蒂」登陸 氣象部門全力應對  中國氣象報曾文慧報導 今年第14號強颱風「莫蘭蒂」於9月15日凌晨3時05分在廈門翔安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48米/秒,強颱風級),中心氣壓945百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