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坡,打開嗓門大聲唱,當一回豪邁陝北人

2021-01-08 天天愛旅遊365

一座城,曾引無數有識志士朝聖般湧入

猶如 中國 「麥加 」,東方「耶路撒冷 」

一座城,曾被冠寫一連串紅色符號

在前行的歷史長河中璀璨奪目,熠熠生輝

這裡不僅有磅礴黃河雙絕:壺口和乾坤灣

還有網紅秘境雙谷:雨岔和波浪谷~

這裡就是延安,紅色中國的搖籃!

今期,讓我們走進延安~

感受關於這座城的紅色熱度

追往昔歲月崢嶸,感受不朽的傳奇時光!

小眾秘境:驚豔朋友圈的視覺盛宴

光影迷宮雨岔,中國的羚羊峽谷

這裡是攝影愛好者魂牽夢縈的天堂

不同角度的光線

讓峽谷呈現各種絕妙的神奇光影

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恍如置身國外~

百轉千回的波浪谷

數百米寬的紅砂巖巍然屹立

水中丹霞線條凸顯,一圈圈、一層層

像大河湧出的長長波浪

像大海捲起的深深漩渦

走在這炫酷的波浪谷裡

就如同步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

壯美的景觀無處不在

完全可以媲美美國的波浪谷

冰瀑映彩虹

飛躍黃河冰凌柱倒掛在壺口瀑布兩岸的巖石陡壁上

陽光閃爍,彩虹飄忽其間

或呈長虹臥波,或呈虹橋飛架

像皇冠一樣的耀眼~

天造地設的乾坤灣

被棕褐、草綠、暗綠群峰所環繞

黃河在這裡拐了一個320度S大彎

水中央的大山像河裡漂浮著的巨大帽子

滾滾黃河水流淌其間

有氣吞山河之勢!

隱秘的角落——榆林

塞上碑林紅石峽

紅巖對峙,崖東石窟如篩眼

相繼牽連,清水穿壁過

曲徑通幽,東西石刻印滿目

筆力雄健、挺勁!

萬裡長城第一臺鎮北臺

臺之各層均青磚包砌,依山踞險

居高臨下,控南北咽喉,鎖長城要口

是古時重要的關隘和軍事瞭望臺!

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

這是電視劇《龍嶺迷窟》取景地

這裡萬溝巨壑,山水交融

大漠與高原同在,邊牆與古剎相依,村落與寨堡相偎

粗獷赤色的黃土溝壑和沙漠河源

閃爍著纏綿柔韌的淳樸

塞上明珠當屬榆溪!

號稱榆林的「母親河」

長城在此穿峽而過

榆溪河為邊塞之地帶來了江南獨有的柔美神韻~

在延安,那長滿故事的窯洞

朝聖聖地棗園

園林式革命紀念地,又名「延園」

被稱為「延安時期的中南海」

曾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機關舊址

也是革命領導人的故居!

看眼帘中古樸的土方以及窯洞

在歲月的洗禮下傷痕累累

回憶那段崢嶸的歲月~

一孔孔窯洞、一張張老照片

都在訴說著老一輩革命家當年艱苦的生活

星星點點的燭光,照亮了革命前進的道路

心中不由地生出敬佩之心

知難而上,方可苦盡甘來啊!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一個遺址一個故事

一處輝煌一段精神

如果說,延安主宰了中國革命的走向

那麼窯洞,必定孕育出更艱苦奮鬥的精神!

老正宗的陝北味兒,濃濃黃土高坡情

Cosplay打腰鼓

頭系羊毛巾、腰結紅綢帶

鼓系腰間,兩手執槌敲

打出對黃土高原的摯熱之情

感受黃土高坡特有的豪情壯志!

在全國唯一的聲音博物館

陝北民歌博物館

聽一首首民歌

感受其中珍藏的不同文化~

蒼茫的黃土高原

磅礴豪邁的華陰老腔、熱情奔放安塞腰鼓、庭院式窯洞院落~

升騰著屬於人間煙火的生機與活力

一首《黃土高坡》把黃土高原唱入人心

現在就親自感受它豪情奔放的氣質

踏上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坡

打開嗓門,大聲唱出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當一回豪邁陝北人!

相關焦點

  • 陝北民歌丨唱出了人民的苦樂和愛憎,也是追求幸福的心靈的吶喊!
    黃土地上,一種獨特的音樂形式唱出了陝北人民的苦樂和愛憎,反映了新的社會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時也使各種體裁具有了新的意義。山丹丹花開紅豔豔~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句話,有沒有跟著唱出來,沒錯,今天小遊講的就是陝北民歌!記得小遊小學時還代表學校去參加了民歌比賽,賽後老師告訴我們,被選上去市裡比賽。那個高興的啊,等了又等,也沒等來去市裡參加比賽。
  • 陝北窯洞,黃土高原的精靈
    土質鬆軟的黃土經過長期的流水侵蝕,在黃土高原形成了溝壑連綿的壯美景觀。黃土高原長期的人類破壞導致植被覆蓋率較低,使得當地建築缺乏建築用材和取暖用材。2.地形: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形崎嶇,平地少。3.土壤性質:黃土土層深厚,土壤結構緊密,直立性好,適於鑿挖。先民們因地制宜,創製了這種居住方式。
  • 黃土高原上的百靈鳥,把陝北民歌帶到世界,卻不忘初心嫁15年初戀
    2007年,王二妮攜一曲純淨自然的陝北民歌參加《星光大道》,獲得很多觀眾的喜愛,成功挺進全國總決賽,她完全自然純樸的嗓音,清麗空靈的唱腔,將陝北廣袤大地的熱情質樸展現的淋漓盡致,她把家鄉的美唱給了全國人民,唱到了全世界。
  • 《黃土高坡》曲作者蘇越去世 記得那陣西北風嗎
    資料圖 《黃土高坡》《血染的風採》《對你的愛越深就越來越心痛》……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歌曾唱遍大江南北。87版《紅樓夢》晴雯是他前妻也是演唱《黃土高坡》的第一人「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52歲的杭州人老羅,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黃土高坡》時的場景,「差不多1988年還是1989年的樣子,電視裡凡是像樣點的晚會,都會有人唱這首歌
  • 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有多大多高?
    說到黃土高原,大家一定會想起三十多前那首火遍全國的《黃土高坡》,歌詞略如下: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照著我窯洞曬著我的胳膊,還有我的牛跟著我。……留下我一望無際唱著歌,還有身邊這條黃河。」很多人對黃土高原的印象其實就來源於這首歌。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地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包括哪些省份?
    黃土高原從名稱上來看,我們就知道擁有非常多的「黃土」,黃土高原也因有深厚的黃土層而出名,黃土高原黃土層的平均厚度在50至80米之間,最後的地方可以達到150米以上,對於這些黃土的來源,科學家普遍傾向於「風成說」,也就是由風力作用帶來並沉積在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的形成是在風力沉積和地殼抬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黃土高原地處我國的第二級階梯,面積十分廣闊,總面積達64萬平方千米。
  • 陝西旅遊攻略:陝北榆林黃土高坡的景色
    陝西分為三部分,陝北,陝南,關中 而陝北包含榆林和延安,現在我們就來說說榆林。的美譽 來榆林玩,那麼第一站可以去榆林靖邊龍洲丹霞地貌 去哪裡體味黃土的魅力
  • 【網絡媒體走轉改】再見,黃土高坡
    央廣網陝西10月1日消息(記者 王啟慧) 昔日裡,人們對陝西的固有印象不外乎是頭上綁著白頭巾揮汗如雨耕作的農民、黃土高坡、土窯。但現在當你走進這座城市,你將意外地發現,老陝落後貧窮的「黃土高原」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陝西省吳起縣是長徵勝利結束的落腳點,也是中國革命的新起點。
  • 黃土高坡上的「星星之火」:「小民宿」「助燃」陝北「綠色大產業」
    延安市寶塔區河莊坪鎮井家灣村民宿院落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居住形式,也積澱了陝北等地古老的本地文化。像樊先生一樣,為過一把「窯洞」癮,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這五口窯洞,有40多年的歷史了,作過學校,住過知青,現在以民宿的形式『活』了下來,也算是一種傳承吧。」趙四民宿的老闆趙四娃指著院落裡的窯洞侃侃而談。
  • 黃土高原對陝西有什麼用呢?堪稱「蓄水池」給陝西帶來哪些好處?
    如果你喜歡音樂,沒準兒會想到:「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下掛過。「那其實上面提到這些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觸,所以說陝西這位特點十足的同學,並不會因為他坐在中國這個班級最中間的位置而被大家所遺忘。可是現如今的大家都被北上廣這幾位同學那耀眼的光芒所吸引了。今天侃侃君就和大家去細細品味一下陝西的妹子,咱們先來了解一下陝西的大致情況:面積20萬平方公裡,人口3876萬。
  • 陝北和陝南的差異性:黃河與漢江不同系,黃土高原和秦嶺不同脈
    北部是陝北黃土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區。而陝北和陝南這一南一北的兩大區域,就像荷葉餅一樣,把關中這塊「肉」給夾在了中間。但是,這兩塊荷葉餅卻不是一模一樣的,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有差異性。陝北主要地貌是由風沙草灘區、黃土丘陵溝壑區、梁狀低山丘陵區三大類組成;陝南主要秦嶺山區、大巴山山區、漢江谷地三大類組成。由此可見,受地形地貌的影響,陝北的水汽蒸發量比陝南大了不少。除此之外,陝北約佔到了陝西省土地面積的45%,陝南約佔到了陝西省土地面積的36%。雖然陝北面積足夠大,但是陝北的植被覆蓋率遠低於陝南,換言之陝北的滲水量遠高於陝南。
  • 陝北黃土飲食文化,你了解多少?
    黃土高原的農耕文化 有兩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畜牧業發達, 牛羊多,尤以羊多; 二是黃土地最適宜種五穀雜糧 由此自然形成了 陝北黃土飲食文化的 肉食以羊肉為主
  • 黃土高原不單指陝北,橫跨七個省
    都知道黃土高原是四大高原之一,但是知曉黃土高原屬於哪個省的人卻很少。四大高原中其他三個的名稱都與省份名字或者省份簡稱有關,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從字面描述上就可以看出大概的省份所屬,即便不是完全擁有,也肯定佔據大部分。而黃土高原這個名字相比於其他三個字面意思就沒那麼好了。
  • 上海精緻廚娘實力解鎖陝北羊肉「新姿勢」 優酷《大地私宴》邀您來嘗
    在大家的印象中,陝北的黃土高坡自帶一種天蒼蒼野茫茫的粗獷。但事實上,這裡是名副其實的美食之城,很多傳統美食不但美味,做工也十分精緻,讓人眼前一亮。看由浦發銀行信用卡特約播出、飛豬旅行行業贊助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大地私宴》,跟隨上海最精緻私宴廚娘汪姐走進陝北榆林的黃土高原,找尋陝北傳統菜式中的珍饈佳餚,並為觀眾打造一桌別具一格的黃土之宴。
  • 「黃土高原」的成因和「黃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
    黃土高原和黃土地貌黃土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範圍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古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位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黃土高原最大的特色,就是表層覆蓋有厚厚的黃土土層,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而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分布區,總面積可達64萬平方千米。
  • 黃土高原並非陝北獨有:鹹陽、渭南、銅川境內都有黃土高原地貌
    鹹陽永壽境內黃土高原地貌眾所周知,我國有四大高原,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另外三座高原分別是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以及黃土高原。其中黃土高原作為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由此可見,關於對黃土高原的地理認知,並不是我們通常想到的某片區域「陝北」或是某個位置「延安」。
  • 再訪永明煤礦:記錄黃土高坡上煤礦工人的溫暖生活
    永明煤礦的地理位置獨特,它處在陝北黃土高原的中心,被溝壑縱聯的群山環環圍繞。從煤礦到最近的子長縣,驅車也要半個多小時,員工購買生活用品、看病十分麻煩......10個月後,2020年11月,閃電新聞記者再次來到永明煤礦。這一次,記者在這裡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 讓長江穿越秦嶺,讓漢江水滋潤陝北黃土高原
    讓長江水穿越秦嶺山,讓漢江滋潤陝北黃土高原,聽起來像在夢裡一樣,就像人類歷史上開通京杭大運河和鑄造萬裡長城一樣,是那麼的令人難以置信!但是正在建設的引漢濟渭工程的目的就是要優化配置關中與陝北的水資源,讓黃土高原得到長江水的滋潤。想必,秦嶺的巍峨是大家所熟悉的,她橫亙祖國南北兩岸,把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引漢濟渭工程就是在秦嶺山開闢一條輸水隧道,全長98.3公裡。這樣重大的國家水利項目並不多見,但它的意圖相當明確,就是要融會貫通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它的戰略性站位在我看來絕不亞於三峽工程。
  • 原汁原味的陝北民歌特別好聽,就是有點費煙,來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先前那些民族的雜居,不同血緣的不斷融合重組,都給陝北民歌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幾千年的崢嶸歲月,數不清的戰爭在這片黃土地上打響,數以萬計的人或者遷徙,或者離開。這裡,既有原有居民與南來移民的融合,更有長城外不同民族的匯流,這些都不同程度地推動了陝北民歌風格的形成與發展。近代時期,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的社會性質也發生了變化,陝北民歌也有了一些反帝反封建的鬥爭色彩。
  • 西安周邊精華自駕路線,53公裡穿越黃土高坡,邂逅神秘人文風景
    實際上我走了一趟旬馬公路,當時只覺得路好、人少、風光大美,準備寫遊記給大家推薦,查詢資料才發現原來它還曾經有過「陝西最美」的榮譽。旬邑位於鹹陽市之北,古稱為「豳」,秦封邑,漢置縣,是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小城。來旬邑旅遊之前,我對這裡的印象只是幾個著名的人文景點,如唐家大院、紅色馬欄紀念館、秦直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