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這場特殊戰「疫」,氣象部門做了啥
應對這場特殊戰「疫」,氣象部門做了啥 2020-02-04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氣象部門2015年汛期氣象服務準備工作
面對複雜、嚴峻的天氣氣候形勢,面對不容樂觀的防汛抗旱減災形勢,氣象部門作為「發令槍」上好膛了嗎? 天氣預報:精細準確、注重影響成為關鍵詞 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工作人員對「風雲二號」G星相關業務進行深入探討。4月29日,該星在軌交付儀式在京舉行,即將在今年汛期投入業務運行,以更強的觀測能力為汛期氣象服務提供支持。
-
那些去氣象部門工作的「90後」,現在怎麼樣了?
而那些來到氣象部門工作的「90後」都有哪些表現呢?不管怎樣,氣象業務不能受影響。」對此他這樣說。* 圖為蘇濤為前來參觀的學生們講解氣象知識。工作閒暇之餘,蘇濤還積極參加氣象科普、學雷鋒和五四青年等志願活動,加入了臺裡的「學雷鋒獻愛心志願者」團隊和「氣象科普宣傳志願者」團隊,每年為數百人提供幫助和服務。「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這樣平凡而可貴的話語,正是他的最好寫照。
-
氣象部門提前「應汛」正當時
在上海這座超大城市,暴雨、颱風、高溫等天氣年年不同,備汛工作也需要做得更為精細。今年汛期,該局將持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氣象「先知系統」2.0升級工作,包括重點強化健康氣象、網格化管理、交通和建築工地4個場景的氣象服務技術、產品和機制;推進與預警發布系統對接,智能推送基於影響的融入式氣象服務產品和點對點的氣象災害風險預警信息,實現精準發布,提升災害監測數據回溯分析和災害風險早期識別能力;圍繞滿足「1+16」的各級城市運行管理系統、城市運行管理相關部門專業系統和基層應急管理單元的需求
-
——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工作實錄
傾心幫助,夯實基礎奮力提升現代氣象業務能力 2018年,浙江省氣象局加強與海西州氣象局基礎觀測業務研究,在德令哈國家基本氣象站部署視頻識別天氣現象設備,圓滿完成設備試驗工作,為全面提升氣象觀測自動化能力和開拓社會化氣象觀測提供了基礎支撐。
-
當動物保護面對防災減災,氣象人能做點啥 | 微聊天
當動物保護面對防災減災,氣象人能做點啥 | 微聊天 2020-09-24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隨後,同學們到電視預報製作演播廳,了解電視天氣預報的製作,上鏡頭也做了一會「電視天氣預報主持人」,指點「五洲風雲變幻」。 此外,上海市氣象局還向市民開放全市科普展覽館和上海中心氣象臺等工作區域,讓更多人了解氣象知識,了解氣象工作。
-
保護母親河,氣象部門做了這些……
保護母親河氣象部門做了什麼「天下黃河青海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青海省氣象部門依託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將發生凌汛的地點及其區域判讀出來進而估算淹沒範圍和面積利用計算機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合成圖像監測結果圖像和統計圖表可為防汛部門提供決策支持
-
關於氣象工作情況的報告
因此,全國氣象部門建立了與行政區劃緊密結合的各級氣象服務體系,各級都擔負著為同級政府和本責任區提供氣象服務的任務,並承擔了自上而下的逐級指導預報。由於各級氣象部門注重根據政府部門的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服務手段,努力改進服務產品的內容、形式,積極提出應採取的對策和建議,決策氣象服務信息在各級政府指揮防災抗災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
全國氣象部門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一、總體情況 2019年,全國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
-
內蒙古氣象部門部署龍捲風災害調查評估工作
8月10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組織召開緊急協調會,部署包頭市達茂旗希拉穆仁龍捲風災後調查等各項工作。 會議要求全區氣象機關業務處室、直屬單位、包頭市和達茂旗氣象局要加強組織領導,選派專業人員立即組成區、市、旗三級聯合調查小組,迅速深入受災地區開展災情調查工作;要加強科技支撐,強化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的應用,掌握第一手災情實況信息,強化雷達觀測等資料的分析,研判龍捲風形成的天氣氣候背景及形成原因;開展歷史資料的統計分析,查清歷史上包頭地區龍捲風發生次數、損失、影響等情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及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龍捲風定級
-
為廉政風險防控築牢防線——氣象部門推進財會監督體系建設
作為監督體系的基礎環節,中國氣象局把財會監督體系作為氣象部門全面從嚴治黨監督體系的重要基礎內容,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不斷破解財務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難點。中國氣象局氣象發展與規劃院(以下簡稱「規劃院」)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創新監督手段,打造「三平臺、一應用」財會監督新模式,為氣象部門廉政風險防控築牢防線。
-
搶天時 顆粒歸倉——河南氣象部門助力「三夏」紀實
河南省氣象部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及時發布氣象預報預警服務信息,為各級政府科學部署夏收夏種工作、農民合理安排農事活動提供科學、及時、有效的氣象服務。 準時赴約的氣象服務 中原糧倉九成夏糧已經收穫。
-
北京:市區兩級氣象部門共同應對嚴寒天氣
1月6日至7日,北京出現大風、強降溫天氣,氣象數據不斷刷新歷史記錄。市區兩級氣象部門深化內外聯動,積極為供暖、交通、疫情防控、公眾出行等提供氣象服務保障。「氣象北京」「北京發布」「北京應急」等官方微博聯合開展矩陣式直播,氣象、供暖、健康醫療三部門專家分別為公眾解讀本次天氣形勢、介紹供暖準備和應對情況以及冬季健康防護知識,直播總閱讀播放量超過50萬。滾動更新發布未來一周天氣預報,在北京新聞天氣預報、天氣晚高峰、首都氣象影視視頻號中發布天氣預報、預警信息以及相關提示。
-
——氣象部門離退休老幹部深入學習領會全國兩會精神
為讓全國氣象部門離退休幹部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全國兩會精神,6月3日,中國氣象局離退休幹部辦公室組織了第五期「老幹部大講堂小講座」活動,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張興贏講述特殊時期的「非常兩會」。
-
——河北氣象部門開展海洋氣象服務紀實
近年來,河北省氣象部門依託唐山、秦皇島、滄州三個沿海城市,不斷加強海洋監測網和海洋氣象業務系統建設,利用智能網格預報「一張網」,實現面向港口、養殖、旅遊、生態等多種海洋氣象精細化專業產品的發布,助力河北沿海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
-
【轉載】寒潮來臨,實時氣象觀測不間斷!申城氣象部門早早築起「防寒牆」
面臨這樣的天氣「大考」,上海氣象部門的天氣「守護者」們早已做足準備,確保氣象數據一個都不少,築造起一道「防寒牆」,發揮了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許多人或許並不知道,不同下墊面的溫度、溼度、風力等實時氣象觀測數據,不僅是記錄實時的風雲變化,更是為寒潮相關的科學研究以及預報預警提供重要支撐的寶貴數據資料。因此,確保每個自動氣象站的每臺設備維持不間斷工作非常關鍵。
-
【聯合訪談】氣象衛星能為霧和霾監測治理做什麼?
王若嘉 攝影 記者:針對2016年年末華北黃淮地區出現的霧和霾影響面積,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是通過衛星監測到的嗎? 記者:我們知道,風雲衛星是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牽頭研製的,氣象部門參與了部分研發工作,那氣象部門在風雲衛星的研發上,主要是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
寒潮來臨,實時氣象觀測不間斷!申城氣象部門早早築起「防寒牆」
面臨這樣的天氣「大考」,上海氣象部門的天氣「守護者」們早已做足準備,確保氣象數據一個都不少,築造起一道「防寒牆」,發揮了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許多人或許並不知道,不同下墊面的溫度、溼度、風力等實時氣象觀測數據,不僅是記錄實時的風雲變化,更是為寒潮相關的科學研究以及預報預警提供重要支撐的寶貴數據資料。因此,確保每個自動氣象站的每臺設備維持不間斷工作非常關鍵。
-
二十五個省份氣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 全力應對今冬最強寒潮
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及時啟動和調整應急響應,形成部門合力。截至29日17時,全國已有25個省級氣象部門啟動寒潮相關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與聯動會商,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