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天時 顆粒歸倉——河南氣象部門助力「三夏」紀實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王永慶 記者周愛春 通訊員張帆

  蠶老一時,麥熟一晌。小麥成熟期短,收穫的時間性強,天氣變化對小麥最終產量的影響極大。

  河南省氣象部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及時發布氣象預報預警服務信息,為各級政府科學部署夏收夏種工作、農民合理安排農事活動提供科學、及時、有效的氣象服務。

  準時赴約的氣象服務

  中原糧倉九成夏糧已經收穫。截至6月6日,河南省已收穫小麥7516萬畝,約佔種植面積的91%,機收率99%,麥收期間,中原大地有18萬臺馳騁在夏收現場。

  程小金是豫北新鄉人,人稱「老程」,說話做事透著幹練。老程今年53歲,已經從事「麥客」20多年。今年麥收開始後,他和老鄉組成「麥客」三人行,「出門在外,互相有個照應」。從平頂山到鶴壁,他們一路北上。「十來天,吃住在車上,加油站、飯店門口、樹底下,都可以睡一覺,辛苦是辛苦,但是有活幹能賺錢就行,好的時候一天能收割100畝麥子。」

  老程說,以前出門在外,很難提前知道每個地方的天氣情況,走到哪裡算哪裡,下雨了就歇著,干著急也沒辦法,出門就是為了賺錢,吃吃喝喝一天啥也不幹讓人心裡不是滋味。現在是每天都會收到農機局和氣象局聯合發的簡訊,哪裡需要收割機,哪裡天氣好,一清二楚。「只要機器不停,我們就有得賺。」老程笑著說。

  麥收期間,在河南境內參加麥收的跨區機收作業隊負責人、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市縣兩級參與跨區機收管理的農機系統工作人員、部分農機大戶等都能收到手機簡訊服務。

  簡訊服務的內容共有五類,包括整體麥收進度和當天主要麥收地區的收割進度和機車分布情況,不定時發布引導機車合理流動的機車調度信息,每天定時發布兩次各主要麥收地市的常規天氣預報,省、市氣象臺製作的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以及「三夏」專題氣象服務信息等。

  河南省農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更好地應對「三夏」期間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農機部門將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強化麥收信息通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引導收割機合理流動,同時對雨後搶收機械做好統籌安排,合理分配作業區域,確保麥收工作有序進行。

  晚到的氣象志願者

  對於沁陽市氣象局志願者程華來說,6月5日那天他們多少有些「失望」。當日,沁陽市氣象局組織志願者走進柏香鎮北尋村開展「三夏」現場氣象服務,任務之一就是把印製好的「三夏」氣象服務專報分發給田間地頭的農民以及農機手。

  根據河南省「三夏」氣象服務方案,各市縣氣象部門「三夏」期間組織氣象小分隊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諮詢服務,同時將天氣實況、天氣趨勢等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遞到田間地頭,讓農民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合理安排麥收作業。

  氣象志願者告訴農機手6月8日之後會有一次降雨過程,一定要合理安排收割計劃。「你們來晚了,我們手機上每天早晚都會收到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我們會根據預報及時調整收割計劃,趕在8號前收割結束。」正在休息的一位農機手說。

  在商丘市梁園區,氣象局技術人員6日中午來到精準扶貧點王樓鄉小壩村開展氣象服務。炙熱的太陽、機器的轟鳴聲、空中飛舞的麥秸碎末……無不證明著夏收的繁忙與辛苦。「現在的天氣預報很準很及時,我關注了氣象局的微信公眾號,每天發布氣象服務信息,看到預報說一直到6月8日都是好天氣,我這幾天基本沒怎麼歇過。」農機手崔強說,「每天可收50到60畝小麥,除去油費收割一畝地能賺30元左右,一個收穫季能賺幾萬塊。」

  早在5月29日,河南省氣象臺就在「三夏」專報中指出,6月8日前河南省大部地區多晴好天氣,建議各地抓住有利時機,及時收割、晾曬,同時積極搶墒播種秋作物。

  「我看了天氣預報說這幾天不會下雨,就趕緊聯繫收割機來收麥子。我家種的麥子品種好,收割完不用晾曬,直接就賣了。」柏香鎮北尋村村民譚保亮笑著說。

  為做好「三夏」期間氣象服務工作,河南省氣象局提前印發《2018年河南省氣象局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方案》。根據方案,河南氣象部門用「一張圖」解決問題,也就是根據夏收夏種進度、未來一周天氣對夏收和夏種影響分析,滾動製作農用天氣預報圖。這張圖標明了未來一周適宜收穫區、較適宜收穫區、不適宜收穫區以及未來一周適宜播種區、較適宜播種區、不適宜播種區等。同時,氣象部門還利用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手機應用等平臺,及時將「三夏」氣象服務信息發送到農機手、農戶手中。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天山南北「三夏」忙 顆粒歸倉保豐收
    □瓦力斯江·烏馬爾江攝三夏時節勞作忙,糧食穩產底氣足。從南到北,我區各地田間地頭,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三夏大戲」正在上演。由於氣候原因,南疆的小麥生產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而北疆地區正開鐮。今年出臺的一系列穩糧政策落實得如何、各地的「三夏」工作進展如何?記者連線了各地融媒體中心,請他們細說當地情況。
  • 科學搶天時保「三夏」 氣象服務在田間
    正值一年之中的第一個大忙農時,在南方,油菜收割、田間插秧馬不停蹄;在北方,麥穗成熟,各地紛紛喜開鐮。然而,這一時節,乾熱風、強對流、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如何更科學地搶奪「天時」,助農民一臂之力?各地氣象部門早已忙活起來。本期策劃聚焦「三夏」氣象服務,為您展現田間氣象服務的生動場景。
  • 【石榴雲縣融大連線 · 縣融聚焦】天山南北「三夏」忙 顆粒歸倉保...
    瓦力斯江·烏馬爾江攝  新疆日報訊(記者熱依達報導)三夏時節勞作忙,糧食穩產底氣足。從南到北,我區各地田間地頭,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三夏大戲」正在上演。由於氣候原因,南疆的小麥生產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而北疆地區正開鐮。2020年出臺的一系列穩糧政策落實得如何、各地的「三夏」工作進展如何?記者連線了各地融媒體中心,請他們細說當地情況。
  • 顆粒歸倉
    國慶來臨之際,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利用晴好天氣,發揮大機械優勢搶收糧食,確保顆粒歸倉。  建設中國食品專用大豆原料基地,提供優質、安全、綠色食品,北大荒集團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不斷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努力做到種好「中國糧食」,端好「中國飯碗」。
  • ——浙江氣象部門防禦7號颱風「蘇力」紀實
    抗擊「蘇力」築防線——浙江氣象部門防禦7號颱風「蘇力」紀實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3年07月17日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汪玲玲
  • ——河北氣象部門開展海洋氣象服務紀實
    近年來,河北省氣象部門依託唐山、秦皇島、滄州三個沿海城市,不斷加強海洋監測網和海洋氣象業務系統建設,利用智能網格預報「一張網」,實現面向港口、養殖、旅遊、生態等多種海洋氣象精細化專業產品的發布,助力河北沿海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
  • 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王茜偌 通訊員周愛春 孫毅博報導 5月22日,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工作正式啟動,中國氣象局發布2018年首份氣象服務專報。  中央氣象臺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郭安紅指出,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應避開降雨天氣,及時收穫、晾曬成熟小麥,並注意通風保存。北方小麥主產區要加強麥田後期管理,做好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防範和麥收各項準備工作。  依託智能網格預報,農用天氣預報目前實現了格點化、精細化、自動化。
  • 打響預報「發令槍」 ——氣象部門奮戰強降雨紀實
    通訊員 張倩 劉青竹 記者 周月桂 6月22日至7月2日,持續11天史上罕見強降雨,考驗著湖南汛期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在防汛減災的關鍵時刻,氣象部門打響預報「發令槍」。科學精準的氣象預報、及時的預警信息,為抗洪救災贏得了更多主動。
  • 北回歸線上的濃香——普洱咖啡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紀實
    工作人員深入基層調研了解咖啡種植氣象服務需求,建立起專業的氣象觀測系統和以「咖啡施肥氣象適宜度指標、咖啡採摘晾曬氣象適宜度指標、咖啡種植氣候適宜度指標、咖啡低溫災害預警指標」為主的咖啡氣象指標體系以及內容更加豐富、方式更加便捷的基於網站和手機APP的滇南咖啡氣象服務平臺。如今,普洱的咖啡氣象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並發揮出顯著效益。
  • 氣象部門提前「應汛」正當時
    3月10日,湖北省隨州市氣象局派出技術人員到齊星三陽光伏電場開展防雷檢測,檢測涉及95組光伏矩陣、95臺箱變和189臺逆變,共計4萬餘個檢測點,助力新能源企業復工復產。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車俊志報導13日當天,廣東省氣象局在中國氣象局視頻會後立即在全省開展動員,更提出汛期氣象服務自查工作要做到「慎獨」。所謂「慎獨」,就是自己查找問題,自己整改落實,不斷夯實各項準備工作。
  • ——浙江防汛防洪氣象服務紀實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曉晨  7月7日10時許,浙江省新安江水庫大壩開閘洩洪,巨大水流自閘門口噴湧而出,這是該水庫建成運行61年以來第7次開閘放水。  7月8日9時,根據新安江庫區水情雨情,水庫開啟9孔洩洪閘,這是其建成以來首次9孔全開洩洪。
  • 營口市氣象局獲評全國氣象部門創建模範機關標兵單位殊榮
    及時傳達貫徹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對氣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落實省氣象局保障遼寧振興發展中的各項工作部署,以局市籤署《共同推進營口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高水平保障營口振興》合作協議為推動,全方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基層黨建夯實有力,融入業務促發展。建立了支部書記屆滿輪換制度,總支委和支部委均由部門負責人擔任,以落實「一崗雙責」實現黨建與業務「雙促進」。
  • 連續96小時服務從未間斷——馬鞍山應對強降雨氣象服務紀實
    當晚,預報值班員緊盯雷達回波,21時50分發布雷雨大風黃色預警。7月1日凌晨3時30分,預報員在省氣象臺指導下,在降強雨來臨前,及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暴雨來勢洶洶,緊緊牽動著氣象人的心。1日早上6時,氣象業務人員調集氣象資料分析研判,雷達回波還在加強。8時,局長陸大春向市領導發去簡訊匯報雨情和降雨趨勢。
  • 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
    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 新華網河南頻道其中,糧食作物7600萬畝、油料作物1900萬畝、蔬菜瓜類1780萬畝。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2020-06-24 08:36:40來源: 河南日報
  • 河南長葛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早上八點,河南省長葛市坡胡鎮生態環境部門監察人員準時趕到臨時集中點,點名後隨機編組入村入戶,對轄區所有企業、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地毯式排查,這已經是專項行動的第六天集中。 「這次專項行動既是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大宣戰』,又是鼓勵全民參與汙染防治的『大動員』。把群眾當作『千裡眼』『順風耳』,當作生態保護的『同盟軍』,共同打一場汙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
  • 河南提出到2025年氣象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原標題:河南提出到2025年氣象邁入全國第一方陣記者13日從河南氣象部門獲悉,該省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氣象強省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提升氣象保障河南高質量發展水平,加快推進氣象強省建設。該《意見》在提升黃河流域氣象服務行業發展能力、提升黃河流域洪水防禦氣象保障能力、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氣象保障能力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