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冬奧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以下簡稱:課題)啟動會在北京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氣象局科技發展處、北京市氣象臺、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北京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家氣象中心的領導專家及墨跡天氣VP程倩、技術VP黃耀海出席啟動儀式現場,共同探討課題相關工作的開展進程。
據悉,該課題是基於2022年北京冬奧對天氣服務要求更加精準的需求開展的,由北京市科委給予立項支持,墨跡天氣牽頭,聯合北京市氣象臺及北京大學共同負責整個課題的研究內容、技術方案設計與實施,旨在提升針對冬奧賽區/賽道的精細化預報準確率水平。
從左到右依次為:墨跡天氣技術VP/課題負責人 黃耀海、北京氣象臺首席 張迎新、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董彬
對氣象條件要求苛刻 冬奧會比賽也需要"看天"
事實上,冬奧會賽時的氣象條件是賽事成功舉辦的關鍵因素之一。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奧會受氣象條件影響更大,風速風力、氣溫降雪等氣象條件不僅直接影響著運動員的技術發揮,也會關係到運動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於冬季賽場的極端天氣的預報至關重要。由於此次冬奧會是中國首次舉辦世界級的冬季體育賽事,此前國內在冬季,特別是山區複雜地形條件下氣象精細化服務技術方面的研究和相關經驗都較為欠缺,尤其是針對局地小氣候特徵明顯的延慶及張家口賽區,目前的預報產品的精細化程度以及預報準確性有待進一步加強。為此,此次墨跡天氣聯合北京市氣象臺、北京大學開展"冬奧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對冬奧賽事的氣象服務有著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由墨跡天氣牽頭的"冬奧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將以提高預報準確率為核心,提升賽事氣象預報針對性、時效性及精細化程度,實現要素預報客觀訂正和極端天氣系統的相似識別。同時在北京和張家口奧運氣象服務基礎層面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墨跡天氣及課題組成員也將加強智慧預測預報、智慧服務等自主科技創新,提高氣象科技對冬奧會氣象保障的支撐能力。
技術驅動 墨跡天氣以氣象科學技術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據介紹,根據北京冬奧組委"一項一策"保障需求的要求,早在2019年8月時,北京市科委就計劃開展關於冬奧氣象預報技術研發的研究課題,在經過大量調研市場相關企業之後,最終選定了墨跡天氣作為"冬奧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的牽頭企業,這也無不與墨跡天氣在氣象領域深厚的技術實力有關。
作為深耕氣象領域十年的氣象服務平臺,目前墨跡天氣已經在全球經緯度級預報、短時預報、氣象可視化系統研發、氣象精細化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墨跡天氣依託於優質的氣象數據以及強大的研發實力,希望為冬奧賽事及首都城市安全運行提供0-72小時精細化要素預報產品,並不斷提升預報的精度,滿足2022年北京冬奧會對賽場、賽道、轉場交通通道及其他關鍵區域高時空精度的氣象監測、客觀預警預報及賽事專項服務精細化的要求。
此前,墨跡天氣曾先後為The north face及張家口崇禮168越野賽等戶外賽事提供過精細化的氣象服務,在"氣象+賽事"領域及張家口崇禮地區有著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相信本次冬奧氣象科研課題在北京市科技委員會的領導下,墨跡天氣及"冬奧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組的其他成員一定能夠在氣象服務研發方面交出滿意的答卷,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順利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