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坡紅土地質公園:黃土高原的奇異風景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從柳林縣城沿柳石線驅車約40分鐘,便可到達黑馬坡紅土地質公園,在碧綠湖水的掩映下,兩邊嶙峋的山巒顯得十分豔麗。

黑馬坡紅土地質公園,位於呂梁山西麓的柳林縣留譽鎮高家山村,地處北緯37度11分,東經110度56分附近,平均海拔約1100米。境內不大的區域內,山高坡陡,一層層、一片片的山巒,密集呈現出梁、峁、溝、柱、崖等各類齊全的黃土地貌景觀。特別是境內深厚的典型三趾馬紅土與化石,景觀奇特,土柱林立,延綿起伏,姿態萬千。隨著光照、角度的不同,呈現出的色彩也是千差萬別,似漣漪、似年輪、又似火焰,數百萬年的風、流水和時間雕琢而成的奇妙世界。

其黃土剖面帶,具有典型的黃土地質地貌景觀。剖面出露清楚、地層連續完整。黃土-古土壤系列地層高達百餘米,不間斷地層美觀、清晰、分明,記錄了當地、當時不同冰期、間冰期的氣候環境,以及沙塵暴、冬夏季風活動的變化,直接、間接地反映了該地氣候與環境的變遷。黃土-古土壤層發現有規律性分布的鈣結核層、多種動植物遺存。

黑馬坡山高、溝深、比降大,在一個小的區域內,密集地呈現出梁、峁、溝、柱、崖等各類齊全的黃土地貌景觀,是科學考察、科普教育、影視拍攝、繪畫寫生的絕佳之處,是不可多得的黃土-古土壤層系列典型地質體,是一處特殊的黃土地質景觀遺蹟,被專家評價為具有典型黃土剖面和紅土地質地貌景觀,堪稱黃土高原上的地質奇觀。

有遊客遊覽後留言:再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像這裡,能讓你可以暫時忘記喧囂和煩惱,閒步山間林旁、坐在溪邊、看著鴨子戲水、拾一顆隨處可見的野鴨蛋,真有陶淵明筆下那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之意境,即便不是黃髮垂髫,依然可以怡然自樂!(王鳳雲\圖)

(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雪後初霽的黃土高原
    當日,位於黃土高原的陝西省榆林市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雪後初霽,美景如畫。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總面積37平方公裡,厚重的黃土層歷經千百年風雨的衝刷,形成了奇特的地貌景觀,令人嘆為觀止,成為人們旅遊、攝影的好去處。
  • 隰縣黃土是寶藏!山西省新增一處國家級地質公園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申芯瑞報導: 3月26日,從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傳來消息,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同意江蘇鹽城大縱湖國家溼地公園等40處國家級自然公園新建和範圍調整的通知》,授予隰縣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資格,至此我省國家級地質公園增至11處。
  • 位於陝西省的黃土地質公園,背朝黃土的景色,傳承旅遊文化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看,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的景色特別的美麗。首先,我們來說說這個公園的形成,本身這裡的溝谷就比較的陡峭,每一層的土壤都特別的清晰可見,主要是以黃土地貌為主,比如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黃土洞,黃土橋,來到這裡就可以想像到這裡的居民,都非常的純樸可愛,像黃土一樣紮實,既然這裡是以黃土為主要景觀,那麼它的顏色從遠處看,一定是土黃色,也展現了北方特有的顏色。
  • 地質地球所揭示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黃土/古土壤序列的磁性特徵
    地質地球所揭示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黃土/古土壤序列的磁性特徵 2015-02-02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特提斯研究中心博士生胡鵬翔及其導師劉青松研究員同其他合作者首次對同時期黃土高原中部和青藏高原東部川西黃土沉積進行了多領域交叉研究和對比研究
  • 揭開黃土高原形成之謎,平息170多年黃土成因之爭 | 劉東生院士與「新風成說」
    黃土高原是中國的四大高原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面積最大的黃土區。而關於黃土是怎麼形成的?這是無數地質工作者在研究黃土的道路上無法逾越的問題。在劉東生提出「新風成說」之前,已經有多種關於黃土成因的學說。
  • 黃土高原的黃土從哪裡來?
    雄偉壯麗的黃土高原綿亙千裡的景象蔚為壯觀,幾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一代偉人毛澤東曾在此發出「江山如此多嬌」的感嘆。人們在讚嘆之餘,不禁要問: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到底來自何處呢?
  • 奇異火山地貌、獨特自然風景——遊火山地質公園
    1/寫在前面的話語 走進火山公園,能看的山全都是火山,而且每一座火山都是休眠中的活火山。據說,最近一次噴發與現在相隔7000年。火山地質公園有兩個巨大的火山口,分別是大空山和小空山。 爬山高高的樓梯,也可以騎馬上去,上去幹嘛呢?目的就是看坑。
  • 陝西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開園 具科學、生態價值
    9月30日,陝西榆陽區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建成開園,向社會開放。榆林市政協副主席、榆陽區委書記苗豐和陝西省林業局一級巡視員唐周懷為公園主碑揭碑。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的建成,是陝西榆陽加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文化旅遊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最新成果,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大民生工程。榆陽區將以地質公園開園為新起點,從公園核心區向輻射區拓展延伸,豐富景區景點內涵、促進業態升級,高標準、高質量創建國家級地質公園、5A級旅遊景區。
  • 滑坡是陝西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如何防治?
    陝西黃土分布極為廣泛,黃土滑坡是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陝西關中及北部均被黃土大面積連續覆蓋。典型黃土在外荷作用下會發生顯著附加下沉變形的工程特性,以及在雨水作用下經常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黃土高原黃土並非來自中亞沙漠
    黃土高原的黃土來自哪裡?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聶軍勝教授等人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黃土高原的黃土主要來自黃河,而非中亞沙漠;黃土高原儲存了黃河從青藏高原東北部搬運來的細顆粒物質。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因此,理解黃河的演化及其泥沙來源具有重要價值。但是地學界對這些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 黃土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當1964年希夏邦馬科考中在不可能的高處發現高山櫟化石,劉東生前瞻性提出青藏高原隆升新課題時,或許在高原自身演化和第四紀環境地質之外並未考慮太多吧!  回望中國黃土研究一路走來,內容與方向歷經嬗變:自19世紀德國科學家李希霍芬在中國之行中首次提及黃土,後有中外學者安特生、德日進、楊鍾健,都還把它視為地質現象和認知對象;新中國成立之初,竺可楨先生力主黃土調研,推動國家開展「黃河中遊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項目,起因在於黃河之所以黃河、70%以上泥沙來自黃土高原,出於黃河治理、水土保持、興利除患的考量,當屬應用科學研究範疇
  • 劉東生院士:揭開黃土形成之謎,平息170多年黃土成因之爭
    黃土高原是中國的四大高原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面積最大的黃土區。而關於黃土是怎麼形成的?這是無數地質工作者在研究黃土的道路上無法逾越的問題。在劉東生提出「新風成說」之前,已經有多種關於黃土成因的學說。例如,帕林諾夫認為黃土是洪積形成的,張伯聲教授認為黃土是湖相沉積的產物,楊傑先生認為黃土是河流衝擊形成的,一些蘇聯學者認為黃土是石灰巖風化後殘積形成的。
  • 民族聚居的地方,地形奇異的風景,擁有世界最高大橋的高原
    林立的石化藝術,蜿蜒的梯田景象,險峻的地勢,是這個美麗高原的容顏。不似南方的嬌小的夢裡水鄉的悠閒,也不是像黃土高原上那豪邁的身姿,更不像青藏高原的高峻,處於中國西南地方的雲貴高原是很有個性的存在,是位於西南的人們個性的化身。
  • 大美青海,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丹霞地貌如此美
    這次的主題:夏天到了,許多人打算去大西北旅行,尤其是那些風景獨特的國家森林公園,這次要介紹的青海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是個好地方,一起來看看吧!這些日裡,廣東各地的氣溫都在30度以上,許多城市都非常炎熱,相關的熱門景點也相繼被開發出來,不少愛好旅遊的人開始計劃五一出遊,尤其是北上,比如大西北。說到大西北,也許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青藏高原。
  • 安芷生:破解黃土高原氣候環境變化「密碼」
    榮獲2019年度陝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緣於他在全球環境變化、大氣顆粒物汙染控制、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越,特別是在黃土高原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創新性研究,對我國西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修復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為西部和陝西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陝西耀州照金丹霞地質公園開園迎客
    新華網西安7月27日電(記者梁愛平、劉瀟)陝西省耀州照金丹霞地質公園26日在銅川市耀州區開園迎客,這是陝西省第九個省級以上地質公園。
  • 黃土高原上的黃土
    黃土高原,許多人並未去過,對其的直觀印象大都停留在千溝萬壑,沙塵漫天,乾旱至極的固有印象中。多年來每每與身邊的朋友聊天,總會問,你們哪有沙漠嗎,你們那是不是很缺水……一連串的類似問題,一時使我也有些困惑,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從何而來?至今仍在爭論不休!
    北京中山公園裡,有一個社稷壇,壇上裝飾著五色土,由青、 黃、白、赤、黑五種顏色的土壤鑲嵌而成。這是我們祖先對我國土壤分布的粗略分類。這五種土,居中的是黃土,這是中華民族起源之地——黃河流域廣泛分布的一種土壤。我國是黃土分布最廣的一個國家。黃土,色黃褐,實際上是顆粒均勻的、砂粉質的黃色塵土物質,一般由易溶解的鹽類和鈣質結合組成,比較鬆散,遇水後極易崩解。
  • 玄奇幻象-黃土高原之土來源
    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集中區,因此我國成為了世界上黃王分布廣泛的地區。粗大的石塊殘留在原地成為「戈壁」,較細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區,聚成片片沙漠,細小的粉沙和黏土,則繼續向東南飄散,當風力減弱或遇秦嶺山地的阻攔便停積下來,經過幾十萬年的堆積就形成了浩瀚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經過了物源的形成、搬運分選及堆積成土三個前後相因的歷史階段,因此它的形成是經歷了幾百萬年的地質綜合作用。
  • 飽覽黃土高原震撼心靈的風景,領略三晉大地、八百裡秦川壯美景色
    2.重磅推出陝西、山西兩省穿越線路,飽覽黃土高原震撼心靈的風景。 3.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下黃河一壺收,體會黃河的壯闊與柔情。 4.徒步波浪谷與水上丹霞,撫摸時光的紋路。 5.唱起悠揚婉轉的信天遊,打起腰鼓跳起來,深度體驗陝北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