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雲縣融大連線 · 縣融聚焦】天山南北「三夏」忙 顆粒歸倉保...

2020-11-30 天山網

7月13日,在阿克蘇地區地方糧食儲備庫,工作人員正在裝載地方儲備糧。楊碩攝

  7月9日,在瑪納斯縣樂土驛鎮白楊樹莊村小麥種植大戶趙千的麥田裡,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將金黃的麥穗收割歸倉。瓦力斯江·烏馬爾江攝

  新疆日報訊(記者熱依達報導)三夏時節勞作忙,糧食穩產底氣足。從南到北,我區各地田間地頭,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三夏大戲」正在上演。由於氣候原因,南疆的小麥生產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而北疆地區正開鐮。2020年出臺的一系列穩糧政策落實得如何、各地的「三夏」工作進展如何?記者連線了各地融媒體中心,請他們細說當地情況。

  騰倉並庫 優質服務

  連線人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融媒體中心 祖麗皮亞

  6月底,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一年一度的夏糧收購就已全面啟動。7月12日,在阿圖什市豐收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倉庫門前,一輛輛農用車滿載小麥,將整個庫房院落擠得滿滿當當,糧農們個個喜笑顏開。

  「2020年的收成還不錯,10畝小麥地收了4000公斤。」阿圖什市阿扎克鄉鐵提爾村村民艾合買提·買買提阿不拉說。

  「公司倉容是1.3萬噸,收購前我們已經做好了倉庫維修、消毒、設備維修、地磅審驗等工作,還準備了消毒器、體溫計、口罩等防疫物資。」阿圖什市豐收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努爾拉·卡德說。

  「為了保障夏糧收購工作正常運行,加快入庫進度,我們已提前完成扒谷機、輸送機、補倉機、清糧機等裝糧設備的驗收、維護保養,確保收購期間機械設備運行正常,保證糧車隨到隨卸,避免出現壓車現象。」努爾拉說。

  據了解,克州3家國有糧食收購企業已騰倉,並庫庫容達到3.39萬噸,預計收購糧食3.52萬噸,可以滿足全州小麥存放。

  連線人 烏蘇市融媒體中心 任達志

  7月8日,新疆烏蘇國家糧食儲備庫收購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售糧的卡車在庫區道路上排隊等候,工作人員做好消毒、測量體溫工作的同時,引導售糧車輛有序開上地磅,化驗員忙碌地登記、扦樣、檢驗,準確稱重,過完磅的卡車陸續駛往對應倉號。

  為保證夏糧收購,2020年5月初,新疆烏蘇國家糧食儲備庫就啟動了機械維修、儀器校驗工作,做好倉庫輸送設備檢查、地磅校對、檢驗及化驗設備校正工作,針對種植大戶,合理安排售糧節奏,方便農民售糧。

  據悉,烏蘇市有兩家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五個夏糧收購點。在2020年夏糧收購過程中,烏蘇市充分發揮全國糧食流通監管熱線12325和價格舉報熱線12358作用,設立政策諮詢和監督舉報電話,暢通群眾投訴渠道,規範收購、化驗流程,實行統一服務標準,做到不壓級壓價、不打「白條」,不出現排長隊、「過夜糧」問題,真正實現夏糧收購全過程優質服務。

  截至目前,烏蘇市累計收購小麥7909.3噸。

  嚴把質量關 政策落實處

  連線人 英吉沙縣融媒體中心 王燕傑

  隨著小麥收割的結束,英吉沙縣7個糧食站1個中心庫8個收購點均投入到糧食收購工作中。

  為保證糧食入庫質量,英吉沙縣檢驗人員對接收入庫的小麥質量進行認真檢查,採用感官檢驗小麥雜質和儀器檢驗小麥水分等辦法對入庫糧食進行第一步檢測。

  7月10日,巴哈爾古麗·阿力馬斯家的小麥通過第一步檢測後,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來到小麥過濾區。工作人員使用小麥清理機將小麥中的麥稈、石頭等雜質進行清理,再次裝袋過磅後,小麥進入了等級評定區。根據等級評定標準,工作人員將巴哈爾古麗家的小麥評定為第三等級。

  巴哈爾古麗開心地拿著檢驗單去開收購票,填寫訂購卡,按照小麥三等級每公斤2.36元的價格,巴哈爾古麗當場拿到了1666元的現金。

  「我們提前組織開展質檢、計量、統計、保管等一線人員業務培訓,提前整修收購場地,備足計量、檢化驗等儀器設備,保證收購工作需要。2020年,英吉沙縣小麥收購任務是3.08萬噸,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收購了1.5萬多噸,進度快於上年。」英吉沙縣糧食收儲公司黨支部書記唐新成說。

  連線人 裕民縣融媒體中心 葛彩雲

  進入七月,裕民縣12萬畝冬小麥陸續開鐮收割。

  新地鄉新地西村村民馬前先2020年種了100多畝小麥,由於前期乾旱,小麥產量較往年有所降低。在黨的惠民政策關懷下,馬前先每畝地能拿到220元地補,加上每畝300元的保險理賠,這樣下來,不僅降低了損失,也讓馬前先對明年的農業種植依舊充滿信心。

  馬前先說:「國家對老百姓特別照顧,去年每畝補助180元,2020年增加到220元,保險也給我們賠付了一些,一畝地300元,再加上自己務工也掙了一些錢,經濟上損失就少了。」

  「我們把麥板間隙調小了,癟麥子也能脫下來,都能顆粒歸倉。」農機手徐來江說。

  據了解,2020年,裕民縣共種植小麥17萬畝,其中冬小麥12萬畝、春小麥5萬畝。雖然受乾旱少雨天氣影響,小麥的產量有所降低,但是在國家惠農政策支持下,農民減產不減收,對來年的耕種信心滿滿。

  全程機械化 省時又省力

  連線人 瑪納斯縣融媒體中心 邢振江、瓦力斯江·烏馬爾江

  「2020年新買的收割機一天可以收割400畝地,速度快、質量好,浪費也少了。」7月9日,在瑪納斯縣樂土驛鎮白楊樹莊村小麥種植大戶趙千的麥田裡,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將一個個金黃的麥穗收割下來。

  年初,趙千投資200餘萬元購買了一臺新式聯合收割機,使夏收變得省時省力。從播種到田管,再到收穫,趙千種的1800畝冬小麥,全程機械化作業。

  2020年瑪納斯縣冬小麥從7月4日開始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為確保夏收工作順利推進,確保夏糧早日顆粒歸倉,瑪納斯縣各鄉鎮成立技術服務、安全巡查、後勤保障等服務隊,全方位保障小麥聯合收割機以良好技術狀態開展作業,全方位為夏收服務。

  連線人 且末縣融媒體中心 阿曼江·阿力甫

  且末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張必忠說:「『三夏』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將疫情防控期間機械操作、農機具檢修、跨區作業方面作為工作重點,共檢修農機具1275臺,引進跨區作業聯合收穫機械23臺,加強『三夏』生產期間農機安全生產監管,防患於未然。」

  闊什薩特瑪鄉託蓋蘇拉克村農民圖爾蓀·阿不拉說:「小麥收割期間,農機安全監理人員來我村檢查聯合收割機安全作業情況,保證了小麥收割安全。」

  「三夏」工作開展以來,且末縣農業農村局進一步強化各項服務保障,合理調度機械,確保成熟一塊、收割一塊。此外,他們還指導群眾趁天搶時,快收快種,為全年農業生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天山南北「三夏」忙 顆粒歸倉保豐收
    □瓦力斯江·烏馬爾江攝三夏時節勞作忙,糧食穩產底氣足。從南到北,我區各地田間地頭,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三夏大戲」正在上演。由於氣候原因,南疆的小麥生產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而北疆地區正開鐮。今年出臺的一系列穩糧政策落實得如何、各地的「三夏」工作進展如何?記者連線了各地融媒體中心,請他們細說當地情況。
  • 搶天時 顆粒歸倉——河南氣象部門助力「三夏」紀實
    麥收期間,在河南境內參加麥收的跨區機收作業隊負責人、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市縣兩級參與跨區機收管理的農機系統工作人員、部分農機大戶等都能收到手機簡訊服務。  簡訊服務的內容共有五類,包括整體麥收進度和當天主要麥收地區的收割進度和機車分布情況,不定時發布引導機車合理流動的機車調度信息,每天定時發布兩次各主要麥收地市的常規天氣預報,省、市氣象臺製作的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以及「三夏」專題氣象服務信息等。
  • 友誼縣融媒體中心正式入駐「極光新聞」客戶端
    3月18日,友誼縣融媒體中心經過註冊、審核、通過、登錄等程序,正式入駐「極光新聞」客戶端,當天,縣融媒中心上傳的《 縣委書記劉少坤「傳經送寶」幫助企業吃下「定心丸」 》稿件在「極光新聞」客戶端播出。據了解,「極光新聞」客戶端是全省融媒重點項目,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負責開發打造。
  • 內蒙古「地殼推移」視頻實為青海融凍泥流
    12日,科技日報記者兵分兩路,第一時間聯繫青海省、甘肅省相關部門負責人與專家學者,經確認核實:網傳視頻實為9月7日發生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扎朵鎮直美村中卡社牧場的一起融凍泥流事件,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泥流致使草皮出現一個深約8.5米,直徑約70米的深坑,滑行長度397米,平均寬度約32米。據西北民族大學藏語學教師考證,視頻中女性所說是康巴藏語,恐慌感襲來導致其語無倫次。
  • 網傳內蒙古「地殼推移」實為青海融凍泥流
    12日,科技日報記者兵分兩路,第一時間聯繫青海省、甘肅省相關部門負責人與專家學者,經確認核實:網傳視頻實為9月7日發生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扎朵鎮直美村中卡社牧場的一起融凍泥流事件,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泥流致使草皮出現一個深約8.5米,直徑約70米的深坑,滑行長度397米,平均寬度約32米。據西北民族大學藏語學教師考證,視頻中女性所說是康巴藏語,恐慌感襲來導致其語無倫次。
  • 彩雲之南飄起融媒"七彩雲"
    做「加法」   多點布陣 多兵種作戰   今年4月,雲南省委宣傳部將龍陵縣、會澤縣列為全省首批「融媒體+大政務」先行先試縣後,雲南廣播電視臺迅速組建技術團隊,積極謀劃跨界融合的新模式。   據了解,雲南廣播電視臺組建的專項小組多次赴龍陵、會澤,與縣級融媒體中心一道,組織當地職能部門、政務服務管理部門召開專題會議,並派工作小組多次深入會澤縣、龍陵縣融媒體中心,指導幫助當地開展融媒體建設,在人才共享、內容共享、渠道共享等方面提供面對面、手把手的「保姆式」服務。
  • 第二屆江蘇女性融媒體創意大賽圓滿收官·融媒體五大行動再出發
    江蘇女性融媒體創意大賽連續舉辦兩屆,已發展成全省五級婦聯聯動、主流媒體資源及專業院校加持的集成化創意賽事品牌。這場賽事湧現了一批融媒體精品力作,推動了全新的融媒體人才發現機制和典型人物培樹機制,孵化了一批專業化的「在你身邊」工作室和融媒體創意基地,選拔培養了一批基層婦女工作通訊員,助力提升婦聯幹部網絡履職能力,提升廣大婦女網絡媒介素養,構建了婦聯融媒體新業態。
  • 「直擊一線」融媒人鐵肩擔責直擊疫情防控一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縣融媒體中心全體職工放棄春節休息時間,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辭辛勞、持續奮戰,用鏡頭和文字詮釋媒體人的責任與擔當,打響了全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輿論戰。「媽,我中午不回來吃飯了,這會還在採訪,忙完以後還要回單位寫稿子,晚上新聞要播出」。
  • 科學搶天時保「三夏」 氣象服務在田間
    本期策劃聚焦「三夏」氣象服務,為您展現田間氣象服務的生動場景。  隨著「三夏」工作的持續開展,漢中市氣象局將繼續加大服務力度,加強農情調查,現場為農民開展服務,助力糧食顆粒歸倉。為做好「三夏」氣象保障服務工作,舞陽縣氣象局重點做好乾熱風、強降水、高溫、雷雨大風等高影響天氣的預報預警服務,通過大型氣象電子顯示屏、氣象預警大喇叭等多種渠道對社會公眾發布「三夏」期間各類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今年,縣氣象局將大型氣象電子顯示屏直接安裝到了高標準糧田示範區的田間地頭,直通式零距離地服務『三夏』生產。
  • 從「物理相加」邁向「化學相融」 垣曲「五融同創」推動融媒「航母...
    運城日報訊 今年以來,垣曲縣融媒體中心緊緊圍繞打造區域新型主流媒體的目標,採取「五融同創」措施,加快推進從「物理相加」邁向「化學相融」,推動融媒「航母」深水遠航,助力垣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融正理念,引領融合新徵程。
  • 首屆「關愛海洋」文化出版融媒體創意作品大賽,開始了!
    首屆「關愛海洋」文化出版融媒體創意作品大賽將於今日正式開啟。為加強海洋文化建設,全面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聯合有關單位,面向全社會開展文化出版融媒體創意作品徵集活動。全國各類法人實體或社會公眾,都可以團體或個人名義參賽。
  • 縣級融媒體中心提升輿論引導力的三大路徑
    分宜融媒體中心發揮了少兒文藝表演這一分宜的文化優勢,承接線上線下各種活動組織策劃,承辦大型慶典、晚會等特色文化活動的互動直播和移動直播,既豐富了新媒體傳播的內容,也讓經營活動多種多樣、紅紅火火。 安吉融媒體中心抓住這一資源,自主研發運營了「智慧社區」平臺系統項目,集合全域吃、穿、遊、購、娛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指揮、管理,建成「智慧餘村」「田園魯家」等涵蓋縣、鄉、村的智慧旅遊體系。 在此基礎上,安吉融媒體中心還建立了長城聯盟——全國縣市臺「長城」協作聯盟臺,共有180家縣市廣電臺加盟,開發和拓展智慧旅遊服務和電商服務。
  • 點燃「雲服務」焰火 照亮「融媒體」前程
    近年來在融合媒體技術應用領域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績,特別是採用省技術平臺合作模式,以省帶縣、借梯上樓,完成縣級融媒體的最終落地。截至現在,已經實現近400個縣級融媒業務落地。泰德網聚在縣級融媒體建設上,採用與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生活服務平臺對接的方式,實現數據互通,為各縣「媒體+政務+服務」提供運營資源,不僅提升了用戶的使用粘性,而且也提高了服務群眾的能力。其中,承建的陝西省「秦嶺雲」融媒體平臺,是陝西省指定的全省統一融媒平臺,依託「秦嶺雲」融媒體平臺為全省各級融媒機構提供集應用、數據、存儲、安全於一體的融媒服務,實現了基於融媒體平臺面向電視端、移動端的全面融合。
  • 融創文化攜手科幻世界成立「融幻影業」
    融幻影業將專注於科幻影視文化產業,聚焦科幻文學版權運營、孵化優質科幻影視項目及IP,它的誕生,也標誌著我國科幻產業融合發展取得新的突破。融創文化集團與科幻世界本次合作可謂強強聯合,共同成立的融幻影業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專業的科幻文學挖掘、開發再創作機構。科幻世界是融創文化集團進入產業鏈上遊,衍生科幻文學價值的重要載體。
  • 青春港片《6E班》定檔9月22日 聚焦社會共融
    青春港片《6E班》定檔9月22日 聚焦社會共融 深度聚焦社會共融話題 近十年最特色青春港片  電影《6E班》講述了香港一群年級排名末尾的差班生故事,這些差班生來自很多不同地域,如鬼仔鬼妹、大陸新移民、混血兒、泰非印尼生,正是由於他們思想和觀念的不同才導致劇情衝突連連。
  • 謝新洲: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大意義,找準當前縣級融媒體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與路徑規劃,切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調研結果顯示,縣級融媒體建設已在全國範圍鋪開,湧現出一批各具特色的縣級融媒體中心。但是,由於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存在一定差異,融媒體建設水平和層次也各不相同,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將嚴重製約縣級融媒體健康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縣級黨政機關的執政能力。  部分縣(市)對融媒體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實際進展有限。
  • 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進展、問題及建議
    從各個地區內部的融媒體中心建成比例來看,東部地區已經建成融媒體中心的縣佔東部地區縣總數的比例為14.50%,中部建成比例為11.00%,西部建成比例為15.60%,東北地區建成比例為2.40%。而從時間來看,自2017年起,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數量明顯增多,2018 年7月以來更是迎來快速增長期,有49.10%的縣在2018 年7月起正式設立縣級融媒體中心。
  • 縣級融媒體中心記者在行動丨鐵肩擔責 大通湖區融媒體中心從容抗疫
    大通湖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晚上採訪在抗疫一線的交警。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大通湖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嚴麗 報導時光是一首歌,當歲月走到大年三十晚上,洞庭湖畔的大通湖區還是萬家燈火,人們在激情燃放煙花爆竹,期待又一個吉祥年。
  • 解好融媒方程式——湘潭市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紀實
    雨湖區融媒體中心設立策劃部、記者部、編發部等內部機構,既打造「專而精」的全媒體人才隊伍,又組建區、部門鄉鎮、村(社區)三級通訊員隊伍,還與高校達成合作意向,打造新聞實訓基地。嶽塘區融媒體中心制定薪酬管理、績效考核等制度,並對審稿流程、加班及培訓等審批程序予以規範,制度建設初見成效。
  • 曲靖局順利完成±500千伏牛從直流地線融冰試驗
    曲靖局順利完成±500千伏牛從直流地線融冰試驗 來源: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