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1-01-10 新華社新媒體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有效銜接」的基礎;縮小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的發展差距,是「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

做好「有效銜接」工作,關鍵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和政策

文 | 尹成傑

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黨在「十三五」與「十四五」重要歷史交匯期,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中央提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不是某個具體環節的對接,也不是一般性的工作安排,而是中央著眼於「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而作出的戰略部署。這一部署具有多重內容。

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鞏固」是「拓展」的基礎,只有抓好「鞏固」,才能實現「拓展」,要堅決守住貧困地區「兩不愁三保障」成果。

二是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不是終點,是走向富裕新生活的新起點。「鞏固」是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拓展」是實現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轉移的路徑。

三是有效銜接是關鍵,是脫貧地區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要實現有效銜接,就要提高貧困地區的生活水平,推進共同富裕;激發脫貧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提高自身的內在發展能力;要實行「四不摘」政策,對脫貧縣要認真落實中央五年過渡期政策,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要加大扶持「鞏固拓展」和「有效對接」的政策力度,給予更多的後續支持和幫扶;加快培育新農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引社會力量投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抓好人才振興,解決誰來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問題。

四是進一步健全完善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把扶持脫貧攻堅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機制和政策統籌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

新疆于田縣的村民將稱重後的萬壽菊倒入發酵池(2020年9月20日攝) 胡虎虎攝/本刊  

「有效銜接」是重要歷史交匯期的重大戰略性對接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部署,是我國在「十三五」和「十四五」重要歷史交匯期實行的重大戰略性銜接。

其一,這是精準扶貧脫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兩大戰略性對接。打勝脫貧攻堅戰,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既是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兩大戰略有著戰略部署、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的內在有機聯繫。實行有效銜接,既是脫貧地區精準扶貧脫貧戰略向鄉村振興戰略的轉變,又是脫貧地區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起點。

其二,這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性銜接。「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工程。脫貧攻堅全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性因素。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了根基,作出了重要貢獻。

其三,這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的戰略性銜接。沒有脫貧地區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脫貧地區的現代化,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有效銜接」的基礎

打勝脫貧攻堅戰之後,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的要求,不僅要鞏固成果,還要拓展成果,這是有效銜接的重要基礎。既要防止返貧,又要防止發生新的貧困,特別是要防止發生規模性的返貧現象。

一是千方百計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的機制,開展常態化的監測預警。

二是採取有效措施穩定和發展脫貧產業,以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把發展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關鍵。

三是把脫貧扶貧的有效模式和業態轉變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模式,轉變為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模式。進一步接續和拓展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扶貧、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等行之有效的扶貧業態和模式,並使之常態化、制度化,發揮鞏固拓展成果的作用。

四是切實防止發生規模化返貧現象,特別是切實加強防控因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等影響發生返貧。

五是切實關注和防止邊緣戶發生新的貧困問題。一些農村年人均純收入略高於貧困線標準的農戶,既不是貧困戶,也不是穩定的非貧困戶,容易因病因災導致貧困,甚至比脫貧後的農戶發生貧困的可能性還要大。因此,要制定針對邊緣戶不發生新的貧困的政策措施,精準扶持,及早防範。

六是切實做好易地搬遷貧困村的後續工作。加強易地搬遷村的新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公共服務,發展社會事業。

七是把擴大就業作為鞏固拓展的關鍵舉措,千方百計開闢就業門路,拓展增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縮小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的發展差距是「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脫貧地區將同非貧困地區同步進入小康社會,這是歷史上和世界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效果最好的減貧行動。但也要看到,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雖然都在加快發展,但在發展上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差距,脫貧地區仍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點地區,扭轉發展差距拉大的任務還很艱巨。因此,搞好有效銜接,逐步縮小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的發展差距十分重要。

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的差距,歸根到底是發展階段上的差距。主要是生產力發展水平差距、生活水平差距、社會保障差距、公共服務差距、社會管理差距等。應該看到,非貧困地區已經過三年的鄉村振興,到2020年底已經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第一步戰略目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基本完成,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從「十四五」時期開始,非貧困地區要向鄉村振興的第二步、第三步戰略目標加快邁進。

因此,要認真貫徹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各項政策和措施,加大鞏固拓展成果的力度,加快發展步伐,把扶貧的政策措施及業態模式用在縮小發展差距上,用在脫貧地區的鄉村振興上,儘快縮小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發展差距。

2020年9月20日,福建省大田縣濟陽鄉濟陽村「曬秋節」活動現場,人們表演節目慶豐收 林文斌攝/本刊  

關鍵在於建立健全「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和政策

做好「有效銜接」工作,關鍵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和政策:

一是從規劃安排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銜接的統籌規劃機制和政策。搞好頂層設計,統籌安排和規劃脫貧地區和非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規劃,做到脫貧後精準鞏固、精準拓展、精準銜接。

二是從鄉村建設行動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銜接協調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機制和政策。特別是要圍繞鄉村建設行動的各項任務,統籌安排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同步推進,要優先抓好脫貧地區補「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工作,補短板政策要向脫貧地區傾斜。

三是從政策扶持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促進有效銜接機制和政策。「十四五」時期對脫貧地區要認真落實五年過渡期政策,保持脫貧政策穩定不變,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穩定發展,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把一些扶貧政策用於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在西部地區支持一些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增強內生發展的動力。

四是從產業發展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銜接的產業發展機制和政策。產業發展既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基礎,又是實現「有效銜接」的前提。要繼續加大對脫貧地區的產業扶持,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培育產業集群,實行產業聯動,促進產業提檔升級。要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進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形成穩定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五是從農村人才培養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銜接的培養新農人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機制和政策。鄉村振興的「五個振興」,人才振興是保障。推進鄉村振興應突出抓好人才振興,加大培育新農人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力度,制定農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勵大學生、城市科技人員、退休人員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村生產性社會化服務,進一步推動農村生產性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代耕代種、全託全管、統防統治,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對接。

六是從應對風險挑戰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銜接的農業農村風險防範機制和政策。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既面臨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又面臨突發社會公共事件的風險。要統籌搞好脫貧地區和非貧困地區的防風險體制機制建設,切實加強農業農村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搞好防災減災技術和裝備建設。

七是從鄉村治理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銜接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和政策。著力加強脫貧地區的基層社會治理,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認真落實鄉村治理制度,完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結合的治理體制和機制,健全完善治理機制,促進資源向脫貧地區傾斜,提升脫貧地區的基層服務能力。

八是從組織領導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銜接的領導機制和政策。縣鄉村要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的工作,為「有效銜接」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要推動各類資源向基層下沉,為「有效銜接」創造有利條件。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選派一批優秀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帶領廣大農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搞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者為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新詞典:「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作者:林萬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明確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深刻理解五中全會提出的這一新要求,就必須準確把握「鞏固」「拓展」「銜接」三個關鍵詞的內涵。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脫貧攻堅改善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條件, 以產業扶貧為抓手, 提升了貧困人口的發展能力, 為貧困地區創造了益貧式的發展環境, 同時也促進了鄉村治理體系的完善和創新, 為貧困地區的發展打下堅實了基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既鞏固了產業扶貧的成果, 又化解貧困地區和非貧困地區的非均衡矛盾, 有利於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從而鞏固提升了貧困地區的脫貧質量, 為進一步穩定脫貧攻堅的成果提供了新的保障。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後,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20年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終結,「十四五」期間仍要鞏固脫貧成果,繼續開拓謀劃創新。
  • 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秀嶼區平海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群眾...
    □湄洲日報記者 傅梅香 通訊員 謝慶勝 文/圖  平海鎮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產業支撐,4個村入股福能風電,委託國投公司投資,每年有一定的分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建成8個產業扶貧基地,通過入股分紅、投工投勞、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促增收。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貴州省委主要負責人多次提出,越是在關鍵的時候,越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算帳、對帳、交帳意識,以脫貧決戰必勝的決心、信心,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鞏固好脫貧攻堅的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雖然貴陽市全部貧困人口已實現脫貧,但脫貧攻堅工作還沒有結束。」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脫貧之後更要振興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指出,政策會保持總體穩定,脫貧攻堅期後要設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MPA楊發庭: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兼顧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多次提到「統籌」,包括「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等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需要把統籌兼顧這一科學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
  • 北京市社會學者齊聚一堂討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議題
    來自國務院扶貧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的多位社會學學者探討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相關議題。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路徑的社會學解讀國務院扶貧辦扶貧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指出,2020年決勝脫貧攻堅面臨四大歷史任務,一是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二是鞏固脫貧成果,三是做好脫貧攻堅總結工作,四是設計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制度與政策體系。
  •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陝考察,強調要「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青海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農牧業質量效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鞏固脫貧成果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發展鄉村振興,要「補針點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過渡期內各項政策平穩過渡,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
  • 長汀宣成:鞏固脫貧成果 著力鄉村振興
    宣成鄉是全市31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之一,目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實現穩定脫貧,並於去年4月退出貧困鄉序列。脫貧摘帽後,該鄉繼續圍繞精準脫貧將「扶上馬」的貧困戶「再送一程」,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掉隊。做好貧困戶動態監測,強化重點監測戶的扶持,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綜合運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措施,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並對特殊貧困人口落實兜底保障。
  • 青平:吹響鄉村振興集結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顯然,推動鄉村振興成為了繼脫貧攻堅戰之後的又一項艱巨任務。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如何「接力」? - 電子報刊
    (資料片)新華網 ■監測預警機制  ■穩定增收機制 ■社會保障機制  ■基層組織扶貧解困機制■解決相對貧困機制田恃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為今後的扶貧工作戰略性轉移提出了新方向與新目標。
  • 中國科學報對話華農鄉村振興學院副院長胡銀根:鄉村振興從今躍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脫貧攻堅解決了溫飽問題,鄉村振興將解決富有問題。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關鍵節點上,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 作者簡介: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要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研究制定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意見。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交匯的特殊時期,實現二者的有機銜接,務必要瞄準產業發展的政策施力點,按照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內在要求,重點向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拓展延伸,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體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
  • 2021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三農」重心轉移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背景連結】2021年中央農村會議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黨中央決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 加強基層黨的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以實幹實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區領導孫代勇參加。曲水鎮聚寶村是市級貧困村,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已實現整村脫貧。
  • 中國脫貧攻堅之後怎麼做?官方劃定「路線圖」
    當天,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後,要把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具體工作主要是守住一條底線、健全一套政策、壯大一批產業。1月13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關情況。
  • 【行長話題】同頻共振 推進新疆高質量脫貧攻堅
    時點特殊,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關鍵節點;形勢特殊,新疆仍有10個貧困縣未摘帽,559個貧困村未出列,佔全國比重分別為19.2%和50.2%,再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後續工作難度;區情特殊,脫貧攻堅對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政治意義凸顯。
  • 平海鎮: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秀嶼區平海鎮堅持黨建引領,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難點,下足「繡花」功夫,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黨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