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陳丹 通訊員佟津 李成業 張曉霞
2012年1月3日20時,冰雪夢幻的光影演繹、吉林特色的文化展示、高超精湛的冰上技藝……在吉林省長春五環體育館內1800平方米的全冰面舞臺上展示著,以「夢幻冰雪·精彩吉林」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這裡成功上演。
體育館-後臺
舞臺上是飄雪的童話世界,但後臺的安保部卻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第十二屆冬運會安保部副部長孫武巖告訴中國氣象報記者,感謝氣象部門的精細化服務!我們三天前就收到了開幕式的天氣預報,早上又看到了天氣實況和場館預報。今天的一切都有條不紊、非常順利!
在化妝等候區,參加冬運會團體演出的長春師範學院的學生王欣告訴記者,他們不僅收到了氣象局的天氣預報,還有專門的氣象服務手冊,「晚上開幕式結束後也是零下20多度,我們根據建議及時增添了衣物,這對我們17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來說,氣象服務真是很貼心。」
「我今天一進體育場,就看到了通道旁的電子顯示屏,上面有天氣預報實況和溫馨提示,感覺心裡很溫暖。」哈爾濱的一名冰上運動員也湊過來說到。
體育場內-氣象應急車
和暖流湧動、萬人沸騰的館內不同,氣象部門的應急指揮車傲然地堅守在寒冷寂靜的體育場裡。
「我們早上8點就過來啦。」駐守在現場的工作人員楊志東說,「應急車的作用可不能小覷,在現場發揮著重要的傳輸作用。應急指揮車既能在現場進行觀測,發揮多要素的自動氣象站、雷達監測作用,又能發揮應急車通訊功能,及時與市氣象臺、省氣象臺可進行可視會商,還可以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現場服務系統軟體實現現場製作、列印天氣預報,直接送至組委會成員手中,不但在今天的開幕式,而且在整個冬運會服務中都將大展拳腳」。
「要保障開幕式圓滿成功,與我們建立的全省精細化預報系統是分不開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新引進了國內先進的峰值超過6萬億/秒的高性能並行計算機系統,新建了DLP大屏幕預報預警實時分析監控系統,建立了時空解析度為3公裡和1小時,實效60小時的全省精細化預報系統。這些都為十二冬精細化氣象保障服務奠定了基礎」。
省氣象局-會商指揮室
開幕式夢幻冰雪的演出還在持續,省氣象局第十二屆冬運會氣象服務領導小組組長趙國強卻絲毫未感到放鬆,此時他正坐在會商指揮室,密切監視雷達回波和衛星雲圖。「開幕式還沒有結束,剩下的時間裡新情況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趙國強提醒著身邊的工作人員。其實他知道,為了保障開幕式的順利舉行,大家都繃緊了神經。
4個小時前,趙國強組織吉林省氣象臺、長春市氣象局以及氣象部門駐開幕式現場工作人員進行了短暫的會商。12小時前,氣象部門向省市主要領導和賽事組委會報送了開幕式氣象服務專報,提供當天逐3小時長春市天氣情況趨勢、天氣形勢對開幕式籌備和舉辦活動的影響分析,為市領導和組委會提供決策參考。
4天前,吉林省氣象部門對長春、吉林歷年1月1日至15日氣候特點、災害性天氣頻次等條件進行了詳細分析,對2012年1月1日至15日長春、吉林兩市是氣象條件進行了預測,給十二冬會組委會提供了詳盡的「冬運會賽區氣候條件分析及天氣趨勢預測」材料。
9天前,長春市氣象局、吉林市氣象局開始每天兩次滾動發布「未來24小時逐3小時精細化預報和未來48-72小時逐12小時天氣預報」,分析天氣對賽事活動的影響。
13天前,長春市氣象局聯合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共同研製了「長春市氣象局氣象災害預警發布終端」,並將顯示屏分別安裝到「十二冬會」長春賽區指揮中心和五環體育館館內,開闢了新的信息傳播途徑。
15天前,氣象人在雪上賽事比賽場地北大壺安裝了1套固態降水觀測設備、8套臨時自動觀測站(布置在每個賽道起終點),並配備了可視會商設備。
17天前,「吉林省第十二屆全國冬運會氣象服務網站」正式投入運行,網站分為外網和內網兩種,外網面向公眾開放,內容包括天氣實況、天氣預報、衛星雲圖、雷達圖像、氣象信息、場館預報、交通和旅遊預報等等,內網還增加了各種數值預報產品,方便全省氣象部門和應急車連接內網查看和進行現場氣象服務。
22天前,吉林省氣象部門建立了「十二冬會」氣象服務直接用戶群,包括運動員、組委會和管理人員、政府部門、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公眾和旅遊者等,群用戶可通過傳真、郵箱、專題網站、QQ群、微博、手機簡訊、報紙、電視、廣播、電話熱線以及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等方式等直接收到各類服務產品。
12天前、17天前、18天前、24天前,吉林省氣象部門組織了四次大規模、全方位的聯合演練。針對指導預報產品製作和下發流程、氣象服務產品的製作和發布流程、實況信息的探測和傳輸流程,以及現場應急氣象服務工作流程都進行了演練。
「開幕式的圓滿成功離不開氣象部門的精細化服務,感謝氣象部門的辛苦付出!」開幕式剛剛結束,第十二屆冬運會組委會盧副秘書長就親自打電話來致謝。
(責任編輯:毛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