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街道
投身聯防聯控 緊盯戰疫一線
新安街道指導22個社區紀委化身「五支隊伍」
面對人口密度大、外來人員多、企業「三小」場所密集等難點,在新安街道聯防聯控指揮部的部署下,街道紀工委提前謀劃部署,緊盯各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組織22個社區紀委組建「監督隊、突擊隊、協調隊、保障隊、宣傳隊」五支隊伍,以多種身份、多個角度積極投身聯防聯控。
寶民社區黨委副書記、社區紀委專職監察員仵玉海率領黨員突擊隊投入防疫一線開展工作。
「監督隊」督查督辦抓落實
「這個崗亭的人怎麼不見了!」日前,上合社區紀委委員姜向靈對上川村出入口崗亭檢查時,發現工作人員脫崗的緊急情況,一邊安排2名監督隊成員立即替崗,一邊與物業公司共同調查脫崗原因。最終,物業公司將玩忽職守的脫崗人員予以開除,社區紀委也將此反面案例通報給轄區其他物業公司進行警示教育,號召多方抗疫力量嚴守紀律,認真履職,築牢防線。
上合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區,為確保各項防疫措施落地生效,上合社區紀委迅速組織15名黨員幹部成立「監督隊」,深入村頭巷尾,對各防控值勤單位在落實人員信息排查、出入體溫測量、隔離措施落實、防控知識宣傳、防疫物資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督導檢查,有力推動防控工作在最基層紮實開展。
「突擊隊」衝鋒在前顯擔當
「我志願申請投身疫情防控一線,不畏艱險,衝鋒在前」「請把最危險的崗位留給黨員突擊隊」……大年初三,休假不到三天就從河南老家趕回工作崗位的寶民社區黨委副書記、社區紀委專職監察員仵玉海帶領5支「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的32名黨員,在鮮紅的黨旗前立下了錚錚誓言。
2月13日凌晨,寶民轄區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醫務人員將患者轉送醫院後,社區立即對患者居住樓宇啟動隔離措施。危難時刻「黨員突擊隊」主動請纓,擔負起對居家隔離人員的體溫測量、健康隨訪、室內消毒等工作。
「協調隊」企業復工做幫扶
「復工復產中有什麼困難?」「醫用口罩夠不夠?」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陸續推進,這是興東社區紀委專幹張有明最近說得最多的兩句話。
興東社區轄區內共有工業園區24個,是新安工廠企業集中地。社區紀委根據疫情形勢,迅速校準監督「探頭」,一手抓監督檢查,一手抓服務幫扶。3月4日,社區復工「協調隊」在走訪時發現,融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因員工數量較多,備用口罩少,無法全面復工。經過社區復工「協調隊」熱心牽線搭橋,次日,之前走訪過的康凱斯公司協調了1萬隻口罩給融昕公司,立刻緩解了其燃眉之急,復工復產「加速度」迅速提升。
「保障隊」送菜送藥暖人心
2月4日,鴻景園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文雅社區立即對患者居住樓宇實施隔離措施。得知該棟有三戶殘疾人家庭缺少防疫物資後,社區紀委立刻組織「保障隊」送上了相應的物資,並安排工作人員「一對一」進行心理疏導,安撫緊張情緒,解決生活困難。
為解決隔離人員買菜不便、慢性病患者買藥困難等問題,新安湖社區紀委書記黃偉海主動聯繫生活超市提供物資,號召38名黨員幹部組建「黨員配送服務隊」開展「無接觸」送菜送藥。截至目前,共為轄區124戶居家提供配送服務2563人次。
「宣傳隊」處理投訴當宣導
戰疫需要全體居民的支持和參與,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尤為重要。海裕社區紀委注重監督、宣傳「兩手抓」,社區紀委書記劉耀能要求工作人員在接聽群眾對疫情工作投訴舉報的同時,還要向群眾做好宣傳勸導。
「我是黨員,我要參加『宣傳隊』。」年逾古稀、有著39年黨齡的「八小時以外」監督員崔海林第一個報名參加。由黨員幹部、「八小時以外」監督員、執法巡查廉政監督員等48人組成的海裕社區紀委疫情防控「宣傳隊」通過移動音響、微信群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在花園小區、城中村內宣傳防疫知識,全力打通防疫宣傳「最後一公裡」。
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身體力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新安各社區紀委工作人員既是黨員,又是紀檢監察幹部;既是督導員,也是戰鬥員,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讓黨徽在一線熠熠生輝。
新安海裕社區黨委:
設五崗當五員 恢復社區活力
「要注意通風消毒。」「最近有多少員工返回?有沒有掃碼申報?」「口罩等防疫物資有沒有7天的儲備?」……3月17日下午,新安街道海裕社區高發西岸「黨群先鋒義站」站長胡美娟在小區「三小」場所派發復工復產政策宣傳資料,並對不符合防控要求的「三小」場所提出整改意見。
「黨員先鋒崗」黨員主動為居民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為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海裕社區黨委通過在小區設立「黨群先鋒義站」,設置「黨員先鋒崗」「青年突擊崗」「防控輔助崗」「衛健保障崗」「居家幫扶崗」五崗,號召社區黨員、團員青年、志願者及社會各界義士爭當「宣傳員」「服務員」「守門員」「保健員」「速遞員」五員,「義」起戰疫,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01
一是設置「黨員先鋒崗」,當好「宣傳員」,強化政策宣傳。在社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黨員先鋒崗」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值班黨員在收集社情民意、接收入黨申請書的同時,不斷宣傳「省20條」「市16條」和「寶安撐企十條」等各類政策「大禮包」,堅定企業發展信心,確保企業做到防疫復工兩不誤。
02
二是設置「青年突擊崗」,當好「服務員」,強化隱患排查。黨旗所至就是團旗所向,社區團委每天組織團員青年在小區快遞集中處協助物管為有需要的居民分揀、打包零散快遞件,減少包裹積壓和領取人群聚集,降低相互感染的風險。青年黨員還主動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的需求,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03
三是設置「防控輔助崗」,當好「守門員」,調動居民參與。「防控輔助崗」黨員積極協助物業管理處做好居民進出小區二維碼申報、軌跡查驗和測量體溫等常態防控工作,維持進出口秩序。同時,帶動居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轉變思想認識。
04
四是設置「衛健保障崗」,當好「保健員」,築牢心理防線。「衛健保障崗」的「保健員」黨員帶頭友好對待疫情發生地返深人員,並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提供日常居家醫療衛生防控指引,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諮詢、義診、上門居家護理和心理疏導等服務。
05
五是設置「居家幫扶崗」,當好「速遞員」,保障居民生活。「居家幫扶崗」黨員化身「速遞員」,協助物業管理處對居家醫學觀察或出行不便的居民提供送貨上門等貼心服務,全力做居民最可信最可靠的貼心人,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截至目前,海裕社區黨委已設立9個「黨群先鋒義站」,集結戰疫先鋒526名,其中黨員102名。累計服務居民群眾6000多人次,指導和服務「三小」場所開業900餘家,社區正有序恢復往日活力。
西鄉街道
疫情防控的「特種部隊」
西鄉衛生監督所在行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傳染病防控的專業機構,基層衛生監督所就是戰場上的「特種部隊」,排查隱患,定點清除,他們無處不在。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鄉衛生監督所全體人員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採取拉網式、立體式的全域疫情防控工作,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為轄區群眾構築起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衛生監督員到學校開展疫情防控檢查工作。
疫情在哪
裡他們就追到哪裡
流調組、採樣組和消殺組的工作是追蹤密切接觸者,對風險暴露者進行醫學觀察和採樣監測,並對其所在地域進行終末消殺。流調人員、採樣人員必須第一時間開展流調和採樣,摸清患者就診前每一個活動細節,排查所有的密切接觸者線索和活動範圍,重點排查疫情發生地暴露史、活動場所、接觸人群,累計採樣近五千人次。消殺是阻斷傳染病傳播途徑的方法之一。消殺組人員背著沉重的消殺器材,無論白天黑夜,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奔波於患者、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的居住地、醫學觀察點和該所工作場所開展消殺。截至目前,對疫點終末消毒和公共場所預防性消殺面積達到了11萬平方米。
全方位開展督查指導
不留任何死角
「發熱門診設置是否合理、發熱病人是否按規定接診轉診、醫護人員防護做得怎樣、醫療廢物處置是否規範」,針對這些問題,西鄉衛生監督所深入醫院、社康中心、個體診所,邊督查邊指導,邊宣傳疫情防控邊提出整改要求,檢查內容包括醫療機構預診分診、消毒、登記、醫療廢處置等工作。
衛生監督員還對車站、商場、酒店(旅館)、工廠企業、學校等重點場所和區域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工作,重點查看公共場所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以及室內消毒和通風情況,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酒店及公共用品消毒是否規範,旅客體溫測量及信息登記情況。還對復工企業的防控工作進行監督指導,以確保轄區防控工作得到有效落實。目前,檢查重點場所近兩千家次,發出衛生監督意見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建議書600多份。
該所各專業組除嚴格按照有關工作規範及標準開展防控工作外,還結合現場實際,為相關部門適時提出疫情應對策略。同時參與起草制定「各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處置預案(工作指南)」,為相關部門提供專業指導。
為阻斷病毒輸入途徑,該所工作人員還參與轄區3個汽車客運站、1個高速路口的防控工作,他們不論颳風下雨、白天黑夜,個個都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
隔離病毒不隔愛
用心溫暖每個人
設立集中醫學觀察點,是預防控制和切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傳播與擴散行之有效的方法。
西鄉衛生監督所的主要職責是對接收的觀察人員進行個人信息審查登記、核酸採樣、公共區域環境消殺、解除隔離的評估等,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及時了解留觀人員的心理和生理情況,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及醫學指導。有極少數人因長時間的醫學觀察出現情緒不穩定,對工作人員態度欠佳,但工作人員毫無怨言,耐心地解釋醫學觀察的重要性並進行心理輔導。目前,轄區集中觀察人數累計近七百人次,在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轄區的集中醫學觀察點安全、規範、高效運轉著。
疫情發生至今,因專業人員緊缺,應急處置小組成員連續作戰,面對稱讚,他們回答道:「這是我們分內工作,職責所在。」
西鄉線上線下結合
助居民享法律服務
西鄉街道普法辦、司法所聯合各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專題線下宣傳普法活動,走訪已經復工的商戶和檢查點,並在居民微信群中進行線上普法,將疫情期間重要的法律信息送到居民和商戶身邊。
除了線下的走訪與普法,西鄉司法所還把普法講座搬到了線上。近日,西鄉街道普法辦、司法所聯合南昌社區駐點律師就目前疫情防控期間的防控措施與勞動法相關問題,在樂巢公寓微信群給公寓居民進行線上普法,並製作相關資料發送到微信群,供社區居民查閱讀,讓居民群眾足不出戶也能及時了解掌握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並就居民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做了詳細的解答。據悉,西鄉、永豐、鳳凰崗、臣田等社區的線上普法宣傳活動也將陸續上線。
此外,西鄉街道司法所聯合街道各社區通過戶外顯示屏播放「防控疫情·法治同行」相關法律知識,「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律師隊伍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對不配合管控、違規外出、哄抬物價等熱點法律問題進行解讀。
據統計,截至目前,西鄉街道「一社區一法律顧問」隊伍通過到社區和線上電話、網絡平臺值班203.5天次,為居民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195人次,參與社區人民調解工作24宗。
航城組建工作組轉戰機場防疫一線
3月16日,航城街道為「嚴防輸入」,成立應對寶安國際機場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寶安守門人」一刻未停,又投入到機場防疫一線中。
從1月26日凌晨零時開始,航城街道在轄區廣深高速鶴洲口、機荷高速黃鶴口設立聯合檢疫站;從2月24日零時起,機荷高速黃鶴站增加出口8條車道聯合檢疫。截至3月15日零時,航城街道累計出動11530人次,檢查車輛116.6165萬輛,排查人員192.2603萬人,發現發熱人員69人並及時送發熱門診,圓滿完成交通聯合檢疫任務。
航城街道毗鄰寶安國際機場,是守衛深圳的前線陣地。據了解,航城街道應對寶安國際機場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共86名工作人員實行「一日三班」工作制度,每個班次由1名處級幹部、3名科級幹部及其他工作人員組成。同時根據工作科學指引,將機場作業現場劃分為登記造冊區、休息等候區、綜合辦公區三個區域,做好信息登記、人員轉運等後續防疫處置工作。
福海63名黨員幹部轉戰「空中大門」
日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輸入風險,福海街道緊急抽調63名黨員幹部,組成派駐寶安國際機場工作組,為守好深圳「空中大門」提供福海力量。
福海街道黨工委根據市、區統一部署安排,緊急抽調了63名黨員幹部組成派駐寶安機場工作組,並已於3月16日0時正式進駐機場工作。
據介紹,這支派駐機場工作組已在街道組建臨時黨支部,每次由兩名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分三班每班8小時,全天候24小時對境外來深旅客進行分流篩查和填表登記。福海街道黨工委委員潘樹榮主動請纓,擔任第一班,在機場連續工作18個小時,副調研員劉崢嶸臨危受命,立刻帶領派駐組成員趕赴機場。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工作組協助機場人員,登記旅遊信息數據,進行人員疏導,並將旅客送上去往目的地的車輛。截至發稿時,這支工作組已接待國際航班11班次,分流篩查和登記境外來深旅客500餘人。
新橋街道率先全面啟動
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
5家農貿市場將在7月底完工
新橋街道5家農貿市場將在7月底前實現「精裝修」。3月17日,新橋街道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社區、股份合作公司、市場改造主體召開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會議,率先全面啟動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新橋街道迅速貫徹落實區裡的統一部署,會議要求4月底前開工,7月底前完工,年底前完成街道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工作。
硬軟體「雙升級」
農貿市場改頭換面
新橋街道提早制定了《深圳市寶安區新橋街道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各市場方為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責任主體,政府給予適當補貼支持。升級改造對象為街道內所有從事農副產品、其他副食品經營的農產品市場,包括萬鮮市場、上東市場、新橋市場、萬豐市場、黃埔市場在內的5家農貿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萬鮮市場已開工啟動升級改造。
記者獲悉,一方面完善消防設施、供水供電設施、排水排汙設施、通風設施、衛生設施、信息化設施、經營設施、市場裝修、公共服務等硬體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提升市場經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智慧計量管理、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消費維權管理、誠信經營等相應管理制度。通過硬體升級改造、軟體規範提升「雙升級」,轄區農產品市場將迎來「改頭換面」。
對標深圳標
把昔日痛點變亮點
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是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重要一環,是提升城市品質和生活環境繞不過的彎。會上,街道辦事處主任宋德東要求新橋街道升級改造工作7月底前全部完工,並強調,要對標深圳標準,高質量做好設計、施工和驗收工作,把昔日「創文」的痛點打造成亮點,打造讓市民舒心的「菜籃子」工程。
記者獲悉,對市場主體而言,除了升級改造政策真金白銀的獎補,新橋街道還將聘請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為市場主體進行專業指導,以市級標準高規格開展設計規劃。在驗收時,街道將根據《深圳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建設與管理指引》,開展市場建設等級和管理星級認定。
會議同時強調,改造期間,街道城管、交通等各部門密切配合,全力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妥善在市場周邊劃定臨時經營場地和邊改造邊經營的交替施工等方式引導商戶,保障「菜籃子」「不掉鏈」,最大限度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以及減少商戶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