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提速度 服務有溫度——氣象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既要聚焦老問題,又要面對新挑戰。各地氣象幹部職工擔當責任,主動作為,一方面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一方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通過設立公益崗位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幫助售賣滯銷農產品、推動扶貧產業復工復產……氣象人一線解難題、上門送服務,扎紮實實幹工作,踏踏實實幫群眾。

湖南通道:跨省包車接送 搭上復工快車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李暢 張弼 黃俊

楊富強是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氣象局局長,兼任縣溪鎮江口村聯合黨支部書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節過後的復工比往年推遲了不少,村裡滯留了大量勞動力,復工復產問題成了楊富強的操心事。

「江口村現有勞動人口788人,其中近七成都是外出務工人員。現在已到三月,再不返崗復工,恐怕已經脫貧的家庭因此返貧,非貧困戶家庭可能致貧。」楊富強很擔心。

「天天待在家裡干著急,不知道去哪兒找工作。」楊譚明很焦慮,他的家庭收入主要依賴他外出務工。和楊譚明家庭情況相似的,全村還有50多戶。

摸透情況才能有的放矢。楊富強走家串戶收集信息後發現,江口村的務工輸出省份主要是浙江和廣東。他積極聯繫在這些省份務工沒有返鄉的村民,請他們廣泛搜集招聘信息,為企業需求和村民就業牽線搭橋。這些信息在村微信群裡轉發傳播,並製成招工海報及時張貼。

幾經聯繫後,多家大型企業同意提供包車返崗服務。家門上車、進廠下車,「點對點」接送吸引了村民們的興趣。很快,200餘名村民搭上了復工的「快車」。

「公司的專車直接來接,既方便又安全。」楊譚明找到了工作,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楊書記,我們已經安全抵達公司,已經在辦理入廠手續了。」村民石進東和莫慶玉滿也打來電話報平安。

「復工復產是直接關係江口村脫貧的大事,防疫和脫貧,一樣都不能落。」楊富強說,截至三月上旬,當地九成外出務工人員已經返崗,他有信心很快幫助鄉親們全部復工。

3月24日,張愛霞在德克士做清潔工作。圖/文 張亞軍

山西潞城:申請公益崗位助農就業解貧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張亞軍 李紹魁

自3月15日起,每天早上七點半,張愛霞都會提前到崗,戴上口罩和手套,抹桌子、拖地、擦玻璃,對德克士商鋪進行清洗和消毒。然而就在半個月前,張愛霞還在為沒有找到工作而發愁。

張愛霞是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西街社區居民,家裡有一個先天智力殘疾的孩子,生活尤為困難。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張愛霞無法外出打工,家裡已經兩個月沒有收入了,她每天如坐針氈。

「能不能設立一些公益性崗位,為張愛霞這樣的困難家庭帶來一些收入,緩解燃眉之急呢?」潞城區氣象局副局長趙素琴在入戶走訪時有了想法,決定多留意這方面的政策。除了入戶排查以外,趙素琴和其他同事一起,主動放棄休息時間開展服務,承擔了衛生消毒、卡口值守、防疫知識宣傳等工作。

3月初,潞城區政府專門下發文件,鼓勵各鄉鎮和部門臨時招收當地人員,充實一線防疫力量,特別提到招聘時優先考慮貧困戶和就業困難家庭。

接到通知後,趙素琴就立刻電話聯繫貧困戶,及時入戶解答相關政策。遇到有就業意向的貧困戶,趙素琴便聯繫崗位需求部門仔細詢問、對接,並積極上報潞華辦事處,崗位安排由區委、區政府統一協調。

3月10日,趙素琴從最後一個貧困戶家中出來,整理好手中的資料,長舒了一口氣。這些是有意申請公益崗位的貧困戶資料,不厚,但是將會幫助他們走出眼前的困境。

經過入戶調查和電話了解,區氣象局幫扶的12戶貧困戶中3戶有就業意向,趙素琴立即向潞華辦事處提交了申請。

目前,潞城區已開設230個公益性崗位,包括環衛工、生態管護員、園林綠化員、防疫員、清潔消毒員等。這些崗位均優先安排因疫情暫時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預計3月底全部上崗就業,更多貧困家庭將受益。

2月25日,江口村貧困戶在江蘇夏倉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上崗工作。圖/文 楊新建

貴州沿河:藉助農網搭臺 滯銷鴨子售空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張加常 蔡成瑤

「熊指揮,我養的3000多隻鴨子該出欄了,現在賣不出去,怎麼辦呀?」2月27日,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官舟鎮野漆根村養鴨戶張延亞向該縣氣象局駐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熊興發緊急求助。

張延亞是野漆根村的精準扶貧戶,已於2018年脫貧。張延亞身體殘疾,父母都是慢性病患者,家中3個孩子在上學,這些年一直靠幫助別人養鴨謀生。如果鴨子遲遲銷售不出去,不僅會影響張延亞一家的收入,也為該村下一步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2019年7月,在熊興發的動員下,張延亞去貴陽市系統學習了鴨子養殖技術,回鄉便辦起了生態養殖場。該鎮農技站(所)也經常到基地現場教授養殖技術。

如今,鴨子達到了銷售條件,可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前期與他達成口頭銷售協議的部分商家未能及時兌現承諾,鴨子遲遲找不到銷路,張延亞心急如焚。「現在鴨子已經成熟了,每天要投餵900多斤玉米,花費一千多元,每耽擱一天都損失不少!」

「張師傅,別著急,駐村工作隊按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的要求早作好了安排,貴州農經網沿河縣中心很快採集發布你的供貨信息。」熊興發所說的貴州農經網,是由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貴州省氣象局農村綜合經濟信息中心承辦的省、地、縣、鄉四級農村綜合經濟信息網,主要服務於「三農」,旨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供求信息由各縣氣象部門下屬的農經網信息中心進行採集。

熊興發和村裡其他攻堅隊成員找過烤鴨店,聯繫過農貿市場,但購買量都較小,效果不佳。但在貴州農經網信息平臺的幫助下,銷路很快就打開了。

第二天,標題為「沿河縣官舟鎮野漆根村亞華生態養殖場急售本地鴨子」的網頁和視頻在貴州農經網官網和抖音、貴州廣播上發布之後,事情有了轉機。

「我家買4隻。」「我要買6隻。」……很快,熊興發的電話成了銷售熱線。

貴州農經網售鴨信息發出後,得到貴州省委、省商務廳及沿河自治縣委、縣政府等各級領導的關心和重視。

「張師傅,又有好消息了!貴陽有家公司打來電話,明天就有人開車來買走所有鴨子。」熊興發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給張延亞。

在村扶貧工作隊的協調幫助下,3月1日上午,十餘名工人將鴨子裝籠、裝車。張延亞隨貨車將鴨子長途運往貴陽市,滯銷的3000多隻鴨子全部售出。

3月21日,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氣象局黨員志願者深入寶豐欣榮種植專業合作社2000畝梨園,為農民講解梨花授粉技術和提高梨樹坐果技巧,全力促進當地農民脫貧增收。圖/文 王雙正

福建安溪:組建專家聯盟隨時「雲上問診」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陳獻朝 許德福 張金超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是烏龍茶之鄉、鐵觀音的發源地。全縣茶園面積60萬畝,涉茶人口80餘萬,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有56%來自於茶產業。據統計,茶葉採摘和製作期間,如果遇上惡劣天氣,全縣一天損失高達一億元。

長期以來,作為福建省地質災害較為嚴重的地區,安溪縣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3042處,成為影響茶鄉百姓生產生活的隱患。一旦遭遇地質災害,茶農容易因災致貧、因災返貧。過去,安溪靠著茶葉逐步摘掉了貧困帽;現在,安溪更需要依託茶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立春後進入安溪春茶生長黃金期,氣象部門絲毫不敢放鬆。縣氣象局副局長連志萍深諳茶葉生產與天氣的緊密聯繫,春季低溫、倒春寒等天氣對茶葉生長十分不利。特殊時期,由縣氣象局牽頭組建線上茶葉服務專家聯盟,把制茶大師、茶農、鄉鎮農業技術員、氣象信息員、合作社負責人等近500人聯合起來,組建微信群。在這裡,氣象部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發布每周天氣預報和重要天氣預警信息,並根據天氣形勢,與茶葉專家會商後提供茶園管理建議。茶農在種植和管理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在群裡及時諮詢,附上圖片或者視頻,茶葉專家隨時「雲上問診」,方便又快捷。

「老林,你家茶園現在情況怎樣,有什麼困難嗎?」連志萍除了利用微信和簡訊提供氣象服務外,還經常打電話主動聯繫貧困茶戶,藍田鄉的林貴彬就是其中一個。

林貴彬身體不好,家裡勞動力不足,茶葉種植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鐵觀音好喝不好種,喜溫但怕暴曬,喜溼又怕澇,採摘時需要晴好天氣。每到春天,他就擔心「天公不作美」,影響茶葉品質,進而影響茶葉價格。

得知他的顧慮後,連志萍馬上加了他的微信,把他也拉入微信群中,詳細地介紹如何利用這個平臺解決茶葉種植問題,還手把手地教會他如何從多渠道第一時間獲取氣象信息。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連志萍著手編制茶葉氣象服務手冊,把之前多次到茶園調研的材料、茶農的田間經驗和氣象服務需求進行系統梳理。手冊涵蓋了安溪縣茶葉氣象災害及防禦、茶葉氣象災害因子及指標、茶葉氣象及物候觀測和茶葉氣象服務等多方面內容。

「手冊編好後,農業技術人員將人手一本,為科學、高效的茶園管理提供氣象智慧。」連志萍充滿信心地表示,縣氣象局從茶葉這一特色產業入手,充分發揮氣象趨利避害作用,引導茶農更好地利用區域氣候資源優勢,為合理利用天時,提高茶葉品質和防災減災能力提供了科學依據。

圖為張延亞在水塘放鴨。圖/文 蔡成瑤

微聊天

為攻克貧困堡壘出實招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脫貧攻堅最後的貧困堡壘必須攻克。然而,在離打贏脫貧攻堅戰只剩「最後一公裡」的衝刺階段,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了一隻必須要解決的「攔路虎」。

脫貧攻堅戰遇上疫情阻擊戰,讓脫貧攻堅任務更顯艱巨。毋庸諱言,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多方面困難,如就業增收、扶貧產業發展、基本生活保障等均受到一定影響。尤其是那些剛剛脫貧或者尚未脫貧的群眾具有更明顯的脆弱性:有的養殖業發展剛起步,因疫情導致農畜牧產品滯銷;有的靠外出打工貼補家用,面臨不能及時復工的難題……如果不能處理好戰「疫」與戰「貧」的關係,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就有可能出現變數。

但是,這不是完不成任務的藉口,更不是脫貧攻堅「掉鏈子」的理由。戰「疫」又戰「貧」,兩場硬仗必須一起打。在雙重考驗之下,各地氣象幹部職工充分發揮「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精神,從田間地頭到工廠車間,從養殖種植到復工復產,想妙招、出好招、用實招——返崗復工,讓打工者出得去;農業保生產,讓田間地頭活起來;產銷對接,讓農畜牧產品走出去……氣象工作者要準確把握關鍵要害,重點出擊、各個擊破,化解「疫」和「貧」之間的難題。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過不去的通天河。」當前,疫情防控仍不能鬆懈,決勝脫貧攻堅也已進入倒計時,更需要全體氣象工作者齊心協力、科學應對、精準發力,為全面奪取戰「疫」戰「貧」這兩場戰役的最終勝利貢獻氣象力量!(劉若馨)

相關焦點

  • 交通運輸部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工作的...
    交通運輸部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工作的實施意見交規劃發〔2020〕3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長江航務管理局、珠江航務管理局,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司局: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各項工作,切實當好
  • 雲南玉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玉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政治引領 及時安排部署  今年以來,玉溪市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講話精神以及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玉溪落實落地、見行見效。
  • 都斛鎮一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一手力抓經濟社會發展「魚米之鄉...
    如今的都斛大地,收割機在豐收的稻田裡往來穿梭,復甦的海鮮市場人聲鼎沸,不遠處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場地熱火朝天……今年以來,都斛鎮一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一手力抓經濟社會發展,全鎮經濟總體呈現「穩步復甦、持續向好」的運行態勢,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目光,「魚米之鄉」重新熱鬧起來。
  • 做好疫情防控服務保障 氣象部門在行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報導連日來,氣象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和國務院部署,加強上下聯動和部門協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服務保障工作。1月21日,中國氣象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對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做出部署。中國氣象局成立了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氣象保障組和部門疫情防控指導組;3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落實國務院有關部署,制訂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方案》,細化落實了氣象保障5項重點工作任務和責任分工。
  • 桐城市積極發揮退役軍人作用 合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近年來,桐城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論述,通過優化服務方式、堅持示範帶動、健全工作機制等一系列措施,積極發揮退役軍人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桐城市針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擔負著基層社會治理重任的村(居)「兩委」幹部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實際,為保障村(居)「兩委」幹部高素質候選人來源,積極引導退役回鄉軍人參加村(居)「兩委」幹部選舉,高標準化培育村(居)退役軍人「領頭雁」,一大批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的退役軍人成為全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線的生力軍。一、創新服務方式。
  • 蚌埠市婦聯走訪調研女企協會員企業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優勢、凝聚力量,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更好發揮女企業家作用,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氣象部門離退休老幹部深入學習領會全國兩會精神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若嘉 通訊員 王琪  特殊時期的特殊兩會,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做好氣象服務」的要求擲地有聲,迅速在全國氣象部門離退休幹部群體中掀起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的熱潮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李紀恆部長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築牢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
    盡銳出戰、善作善成,全面完成兜底保障重點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攬,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按照黨中央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全面動員、盡銳出戰,集中攻堅、善作善成,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戶
  • 王東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
    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舉措,統籌推進復工達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編制秦皇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切實優化生態和旅遊環境,努力打造一流國際旅遊城市。陽春四月,海濱城市秦皇島海風輕柔,鮮花盛放,一派迷人風光。王東峰首先來到中國華錄北戴河數據湖項目現場,詳細察看秦皇島市大數據建設有關情況。
  • ...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題:變壓力為動力 實現發展目標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明方向增強信心新華社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出席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
  • 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四是進一步健全完善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把扶持脫貧攻堅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機制和政策統籌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新疆于田縣的村民將稱重後的萬壽菊倒入發酵池(2020年9月20日攝) 胡虎虎攝/本刊  「有效銜接」是重要歷史交匯期的重大戰略性對接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MPA楊發庭: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兼顧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多次提到「統籌」,包括「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等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需要把統籌兼顧這一科學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
  • 青島農業大學:統籌發揮學科優勢 全面助力脫貧攻堅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有關要求,統籌優勢學科力量,高起點、高標準謀劃助力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盤大棋」。廣大師生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投身主戰場,為推動我省脫貧攻堅事業發展貢獻「青農力量」。「我們來自農業院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我們天然的優勢,更是我們的時代使命。」
  • 劃分四類地區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
    」,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 【行長話題】同頻共振 推進新疆高質量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國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新疆南疆四地州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之一,有10個貧困縣、559個貧困村在督導之列,是全疆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
  • 【鬥罷艱險又出發】奏響脫貧攻堅決勝號角
    在疫情肆虐之時,他們用堅守與擔當,帶給我們光亮;他們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9月21日,他們作為來自抗擊疫情一線的代表,在人們充滿敬意的目光中,進入會場,戴上大紅花,從省領導手中接過獎章、證書、獎牌。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20年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終結,「十四五」期間仍要鞏固脫貧成果,繼續開拓謀劃創新。
  • 精準扶貧的普格收官答卷:脫貧攻堅的「普格戰法」
    近年來,普格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創新扶貧專項分線包幹、縣級領導定期述職、脫貧攻堅全員責任、工作進度「月通報月排名」和「工作日結」等工作機制,嚴把「六個精準」要求,逐一細化落實「七個一批」行動計劃和扶貧專項方案,分村分梯次實施「脫貧退出」。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脫貧攻堅改善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條件, 以產業扶貧為抓手, 提升了貧困人口的發展能力, 為貧困地區創造了益貧式的發展環境, 同時也促進了鄉村治理體系的完善和創新, 為貧困地區的發展打下堅實了基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既鞏固了產業扶貧的成果, 又化解貧困地區和非貧困地區的非均衡矛盾, 有利於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從而鞏固提升了貧困地區的脫貧質量, 為進一步穩定脫貧攻堅的成果提供了新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