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阿克蘇地區地方糧食儲備庫,工作人員正在裝載地方儲備糧。楊碩攝
7月9日,在瑪納斯縣樂土驛鎮白楊樹莊村小麥種植大戶趙千的麥田裡,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將金黃的麥穗收割歸倉。瓦力斯江·烏馬爾江攝
新疆日報訊(記者熱依達報導)三夏時節勞作忙,糧食穩產底氣足。從南到北,我區各地田間地頭,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三夏大戲」正在上演。由於氣候原因,南疆的小麥生產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而北疆地區正開鐮。2020年出臺的一系列穩糧政策落實得如何、各地的「三夏」工作進展如何?記者連線了各地融媒體中心,請他們細說當地情況。
騰倉並庫 優質服務
連線人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融媒體中心 祖麗皮亞
6月底,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一年一度的夏糧收購就已全面啟動。7月12日,在阿圖什市豐收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倉庫門前,一輛輛農用車滿載小麥,將整個庫房院落擠得滿滿當當,糧農們個個喜笑顏開。
「2020年的收成還不錯,10畝小麥地收了4000公斤。」阿圖什市阿扎克鄉鐵提爾村村民艾合買提·買買提阿不拉說。
「公司倉容是1.3萬噸,收購前我們已經做好了倉庫維修、消毒、設備維修、地磅審驗等工作,還準備了消毒器、體溫計、口罩等防疫物資。」阿圖什市豐收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努爾拉·卡德說。
「為了保障夏糧收購工作正常運行,加快入庫進度,我們已提前完成扒谷機、輸送機、補倉機、清糧機等裝糧設備的驗收、維護保養,確保收購期間機械設備運行正常,保證糧車隨到隨卸,避免出現壓車現象。」努爾拉說。
據了解,克州3家國有糧食收購企業已騰倉,並庫庫容達到3.39萬噸,預計收購糧食3.52萬噸,可以滿足全州小麥存放。
連線人 烏蘇市融媒體中心 任達志
7月8日,新疆烏蘇國家糧食儲備庫收購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售糧的卡車在庫區道路上排隊等候,工作人員做好消毒、測量體溫工作的同時,引導售糧車輛有序開上地磅,化驗員忙碌地登記、扦樣、檢驗,準確稱重,過完磅的卡車陸續駛往對應倉號。
為保證夏糧收購,2020年5月初,新疆烏蘇國家糧食儲備庫就啟動了機械維修、儀器校驗工作,做好倉庫輸送設備檢查、地磅校對、檢驗及化驗設備校正工作,針對種植大戶,合理安排售糧節奏,方便農民售糧。
據悉,烏蘇市有兩家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五個夏糧收購點。在2020年夏糧收購過程中,烏蘇市充分發揮全國糧食流通監管熱線12325和價格舉報熱線12358作用,設立政策諮詢和監督舉報電話,暢通群眾投訴渠道,規範收購、化驗流程,實行統一服務標準,做到不壓級壓價、不打「白條」,不出現排長隊、「過夜糧」問題,真正實現夏糧收購全過程優質服務。
截至目前,烏蘇市累計收購小麥7909.3噸。
嚴把質量關 政策落實處
連線人 英吉沙縣融媒體中心 王燕傑
隨著小麥收割的結束,英吉沙縣7個糧食站1個中心庫8個收購點均投入到糧食收購工作中。
為保證糧食入庫質量,英吉沙縣檢驗人員對接收入庫的小麥質量進行認真檢查,採用感官檢驗小麥雜質和儀器檢驗小麥水分等辦法對入庫糧食進行第一步檢測。
7月10日,巴哈爾古麗·阿力馬斯家的小麥通過第一步檢測後,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來到小麥過濾區。工作人員使用小麥清理機將小麥中的麥稈、石頭等雜質進行清理,再次裝袋過磅後,小麥進入了等級評定區。根據等級評定標準,工作人員將巴哈爾古麗家的小麥評定為第三等級。
巴哈爾古麗開心地拿著檢驗單去開收購票,填寫訂購卡,按照小麥三等級每公斤2.36元的價格,巴哈爾古麗當場拿到了1666元的現金。
「我們提前組織開展質檢、計量、統計、保管等一線人員業務培訓,提前整修收購場地,備足計量、檢化驗等儀器設備,保證收購工作需要。2020年,英吉沙縣小麥收購任務是3.08萬噸,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收購了1.5萬多噸,進度快於上年。」英吉沙縣糧食收儲公司黨支部書記唐新成說。
連線人 裕民縣融媒體中心 葛彩雲
進入七月,裕民縣12萬畝冬小麥陸續開鐮收割。
新地鄉新地西村村民馬前先2020年種了100多畝小麥,由於前期乾旱,小麥產量較往年有所降低。在黨的惠民政策關懷下,馬前先每畝地能拿到220元地補,加上每畝300元的保險理賠,這樣下來,不僅降低了損失,也讓馬前先對明年的農業種植依舊充滿信心。
馬前先說:「國家對老百姓特別照顧,去年每畝補助180元,2020年增加到220元,保險也給我們賠付了一些,一畝地300元,再加上自己務工也掙了一些錢,經濟上損失就少了。」
「我們把麥板間隙調小了,癟麥子也能脫下來,都能顆粒歸倉。」農機手徐來江說。
據了解,2020年,裕民縣共種植小麥17萬畝,其中冬小麥12萬畝、春小麥5萬畝。雖然受乾旱少雨天氣影響,小麥的產量有所降低,但是在國家惠農政策支持下,農民減產不減收,對來年的耕種信心滿滿。
全程機械化 省時又省力
連線人 瑪納斯縣融媒體中心 邢振江、瓦力斯江·烏馬爾江
「2020年新買的收割機一天可以收割400畝地,速度快、質量好,浪費也少了。」7月9日,在瑪納斯縣樂土驛鎮白楊樹莊村小麥種植大戶趙千的麥田裡,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將一個個金黃的麥穗收割下來。
年初,趙千投資200餘萬元購買了一臺新式聯合收割機,使夏收變得省時省力。從播種到田管,再到收穫,趙千種的1800畝冬小麥,全程機械化作業。
2020年瑪納斯縣冬小麥從7月4日開始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為確保夏收工作順利推進,確保夏糧早日顆粒歸倉,瑪納斯縣各鄉鎮成立技術服務、安全巡查、後勤保障等服務隊,全方位保障小麥聯合收割機以良好技術狀態開展作業,全方位為夏收服務。
連線人 且末縣融媒體中心 阿曼江·阿力甫
且末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張必忠說:「『三夏』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將疫情防控期間機械操作、農機具檢修、跨區作業方面作為工作重點,共檢修農機具1275臺,引進跨區作業聯合收穫機械23臺,加強『三夏』生產期間農機安全生產監管,防患於未然。」
闊什薩特瑪鄉託蓋蘇拉克村農民圖爾蓀·阿不拉說:「小麥收割期間,農機安全監理人員來我村檢查聯合收割機安全作業情況,保證了小麥收割安全。」
「三夏」工作開展以來,且末縣農業農村局進一步強化各項服務保障,合理調度機械,確保成熟一塊、收割一塊。此外,他們還指導群眾趁天搶時,快收快種,為全年農業生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