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啟動 中央氣象臺發布首期專報

2021-01-07 中國氣象局

  3月5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第一期《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標誌著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正式啟動。氣象部門強化監測預報,針對春耕春播期間的天氣形勢開展針對性服務,為農業生產及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全國春耕春播將於3月至4月全面展開,預計華南中北部、雲南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部3月上中旬進入春播期,江南、江漢、江淮、西南地區大部和新疆南部春播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新疆北部、東北地區大部、華北、黃淮等地春播期在4月中下旬,東北地區東部和西部及北部的部分山地農區春播期在5月上旬。

  中央氣象臺預計,3月6日至9日,華南北部仍多陰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且日平均氣溫低於12℃,不利於早稻播種育秧;10日起,華南大部天氣轉晴,利於春播順利開展。西北地區東部未來一周氣溫偏高,利於土壤化凍和春小麥播種。建議華南春播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抓住降雨間歇搶晴播種早稻;已播種的地區加強早稻秧田管理,確保秧苗正常生長,同時加強對已出苗春玉米和露地蔬菜等作物的水肥管理。四川盆地東部、雲南等地及時進行一季稻浸種催芽,確保實時播種。西北地區東部春播區根據土壤化凍情況,做好春耕整地保墒和春小麥播種工作。

隨著氣溫回升,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農民搶抓農時春耕春種。圖為3月5日山亭區寨子村農民播種土豆。圖∕李宗憲 文∕張琳琳

  2月下旬以來,華南南部陰雨寡照不利於早稻播種育秧;西北地區東部水熱適宜,總體利於春耕備播。

  受低溫陰雨寡照天氣影響,廣西糖料甘蔗的糖分比去年偏低0.1%至1.44%,而且崇左、來賓等地的糖料甘蔗砍收進度偏慢,影響春植甘蔗種植,全區春種糖料甘蔗的面積同比去年減少111.33萬畝。對此,廣西氣象部門建議糖業企業科學制訂糖料甘蔗砍榨計劃,搶抓春植甘蔗種植季節。

  日前,重慶中西部及東北部海拔400米以下地區進入備耕播種階段,部分農田已經開始播種。重慶市氣象局進一步強化與農委、供銷等部門合作,不斷豐富當地支柱產業的專家知識庫,通過重慶市農業氣象精細化智能服務平臺,把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氣象實況等精細化服務產品直接推送給農業大戶。

 

重慶市銅梁區侶奉鎮農民翻耕菜地準備移栽菜苗。圖文/羅先猛

  隨著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江西早稻播種呈現出明顯提早的新特點,進賢縣、鄱陽縣等多地種植戶在3月中旬就已開始播種早稻,比傳統種植時間提早了10至20天。針對這一特點,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提早啟動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在組織服務人員走訪調研的同時,提前15天將服務專報送到種植大戶手中。

  與常年相比,今年湖北的低溫寡照天氣導致設施蔬菜移栽期推遲半個月以上,設施蔬菜育苗的成本增加。另外,氣溫偏低導致小龍蝦目前仍處於洞穴越冬階段,覓食等活動明顯推遲,預計上市時間將推遲10天以上。針對需求,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已開展蝦稻綜合種養氣象服務,對魚蝦等投苗、養殖、捕撈等進行氣象預測服務,指導漁民生產。

  (黃彬 李森 李林紅 陳琛 劉慶忠 陸豔)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氣象局:全國秋收秋種農業氣象服務13日正式啟動
    9月13日,今年第一份《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傳往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部門。中央氣象臺農業氣象專家毛留喜說,秋收秋種期間一旦出現對秋收作物產量形成、秋收秋種進度有明顯影響的連陰雨、霜凍、寒露風等的農業氣象災害時,將提前發出預警,並加密服務頻次,提供逐日服務。    9月10日至10月20日,是我國秋收秋種的主要時段。
  • 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王茜偌 通訊員周愛春 孫毅博報導 5月22日,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工作正式啟動,中國氣象局發布2018年首份氣象服務專報。  中央氣象臺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郭安紅指出,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應避開降雨天氣,及時收穫、晾曬成熟小麥,並注意通風保存。北方小麥主產區要加強麥田後期管理,做好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防範和麥收各項準備工作。  依託智能網格預報,農用天氣預報目前實現了格點化、精細化、自動化。
  • 新疆2018年4月下旬天氣預報及春播期間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春播期間氣象條件南疆接近常年和去年,北疆差於常年、接近去年,對北疆春耕春播進度影響較大。目前春播工作處於末期,4月下旬的降溫降水及沙塵天氣對喜溫作物播種及苗期生長略有影響,各地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作物出苗情況,及時採取相應田間管理措施。
  • 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最高預警,多地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
    針對即將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跨年寒潮」,中央氣象臺已經啟動最高級別的寒潮橙色預警。2020年12月28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橙色預警稱,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春運天氣
    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馬傑和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高工姚鳴明。  專家: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 馬傑  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高工 姚鳴明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佳 王若嘉 新華網記者 郝多
  • 二十五個省份氣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 全力應對今冬最強寒潮
    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及時啟動和調整應急響應,形成部門合力。截至29日17時,全國已有25個省級氣象部門啟動寒潮相關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與聯動會商,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 中央氣象臺啟動定量降水預報極大值預報業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寅報導 4月15日,中央氣象臺啟動了在定量降水預報產品中預報並標註雨區中心極大值的工作。此項業務在2014年主汛期到來之前開展,將有效提升中央氣象臺定量降水預報的精細化水平,有針對性地滿足用戶需求,並為決策服務和專業化氣象預報等提供參考。
  • 「中央氣象臺」決策服務手機應用軟體上線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胡爭光報導日前,由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決策服務移動APP建設小組研發,主要面向決策領導和一線決策服務人員的手機應用軟體「中央氣象臺」安卓(Android)版、iOS版正式上線。為進一步加強氣象現代化、信息化建設,國家氣象中心踐行智慧氣象「普惠的氣象服務」和「持續的創新」的內涵,著力提升大數據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在專業天氣預報服務業務中應用的能力,有效提高國省決策服務分析指導水平,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決策服務移動APP建設小組於2016年2月啟動軟體開發計劃,工作組由來自系統室研發人員、決策服務室決策服務人員組成。
  • 我國多地氣溫或創入冬新低 氣象部門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於1月6日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周密部署服務保障工作,抓實抓細各項舉措。從1月4日起,中央氣象臺滾動報送重大氣象信息專報,緊密跟蹤此次天氣過程,做好預報預警和影響分析。5日至6日,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以及海上大風黃色預警。同時,製作發布全國農業氣象影響預報與評估產品,分析寒潮天氣給多地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採取應對措施提供支撐。
  • 讓黨旗光芒在每個預報服務崗位上閃亮——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6月2日至7月19日,中央氣象臺累計發布暴雨預警48天。131期!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6月2日至7月23日,中央氣象臺發布氣象風險預警131期。……江河告急!汛情緊急!受持續性降雨影響,我國多地江河湖泊水位超警戒,當前全國防汛救災形勢十分嚴峻。
  • 中央氣象臺啟動中尺度產品應急業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藍渝報導 8月10日至12日,西南地區迎來系統性降雨過程,給雲南魯甸震區救援工作帶來不利影響。針對此次過程,中央氣象臺自8月10日起啟動了震區中尺度過程滾動分析與短臨預報應急業務,全力支持災區預報工作。
  • ——中央氣象臺氣象導航業務建設邁上新臺階
    船長提到的「定海神針」,就是中央氣象臺於2019年7月11日「中國航海日」發布,我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船舶信息服務與監控系統並舉、船端與岸端導航業務系統一體化的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系統。1984年,中央氣象臺專業預報科開始研究氣象導航技術;1992年,創建北京環球氣象導航中心,正式開展導航業務。進入21世紀以來,因為中國氣象局海洋氣象業務布局調整以及市場萎縮等原因,我國船舶氣象導航業務量逐年下降。國內遠洋船舶氣象導航服務市場逐漸為國外公司所壟斷。
  • 中央氣象臺NMC新版網站發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胡爭光 宋文彬報導 3月23日,中央氣象臺NMC新版網站(NMC 3.0)發布。該網站定位為國內最權威的國家級天氣預報預警服務產品發布渠道,是中國氣象局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的國際窗口,是對全國3000餘個下級臺站、氣象機構進行專業業務指導的網絡化平臺。新版網站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充分體現國家級天氣預報發布渠道的綜合、權威、精準、智能、易用特點。
  • 氣象精細服務農業病蟲害防治
    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由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農氣提示,如同一聲「發令槍」,拉開從南到北針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攻堅戰。  氣象「瞭望塔」 助春耕「奪天時」  「今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
  • 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分管辦公室、計劃財務處;聯繫生態和農業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中國氣象局災害監測預警評估中心)和預報系統開放實驗室。   工作職責    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是科技型的社會基礎性公益事業單位
  • 聯合訪談: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高考天氣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趙慧霞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賈敏 實習記者盧健  攝影:盧健  6月7日-8日全國降水量預報圖。  記者:針對高考,氣象部門都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考生可以通過什麼渠道全面地了解當地天氣呢?
  • 農業農村部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 冬小麥赤黴病防治氣象條件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 通訊員李森報導4月3日,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今年第一期《冬小麥赤黴病防治氣象條件預報》,在央視《新聞聯播》後播出的《天氣預報》節目播出,提醒江漢、江淮南部冬小麥進入赤黴病預防關鍵期,須抓住晴好天氣及時噴藥。
  • 各地各部門加強監測預報服務迎戰「蘇力」
    寧波市氣象臺於12日9時發布了海上防臺警報,12日12時啟動了防颱風Ⅳ級應急響應,寧波市氣象服務中心與高速交警聯合發布高速交通氣象預警信息,提醒高速車輛及時關注實時交通管制措施,行駛中控制車速保持車距。    寧波市海事、交通、水利、旅遊等部門各司其職,根據氣象預警信息,相繼開展「蘇力」應對防禦工作。
  • ——中央氣象臺強化船舶氣象導航能力建設
    「本月已服務航次96,上月累計服務航次109;當前服務中的船舶為75艘,在航61艘,在港14艘……」11月27日,在中央氣象臺氣象導航崗位的電腦屏幕上,一系列數據清晰可見。
  • 精細化氣象服務保障全國冬季運動會開幕式
    ·精彩吉林」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這裡成功上演。應急指揮車既能在現場進行觀測,發揮多要素的自動氣象站、雷達監測作用,又能發揮應急車通訊功能,及時與市氣象臺、省氣象臺可進行可視會商,還可以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現場服務系統軟體實現現場製作、列印天氣預報,直接送至組委會成員手中,不但在今天的開幕式,而且在整個冬運會服務中都將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