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啟動

2021-01-15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王茜偌 通訊員周愛春 孫毅博報導 5月22日,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工作正式啟動,中國氣象局發布2018年首份氣象服務專報。

  據悉,今年夏收夏種總體進度正常,預計江漢、江淮大部、黃淮西部冬小麥成熟收穫期集中在5月下旬;華北南部、黃淮東部冬小麥將於6月上旬成熟。

  中央氣象臺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郭安紅指出,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應避開降雨天氣,及時收穫、晾曬成熟小麥,並注意通風保存。北方小麥主產區要加強麥田後期管理,做好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防範和麥收各項準備工作。

  依託智能網格預報,農用天氣預報目前實現了格點化、精細化、自動化。今年「三夏」期間,中央氣象臺將每周製作兩期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通過電視、網站等向公眾、行業發布;中央氣象臺官方APP今年首次增加夏收夏種專題服務欄目。

  在全國各地,氣象服務因地制宜紮實推進。河南前期降水較多,抓住晴好天氣及時搶收尤為重要。河南省氣象臺滾動製作農用天氣預報圖,將未來一周收穫區和播種區的適宜程度集中在一張圖上展示,並提出針對性建議;通過網站、微博、微信、APP等將服務產品發送給農機手、農戶。雲南仍處於農事最繁忙的季節,該省氣候中心將科研成果應用於夏收夏種氣象服務,通過實行多項標準、規範,提高服務規範化水平。依託「智慧氣象」平臺建設,服務產品通過雲南高原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網站及APP等渠道發布,增強了服務時效性。安徽氣象部門加強精細化天氣監測和預報分析,配合省農委及時做好天氣影響評估、信息發布和工作調度建議;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機手,通過業務平臺編發服務簡訊,製作「農機通」手機報。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又是一個豐收年,夏收夏種工作圓滿結束!
    三夏以來,農業農村局堅持以服務「三夏」為宗旨,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麥收中的主力軍作用,確保小麥適時收穫,顆粒歸倉。今年我縣小麥種植面積20.9萬畝,經過10多天的突擊搶收,至6月23日,夏收工作已經結束,小麥單產好於去年,接近常年,預計平均產量500公斤,又是一個豐收年。小麥市場價格約為1.1元/市斤。
  • 科學搶天時保「三夏」 氣象服務在田間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徐輝 記者 劉慶忠  六月初的鄂北,麥浪滾滾,一臺臺收割機往來穿梭,夏收夏種,一派繁忙。  在今年麥收期間,遇有雷雨、大風和冰雹等高影響天氣時,襄陽市氣象局可通過手機簡訊提前三天向全市5000多個種糧大戶、新型農業合作社等發布麥收服務信息,及時提供天氣預報預警信息。襄陽以及谷城、棗陽、襄州、宜城等地還組建了氣象服務小分隊,分赴田間地頭,將服務材料送到農民手中;與襄陽市廣播電視臺合作,及時通過「綠色通道」發布夏收夏種氣象信息。
  • 搶天時 顆粒歸倉——河南氣象部門助力「三夏」紀實
    河南省氣象部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及時發布氣象預報預警服務信息,為各級政府科學部署夏收夏種工作、農民合理安排農事活動提供科學、及時、有效的氣象服務。  準時赴約的氣象服務  中原糧倉九成夏糧已經收穫。
  • 合作得好,才能服務得好——江蘇省宿遷市氣象為農服務側記
    圖為2015年6月30日氣象人員為宿遷市湖濱新區農墾集團糧食生產基地提供夏種氣象服務。8%的沙子是肉雞增重的最佳比例」「大棚番茄在秋季易發青枯病,可選用72%農用鏈黴素澆根防治……」  宿遷市氣象服務中心主任王文清正在準備發送今天的氣象為農服務簡訊。
  • 氣象局:全國秋收秋種農業氣象服務13日正式啟動
    9月13日,今年第一份《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傳往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部門。中央氣象臺農業氣象專家毛留喜說,秋收秋種期間一旦出現對秋收作物產量形成、秋收秋種進度有明顯影響的連陰雨、霜凍、寒露風等的農業氣象災害時,將提前發出預警,並加密服務頻次,提供逐日服務。    9月10日至10月20日,是我國秋收秋種的主要時段。
  • 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啟動 中央氣象臺發布首期專報
    3月5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第一期《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標誌著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正式啟動。氣象部門強化監測預報,針對春耕春播期間的天氣形勢開展針對性服務,為農業生產及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 阜陽夏收工作已基本結束 小麥收購價1.18元/市斤
    阜陽夏收結束 小麥收購價1.18元/市斤 「午收以來,我們結合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了『服務三農創先進、抓好夏收當先鋒』主題活動,對全縣小麥搶收實行全覆蓋服務。」潁上縣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各鄉鎮組織了黨員突擊隊、機收服務隊、青年團員志願隊,對五保特困戶等弱勢群體進行特別扶助,做好小麥優先收割搶收工作,保證困難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
  • 冬奧會河北賽區航空氣象服務保障系統建設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亞男 通訊員馬洵 路曉琳報導近日,由河北省氣象部門承擔的2022年冬奧會河北賽區航空氣象服務保障系統項目建設正式啟動。該項目將通過對山區複雜地形條件下,氣象要素對直升機起降、飛機結冰、飛行顛簸等影響開展專項研究,旨在提供針對性產品,服務賽事期間的直升機救援、通用航空飛行,保障運動員安全。直升機是野外緊急救援中最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在冬奧會雪上項目比賽場地遠離城市、山地地形複雜的客觀條件下,保障直升機飛行是確保第一時間將受傷運動員送醫救治的關鍵。
  • 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
    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 新華網河南頻道其中,糧食作物7600萬畝、油料作物1900萬畝、蔬菜瓜類1780萬畝。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2020-06-24 08:36:40來源: 河南日報
  • 雲南巧家縣發生5級地震 氣象部門啟動應急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塗曉鳴 鄭洪 蔣璐報導 5月18日21時47分,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小河鎮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7.18度、東經103.16度。地震發生後,昭通市氣象局迅速與巧家縣氣象局和魯甸縣氣象局聯繫核實相關情況,部署抗震救災氣象服務工作。
  • 2020年全國流域氣象服務工作研討會召開
    12月3日,2020年全國流域氣象服務工作研討會在湖北宜昌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流域氣象服務工作成效和經驗,謀劃「十四五」流域氣象服務工作。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出席會議。
  • 全國歷史氣象記錄檔案在線查詢系統上線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通訊員餘予報導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獲悉,近日,「全國歷史氣象記錄檔案在線查詢系統」已在國家氣象業務內網(http://idata.cma)上線服務,用戶可通過該系統查詢地面氣象觀測簿、月報表、自記記錄報表等多項由紙質報表整理而成的圖像文件
  • 精細化氣象服務保障全國冬季運動會開幕式
    ·精彩吉林」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這裡成功上演。第十二屆冬運會安保部副部長孫武巖告訴中國氣象報記者,感謝氣象部門的精細化服務!我們三天前就收到了開幕式的天氣預報,早上又看到了天氣實況和場館預報。今天的一切都有條不紊、非常順利!
  • 氣象精細服務農業病蟲害防治
    結合去冬的氣候特點,中國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毛留喜認為,目前的小麥抽穗揚花期正是赤黴病防治的重要窗口期。  旱生蟲、溼生病。乾旱的氣候容易引發蟲害,而過溼的天氣則有利於病害發生。中央氣象臺加強會商及時啟動赤黴病防治服務,安徽、河南等小麥主產區氣象部門先後進入特別工作狀態,加強精細化監測預報,增強農業病蟲害防控的預見性和精準度。  戰場「情報官」 打響防治「遊擊戰」  「晴天見花打、陰天見穗打、雨前搶先打、雨停馬上打、齊穗就能打,小麥赤黴病的首選防治方案就是在抽穗揚花期打藥。」
  • 全國領先的智能育秧碼垛機器人 在建德率先投入使用
    夏收夏種本是種糧大戶們最繁忙的時節,隨著「藏糧於技」戰略的實施,全自動育秧、水稻精量直播、同步側深施肥等一項項技術出現田間地頭,讓農戶省工省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豐產和豐收。水稻種子通過浸泡、甩幹後再裝入機器中,智能顯示屏上按下按鈕,機器啟動,從自動落盤、撒底土、智能撒種到最後的自動疊盤中間幾個環節全部實現自動化。朗學淵是建德市大同鎮助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技術總監,由育秧中心統一購種,統一育秧的秧苗長勢健壯、出苗率整齊,為糧食安全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數據顯示,智能化育秧技術比傳統育秧方式的出秧率提高40%到50%,水稻的畝產預計將增加15%以上。
  • 二十五個省份氣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 全力應對今冬最強寒潮
    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及時啟動和調整應急響應,形成部門合力。截至29日17時,全國已有25個省級氣象部門啟動寒潮相關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與聯動會商,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 民航氣象中心增設國際航路氣象服務崗位
    為應對火山活動及其火山灰雲對我國航空的影響,使相關單位能夠及時掌握和全面了解火山噴發和火山灰的情況,民航氣象中心積極開展工作,用各種渠道收集全球火山活動的信息,開發火山灰諮詢信息預警軟體,及時發布關於火山灰的服務專報。
  • 全國僅7家!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獲AAA級最高等級評價
    日前,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對氣候資源評估機構進行2020年第二期的信用評價,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參加並榮獲氣候資源評估機構最高等級AAA級證書資質。全國僅有7家氣候資源評估機構獲AAA最高信用等級。
  • 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示範項目啟動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瑾 通訊員李佰平報導 6月24日至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航空氣象示範項目(AvRDP)啟動會在上海市氣象局召開。世界氣象組織官員、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項目科學委員會成員、中國氣象局和中國民用航空局的領導、專家等參加了項目啟動會。  航空氣象示範項目是世界氣象組織的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推動的一項航空氣象專項研究示範項目,它在全球不同的區域中選取了多家具有典型氣候特點的機場,旨在提高短臨預報技術和中尺度數值模式在新一代航空導航系統中的應用,為航空氣象用戶提供更好的氣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