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4 07:38 |錢江晚報
資料圖
《黃土高坡》《血染的風採》《對你的愛越深就越來越心痛》……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歌曾唱遍大江南北。
8月22日,這些經典作品的創作者、著名音樂人蘇越因膽囊癌去世,享年63歲。
這位才子的離去,在華語音樂圈引發了不小的震動,包括高曉松、杭天琪等在內的多位音樂人,都在微博上對蘇越表達了追思之情。
如今,回溯他的一生,前半生的才華橫溢,到後半生的身陷囹圄,令人嗟嘆。
87版《紅樓夢》晴雯是他前妻
也是演唱《黃土高坡》的第一人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52歲的杭州人老羅,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黃土高坡》時的場景,「差不多1988年還是1989年的樣子,電視裡凡是像樣點的晚會,都會有人唱這首歌。」
當時,蘇越33歲,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在1986年就寫好了這首歌,但一直沒有勇氣發表。後來,還是安雯鼓勵他,並率先唱了《黃土高坡》。那時,安雯因出演87版《紅樓夢》中的晴雯,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也讓《黃土高坡》迅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成為內地樂壇被女歌手們翻唱得最多的一首歌。
《黃土高坡》的誕生,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陳哲已經寫好了詞,而且已經譜了一個版本的曲,蘇越聽了後說「這歌詞不錯,曲一般,要不我來試試」。後來陳哲也同意了,就讓蘇越放手寫,最後誰的曲好就用誰的,這才誕生了這首經典作品。
蘇越才華橫溢,但他的音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因為做音樂無法養活自己,蘇越做過建築工人,賣過紅薯,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終於考進總政歌舞團。
1987年,蘇越決定前往日本進修音樂,雖然當時已經小有名氣,但還是窮得叮噹響。要知道,當時《血染的風採》只賣了36元,《黃土高坡》賣了76元。兩年後,《黃土高坡》在香港得了大獎,蘇越還是靠朋友資助的旅費,獨自去香港領了獎。
樂評人科爾沁夫告訴記者,在內地樂壇,蘇越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創作的風格很多元化,而且旋律好,這也是為什麼他寫的那麼多歌,都能被廣為傳唱。」
帶有民族元素的作品,是蘇越創作的一大特點,像《黃土高坡》裡表達的那種豪氣、開闊甚至帶點蒼茫的感覺,就是當時所謂「西北風」音樂(借用西方流行音樂器樂編排的同時,加入大量中國民歌的元素)最典型的氣質。而《血染的風採》《熱血頌》等正能量的歌曲,也是蘇越的一大擅長,「對旋律的精準拿捏,總能讓你聽得熱血賁張。」科爾沁夫說。
正兒八經的流行歌曲,蘇越也是信手拈來,當時黃格選原唱的《對你的愛越深就越來越心痛》,後經由張學友翻唱而大紅,這也是張學友第一次採用內地音樂人的曲。
後來成為蘇越妻子的安雯,也有另一首歌,是當年的點播熱曲,就是蘇越為她寫的《月滿西樓》,婉約而古典。兩人的感情在演藝圈也堪稱佳話。
曾引領流行音樂風向
卻一步踏錯身陷囹圄
朋友眼中的蘇越,儒雅、睿智,還是一個非常願意分享自己的資源、提攜後輩的人。
彭激揚曾是杭州著名的DJ、主持人,也是蘇越生前的好友。1993年他們第一次見面認識,是蘇越帶著黃格選來杭州做歌友會。
據彭激揚回憶,那次歌友會放在教工路上的一個歌舞廳,當時因場地問題,自己和黃格選產生了一些分歧。臨開場前,藝人死活不願意上臺。當時作為黃格選老闆的蘇越,表現得很冷靜,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對黃格選說「你趕緊先上臺,其他問題唱完再說」,成功化解了尷尬。
「除了寫歌,他其實很有推廣頭腦,算是內地樂壇流行歌手包裝的第一人。」彭激揚評價。換句話說,就是一個眼光非常準、又包裝有道的「伯樂」。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越從日本回來後,成為中國推行歌手籤約制的第一人。
像大陸最早的偶像組合「兄弟」(楚奇楚童),還有高楓、謝東、黃格選、張行、酒井法子等人,都是蘇越一手推起來的。
蘇越深知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1992年,包裝黃格選的時候,蘇越還讓安雯在家拿著話筒扮演記者,反覆演練「採訪」黃格選,教他如何面對媒體。可以說,蘇越是當時帶領中國流行音樂產業的先行者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才華與能力並重的人,卻因一步走錯,讓人生急轉直下。
2000年以後,蘇越打算在電視劇行業大幹一場,有傳聞稱他在2004年到2005年間,一共投進去三四個億。誰知市場風雲驟變,他投拍的電視劇大量滯銷,公司出現上億虧空。
最後,蘇越鋌而走險,偽造承接北京奧運會演出活動的資格,籤了假合同,詐騙金額高達5746萬餘元,最終判刑15年。
曾有媒體披露,蘇越在看守所內一直堅持寫歌,還教授看守所內的未成年人唱歌。
蘇越被捕後,安雯曾「賣房救夫」,並復出賺錢還債。前天她最先在微博上公布蘇越離世的消息,總共打了41個流淚的表情,並配文「今生至此緣了,愛過無悔無求……」
一個金曲傍身的音樂才子,一個中國流行音樂的先行者和推動者,他的故事,至此燙下了句號。
(原標題:《一生跌宕,這般落幕 但內地流行音樂發展,繞不開他》作者:陳宇浩 編輯:李攀)
1535067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