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韓晶 楊麗傑 趙玉娟 記者 於仕琪
這是一場持久戰——大雨,大暴雨!在黃土高坡,甘肅省慶陽市強降雨從8月3日持續至7日凌晨。
這是一場攻堅戰——暴雨預警從藍色一路升級至紅色,地質災害和中小河流氣象風險預警不斷更新,短時強降水提示及時發布,小時雨情實時共享,給「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增添了一些「不尋常」。
將近5天時間,慶陽全市累計降水量兩個站超過200毫米,18站超過100毫米,出現42站次短時強降雨,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合水東關,達251.5毫米。此次降雨過程強度強、時間長、雨量大,氣象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扛起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責任擔當。
監測精密 實現即時叫應
這場來勢洶洶的持續性強降水過程,在氣象部門的「預料」之中。在暴雨來臨前一周,慶陽市氣象臺在「一周決策氣象服務天氣提示」中對此次強降雨做出明確提示。
8月2日,正值周日,一次明顯的強降雨過程「呼之欲出」。慶陽市氣象臺臺長路亞奇組織值班預報員對此次過程開展天氣會商,由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不穩定性和颱風「黑格比」登陸等影響,預報模式意見並不統一,降水量級和落區仍很難精準把握。
「局地累計雨量可能要超過200毫米!這將創歷史極值,該不該堅持我們的結論?」3日8時,市氣象臺再次進行加密會商,一場預報員的頭腦風暴即刻展開。經認真研判、仔細分析,最終「相信自己!畫落區、發專報!」的指令吹響了雨戰的號角。
降雨過程還未開始,市氣象臺統籌部署,對每個預報員工作進行定位分工,明確了3日至7日強降雨氣象作戰圖,等待戰鬥打響之時實現即時叫應、及時行動。
緊盯雨情 築牢安全防線
驚雷,轟然炸響!暴雨,傾盆而至!天空仿佛被捅破了一個窟窿,豆大的雨點猛烈地砸向窗戶,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
在市氣象臺值班室內,大家各司其職,分析天氣形勢、統計雨情、發布預警信號……嚴峻的形勢讓每一位氣象工作者繃緊神經。大家密切協作,緊盯強回波的移動路徑,回波移動到哪裡,預警服務就跟到哪裡。
30毫米、50毫米、100毫米、160毫米……區域自動站的累計雨量數值不斷被刷新。隨著雨勢增強,預報預警級別隨之升高,這場與強降雨的戰役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
「重點關注合水及華池部分鄉鎮,通知相關縣氣象局嚴密監測。」市氣象局局長王璡說。氣象臺值班工作人員迅速響應,一條條預警信息、雨情快報不斷通過綠色通道發送至政府決策部門、氣象信息員、災害監測員。
8月6日21時,柔和的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格外明亮。
經過這場硬仗,慶陽市氣象工作者用120小時的付出堅守到黃土高坡的雨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