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96小時服務從未間斷——馬鞍山應對強降雨氣象服務紀實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黃玉鳳

  自7月1日凌晨起,安徽省馬鞍山市遭受今年入汛以來最強暴雨襲擊。6月30日20時至4日8時,全市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有48個雨量站超過300毫米,覆蓋面積為3351平方公裡(佔全市面積83%),18個雨量站超過400毫米,最大雨量達501毫米。面對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強降水,馬鞍山市氣象局幹部職工以高度的責任感及時開展各項服務工作。

  6月30日下午,馬鞍山市氣象臺預報24小時內全市有中雨,48小時內全市有暴雨。當晚,預報值班員緊盯雷達回波,21時50分發布雷雨大風黃色預警。7月1日凌晨3時30分,預報員在省氣象臺指導下,在降強雨來臨前,及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暴雨來勢洶洶,緊緊牽動著氣象人的心。1日早上6時,氣象業務人員調集氣象資料分析研判,雷達回波還在加強。8時,局長陸大春向市領導發去簡訊匯報雨情和降雨趨勢。8時51分,市委書記張曉麟致電陸大春,詳細詢問全市降雨實況及未來滁河流域降雨量,並慰問工作在一線的氣象幹部職工。9時,暴雨橙色預警被提升為紅色,市氣象局同時提升為三級應急響應,19時30分又提升為二級應急響應。響應狀態期間,局領導靠前指揮,全體人員取消休假堅守崗位,加強天氣監測和預警服務,全力投入到強降水氣象服務中去。

  市氣象臺每隔3小時滾動發布最新雨情實況及未來三小時短臨預報,天氣形勢不停變化,預報預警也及時訂正更新,暴雨黃色、橙色、紅色信號不停交替。一個個預警信號迅速對外發布,一份份服務材料被快速傳遞。10時,市氣象局製作發布《重大氣象信息專報》,提出未來三天全市仍有持續性強降雨,提醒有關部門防範強降雨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內澇、滑坡等次生災害,做好防大汛、抗大災各項工作。同時,第一時間通過電視、電臺、網絡、農村氣象預警廣播、電子顯示屏等多種渠道傳到市領導及各相關部門、各鎮領導和各村氣象信息員手中。

  市委、市政府根據這一重要信息,於1日下午召開防汛排澇調度會,全面部署防汛排澇工作。市委書記張曉麟在《重大氣象信息專報》上批示,要求氣象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啟動相應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科學調度,抓好落實,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7月1日晚,註定是個不眠之夜,黑夜如漆,暴雨如注。陸大春和副局長顏學生通宵調度指揮,會商、監測、預報預警緊張而有序進行著,24小時開展氣象服務。

  雨情、水情、險情、災情讓市領導高度關注,連夜的大暴雨已造成全市部分內河堤防發生漫溢、滑坡等險情。2日一早,陸大春就接到張曉麟書記的電話,詢問最新天氣實況及未來預報。7時,陸大春陪同張曉麟書記前往重災區和縣聶興圩檢查指導搶險救災工作。

  為調查災情,取得第一手資料,2日上午,市氣象影視中心深入和縣運糧河堤壩段實探險情。連續的強降水導致運糧河水位上漲,超警戒水位80釐米,出現近70米不同程度的塌方。因道路堵塞,交通中斷,市氣象影視中心工作人員步行三公裡到達受災現場,並連線中國氣象頻道直播搶險紀實節目。

  強降雨帶始終維持在江淮之間中南部和江南。降雨期間,市氣象局共製作6期《重大氣象信息專報》;每天3次滾動訂正趨勢預報,每3小時發布全市及周邊地區天氣實況及精細化預報;全市氣象部門共發布暴雨紅色預警19條,橙色預警26條,覆蓋全市黨政機關所有防汛責任人;每天與市國土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風險等級預報,與市政處電話會商城市內澇等級預報,每天向市領導報告雨情和天氣形勢。奮戰在一線的馬鞍山氣象人連續96小時氣象服務從未間斷。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颱風來臨96小時——海河防總防範「利奇馬」紀實
    會後,為切實壓實防汛工作職責,做好「利奇馬」防禦工作,海河防總迅速向流域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下發《海河防總關於做好第9號颱風「利奇馬」防禦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有針對性地安排部署,有效防範應對流域強降雨過程。
  • 河北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已覆蓋全省6502公裡高速公路
    河北新聞網9月29日訊(田薇)從今天下午召開的氣象工作服務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省氣象局圍繞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努力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解析度、針對性和時效性,目前,河北省已構建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和技術體系,0-72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1小時、1公裡,72-240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3小時、5公裡,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
  • 黃土高坡120小時——甘肅省慶陽市持續性暴雨氣象服務側記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韓晶 楊麗傑 趙玉娟 記者 於仕琪這是一場持久戰——大雨,大暴雨!在黃土高坡,甘肅省慶陽市強降雨從8月3日持續至7日凌晨。這是一場攻堅戰——暴雨預警從藍色一路升級至紅色,地質災害和中小河流氣象風險預警不斷更新,短時強降水提示及時發布,小時雨情實時共享,給「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增添了一些「不尋常」。將近5天時間,慶陽全市累計降水量兩個站超過200毫米,18站超過100毫米,出現42站次短時強降雨,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合水東關,達251.5毫米。
  • ——浙江防汛防洪氣象服務紀實
    作為省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省防指)專家組成員,4日就已入駐新安江電廠的氣象服務首席馬辛宇,緊盯雷達回波圖絲毫不敢放鬆,後續雨情水情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洩洪的時間和流量,給出科學合理的氣象決策意見是壓力,也是責任!  「預判」雨情 為精準施策提供堅實服務保障  入梅以來,浙江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偏多四成。
  • ——河北氣象部門開展海洋氣象服務紀實
    當天,應運輸公司請求,曹妃甸區氣象臺啟動全過程專項服務方案,助力運輸公司在惡劣天氣中搶抓時間窗口期,順利完成船載原油卸載作業。  「預警信息的提前量、雷暴雲團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對我們卸油作業太重要了。安全生產離不開氣象預報!」油田的一位調度人員說。
  • 雲南抗震救災氣象服務深入災區一線
    雲南省氣象局副局長楊明和昭通市氣象局局長張成穩深入彝良縣看望慰問災區職工,召開緊急會議,全力做好抗震救災氣象保障服務和公眾氣象服務工作。  目前,昭通市氣象局取消全部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各項工作運行正常,全力做好抗震救災氣象保障服務和災情上報、宣傳等工作。昭通市氣象局在地震災害發生後,立即啟動重大自然災害(地震)三級應急響應命令,並根據災情的發展升級為二級響應命令。
  • 北回歸線上的濃香——普洱咖啡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紀實
    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切的還有普洱氣象工作者。2013年12月,經普洱市編辦批覆,在普洱市氣象局成立了咖啡氣象服務中心;次年1月,雲南省氣象局又批准在市氣象局成立滇南咖啡氣象服務示範中心(以下統稱咖啡中心),承擔起普洱、紅河、文山、西雙版納、玉溪5個州市咖啡氣象服務。此後,普洱市氣象局的「咖啡經」正式起筆。
  • 【氣象快訊】烏海市氣象局全力做好重汙染天氣 應對氣象服務
    市氣象局立即啟動重汙染天氣氣象保障服務應急響應,進入應急響應工作狀態。 要求各科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根據《烏海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烏海市氣象局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實施方案》要求,做好可能出現的重汙染天氣預報服務工作
  • 追蹤暴雨 蘆山氣象人的72小時
    及時捕捉大暴雨行蹤、減少災害損失,蘆山氣象人積極應對,與大暴雨展開了一場72小時不間斷追蹤戰。  「預計從19日晚上開始,蘆山縣將有一次區域大雨天氣過程,局地有暴雨。」8月18日上午,省、市、縣三級天氣會商正在緊張進行。會商結束後,蘆山縣氣象臺陷入一片寂靜,鴉雀無聲。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履職盡責 為全球提供精準預報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齊丹 記者 吳鵬今年3月,熱帶風暴「伊代」襲擊莫三比克,帶來風暴、強降雨天氣和洪澇災害,將莫三比克變為一片汪洋,當地基礎設施全部癱瘓,大量村莊被洪水整體淹沒,這也是南半球最嚴重的災難之一。
  • 促「晉」發展 守護平安——山西防災減災氣象服務保障工作紀實
    會議結束不到兩個小時,暴雨如約而至。6日凌晨,值班室電話鈴聲響起,大石頭村委附近發生坍塌,「搶險人員正在疏散周邊居民,現在急需降水預報,判斷坍塌是否繼續發生。」一份增加了坍塌區域未來雨勢分析及措施建議的雨情分析報告被迅速送至指揮部。「氣象預報顯示雨勢將逐漸減弱,無需大面積撤離周邊居民。」指揮長做出判斷。
  • 新疆氣象測繪聯手 共建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
    新疆氣象測繪聯手 共建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1年08月17日15:27
  • 新宏通用航空氣象服務系統——新宏氣象APP
    (新宏氣象PRO)推送精品通用航空氣象服務產品,提供特色通用航空氣象服務。,雷同仿製率較高,航空尤其是通用航空領域所需的專業氣象服務平臺和APP應用幾乎空白。北京新宏高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專注於航空領域專業化、個性化氣象服務解決方案,瞄準軍用、民用、通用航空等飛行活動特點和氣象服務需求,特別是通用航空低空環境、慢速目視飛行、受天氣地形影響嚴重等特點,與頂尖科研院所攜手攻關,採用全球細網格數值預報、衛星雷達高頻次監測、自動站加密觀測等多元傳感器技術,建立一套完備的區域/航路/機場終端區航空天氣實況/監測/預報產品體系,獨家推出以航空氣象服務為側重點的專業版新宏氣象
  • 疫情應對滿意+優質醫療服務觸手可及
    調查結果顯示: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九成以上被訪者對我區疫情應對工作表示滿意。疫情防控措施改變了百姓的生活習慣,五成以上被訪者表示習慣戴口罩、勤洗手,八成被訪者表示願意接種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在「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方面,我區已基本普及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主要集中在掛號、諮詢、支付等環節,「網際網路+」醫療在提升就診效率,便捷程度方面優勢明顯。
  • 廣東氣象服務社會化的探索與思考
    2009—2012年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氣象服務總體滿意度連續四年列我省40個政府公共服務部門中前4位。在利用省市電臺發布各類氣象信息外,各級臺站普遍與當地電臺建立起了電臺連線播報氣象信息,特別是颱風影響期間,每小時加密廣播颱風最新動態,有效指引了海上漁民防禦颱風。開展天氣微博氣象話題活動。
  • 氣象服務之航空篇
    今天終於聊到氣象服務了,傳說中美國商業氣象服務規模1600億美元,歐洲2600億美元,而中國才剛剛開始!(對氣象監測和天氣預報發展有興趣的同志,請移步:氣象監測,有多精密!和 天氣預報:從玄學到科學)。氣象服務涉及各行各業,今天就從航空氣象開始吧!
  • 讓黨旗光芒在每個預報服務崗位上閃亮——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氣象服務室黨支部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中國氣象事業70周年重要指示和對當前防汛救災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對基於影響和多災種風險的決策氣象服務、天氣過程服務總結評估、科普宣傳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要求黨員將政治意識落實到本職工作實效上、體現在日常言行中。
  • ——記氣象部門2015年汛期氣象服務準備工作
    同時,在氣象、住建等部門的聯合推進下,目前全國已有102個城市修訂完成暴雨強度公式。  信息發布:新系統、新探索讓傳播更規範、更快捷  「今年5月,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將正式運行。屆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遞給各政府部門、公眾的時間,將實現由小時級到分鐘級的轉變。」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業務科技處處長裴順強介紹道。
  • 【省氣象局】氣象:主動服務在路上
    看看氣象服務」  「農業墒情如何,是否該播種?問問氣象服務」  「想公路自駕,不知道半路會不會有雨雪天?按照「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注重實效,協同推進,強化預警,服務社會」的原則,共同開展公路氣象專業觀測網建設。通過各種手段廣泛發布交通氣象信息,為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提供重大交通氣象災害保障與決策服務產品。
  • 航天科工自動氣象站為珠峰高程測量提供氣象數據服務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下屬航天新氣象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氣象站,在珠峰大本營提供氣象數據服務。這套設備安裝以來,24小時不間斷的實時提供氣象數據服務,測量珠峰大本營附近氣象要素。珠峰氣象狀況變化劇烈,風的變化是「小時」級,23所自動氣象站每10分鐘提供一組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相對溼度等要素數據,為氣象部門進行珠峰高程測量氣象保障與現場氣象精細化預報及服務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