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而起,破浪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首次將財會監督列入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賦予財會監督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定位。
作為監督體系的基礎環節,中國氣象局把財會監督體系作為氣象部門全面從嚴治黨監督體系的重要基礎內容,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不斷破解財務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難點。中國氣象局氣象發展與規劃院(以下簡稱「規劃院」)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創新監督手段,打造「三平臺、一應用」財會監督新模式,為氣象部門廉政風險防控築牢防線。
打造「三平臺」 把好廉政第一關
凡涉及資源配置的地方,就需要會計核算。核算信息既可用來做部門管理,也可以為內控服務。確保部門資源配置活動信息的真實、全面和準確,離不開監督管理,這是財會監督機制構建的初衷。
那麼如何將財會監督貫穿財務管理全流程,把好黨風廉政第一關?數據驅動、深度融合是關鍵。
讓數據入雲端、進系統是第一步。規劃院依託計財業務系統,打造內控管理平臺、網上審批平臺、監控預警平臺「三平臺」,通過推動「三平臺」在氣象部門廣泛應用,讓部門財務數據進入監管系統、存儲於雲端伺服器,實現審批、報銷、支付、記帳等業務全流程信息有痕跡、可追溯、能分析。
夯實數據基礎後,再引規範進平臺、入區劃,逐個防範風險點。規劃院創新信息化監督手段,引入廉政風險區劃概念,將業務全流程中的多種風險劃分為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風險區域。而計財業務系統中的內控管理、網上審批、監控預警「三平臺」,正是用來針對三個風險區域進行「對症下藥」的。
「藥方」之一是關口前移防風險,源頭防控消隱患。規劃院將氣象部門財務制度、規範、標準等嵌入「三平臺」,將廉政風險防控管理要求融入具體業務流程,逐個夯實每個區域的廉政風險防控剛性約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讓財務信息合法合規流動,為氣象部門構建「不能腐」的長效機制。
具體來看,內控管理平臺提供事前決策參考,把事項審批制度固化到線上審批環節,注重事前決策過程中的黨風廉政要求,改進並全面強化重大資金事項的事前決策流程,起到拉防線、嚴把關的作用。網上審批平臺注重事中廉政風險防控,針對容易出現風險的財務執行環節進行風險控制,做好部門廉政風險管理的「參謀」。監控預警平臺,注重事後的風險預警和糾偏。目前,6類財務內控制度、4級審批流程、12類風險預警規則已嵌入「三平臺」。
「這樣,把分散的業務環節整合成完整的管理鏈條,形成財務資料庫,為氣象部門黨風廉政建設提供數據信息支撐,不斷完善『環環相扣、互相牽制、有始有終』的財會監督機制,築起氣象部門廉政風險防控防線。」規劃院財務信息室主任司惠菊說。
夯實「一應用」 智庫型財務顯成效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三平臺」的打造夯實了氣象部門財務監管信息化的基礎,而在這基礎之上流動的大數據更具價值。緊抓財務大數據應用,即「一應用」,氣象部門財務業務轉型發展迎來新機。
「從重核算向重監督、重分析、重服務轉變,我們逐步完成從傳統核算型財務向管理型財務的轉型。」規劃院財務核算中心副主任周欣說。
多年來,通過財務流程規範化、標準化、網絡化建設,規劃院在氣象部門國、省、市、縣四級預算單位構建財務業務信息閉環,實現全國財務數據標準化,數據入雲端、進系統,在以信息化手段建立氣象部門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剛性約束的同時,也為大數據挖掘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實際業務中,規劃院聚焦氣象部門多項重點任務,通過財務大數據挖掘分析,深入研究項目執行中的風險點、隱患點,有針對性地提出風險防控、預算編制、項目實施建議,助力各項政策落地。
2019年,中國氣象局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情況專項檢查,規劃院通過財務大數據分析提供精準樣本67個8100條數據,成為檢查工作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
2020年,落實國家「過緊日子」的要求,規劃院對中國氣象局5家直屬單位的6個維持類經費項目進行專題分析,篩選數據10320條,為職能部門編制預算提供科學依據。
今年監控預警平臺全國業務化運行後,規劃院共監控部門支付數據53.88萬條,人工分析預警數據10萬餘條,從廉政風險防範、合法合規等角度對氣象部門資金流動實現全過程、全覆蓋、全天候實時監控。
規劃院今年還向相關職能部門提供各類分析報告10餘篇,為氣象部門制度建設和管理決策等提供重要參考,以信息化為基礎的財會監督智庫建設初見成效。
打造全國氣象部門財會監督體系,上下「一盤棋」的人才隊伍不能少。為此,規劃院在業務指導和專業培訓上下功夫,鼓勵一線財務人員承擔更多財務分析和諮詢服務等業務,開展系列專業培訓活動、黨風廉政教育,輻射全國氣象部門財務人員3000人次,打造出一支專業化的財會監督隊伍。同時,開展預算績效軟科學課題、RPA人工智慧技術等研究,為財務業務創新發展蓄能。
現如今,全國氣象部門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分工明確的財務監督體系逐漸建立,形成「縣帳市審、國省監管」的財務監督格局。
未來規劃院將繼續發揮財會監督的信息化優勢,不斷滿足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服務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氣象部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築牢廉政風險防控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