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關愛動物的 中國氣象 收錄於話題#微聊天30個
和/諧/自/然/安/然/歲/月
暴雨、洪澇、乾旱、冰災……
當氣象災害來襲
這個群體可謂「生死存亡」
它們不能自主運用科技避險
也沒有完備的搶險措施
只能憑藉自然天性和樸素方式
搏得一線生機
它們就是野生動物
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
野生動物對於
維繫生物多樣性、守護生態平衡的
關鍵作用不言而喻
因此,在氣象服務上
也值得我們傾注更多努力和關愛
湖北
今年汛期,受持續強降雨及上遊來水影響,長江湖北段水位持續上漲,7月底,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超過三分之二草場被淹沒,麋鹿棲息、採食均受到影響。湖北省氣象局利用衛星進行專題遙感監測,提供服務指導,保護區根據天氣和洪澇發展「階梯式」開展救助。
湖南
這是8月7日在東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治避難中心拍攝的麋鹿和飛鳥。
位於湖南省嶽陽市的東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治避難中心成立於2016年9月,佔地400餘畝,中心自建成後就承擔起東洞庭湖區域全部麋鹿的救援、醫治、康復和餵養任務。目前該中心共有14隻麋鹿正在接受救助。
江西
今年7月初以來,受強降水及長江上遊來水共同影響,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發生鄱陽湖流域超歷史大洪水。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受災嚴重,其所屬9個子湖泊及草洲全部被淹。這讓鄱陽湖越冬候鳥所依賴的食物生長受到較大影響。對此,江西林業部門採取在候鳥食物短缺時適當進行人工投食等五項措施,保障候鳥在鄱陽湖安全越冬。
「小眾」服務
更需「高精尖」
汛期頻發的暴雨洪澇影響野生動物生存事件,將「動物界的防災減災救災」推到人們眼前。從記者調查來看,氣象服務在其中的參與度還有待提高。在生態氣象服務這一大領域,面向野生動物保護的氣象服務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甚至有些「小眾」。然而,這項「小眾」服務的價值卻不小。
從長遠來看,不僅因為地球生態系統中人類與動物命運相關、休戚與共,也因為生態氣象保障服務高質量發展,必將帶來領域細分。生態氣象服務成熟化、專業化的標準之一,是從針對某一區域的綜合性、整體性服務,走向聚焦於某一生態環境類型、某一「小眾」領域的「精耕細作」。
是被動等待這一刻到來,還是從現在開始就磨礪自身、厚積薄發?
選擇後者,就意味著選擇了超前服務的意識和持之以恆的實踐。這要求氣象部門在做好預報預警等「常規動作」的同時先想一步:在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中,如何尋找氣象工作主動融入的發力點?對於已經湧現的需求能否具備與之配套的服務能力?服務對象是否存在尚待挖掘的需求空間?還有,是否需要建立一套長效機制保證理念和行動落地有聲?
全局之變或許有待社會合力,但己身之變卻可以從現在做起。
廣告
推薦閱讀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原標題:《當動物保護面對防災減災,氣象人能做點啥 | 微聊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