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氣象報文是最重要的航空飛行服務保障之一,對航空運行有著重要意義。在安排飛行計劃時,可以利用氣象報文來了解未來二十四小時的天氣變化趨勢。一般來說,氣象報文可以分為機場例行天氣報告(METAR)、特殊天氣報告(SPECI)、終端機場天氣預報(TAF)和重要天氣情報(SIGMET)等。氣象報文會比一般的天氣預報更為貼合航空業務的需求,以供飛行員作為飛行參考。
人工發報仍存弊端,人工智慧賦能報文編發
氣象報文的編發一般由氣象預報員完成。預報員需要從數值模式及其他龐大繁複的觀測數據堆集中整理出風、能見度、雲和其他天氣要素的未來變化趨勢,然後將所得的結論按照一定的規則編譯成符合要求的報文並定時發送。但由於氣象要素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多變性、預報技術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響,現有航空氣象報文編發系統仍存在預報指導產品單一、報文編發自動化程度低、報文質量不穩定、漏發誤發時有發生等問題。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加速應用於各行各業,為各行業帶來全新的動能。為了進一步提升報文質量,提高報文編發效率,眼控科技基於自研氣象預報系統,利用AI技術生成航空氣象報文規則庫,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深度學習技術研發出全新的智能集中預報指導系統,為航空氣象報文編髮帶來全新解決方案。
報文自動生成,發報規則自適應
眼控科技智能集中預報指導系統是針對機場報文編發研發的智能化產品,通過智能數據模塊解析,自動解析數值模式數據、機場天氣實況數據、自動觀測數據、歷史天氣氣候數據等多種氣象數據,生成豐富的預報指導產品,並根據民航局報文規範,自動生成機場預報(TAF)、趨勢著陸預報等氣象報文,生成的報文只需經過預報員覆核即可發布,免除了需要人工編輯報文的過程,實現了報文編譯的自動化,極大提升了報文編輯效率。
不同類型的報文之間往往存在不同的規則要求,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民航航空氣象預報規範》,航空氣象報文的編發有嚴格的規範。對於預報員來說經常需要在不同的報文之間轉換格式、數據等等,流程繁瑣,容易出錯。眼控科技智能集中預報指導產品通過預置的編發規則庫與經驗規則庫,自動匹配編譯相應格式的報文,並可隨著規則的調整自動適應最新的報文發布規範,目前已為虹橋機場等眾多機場提供服務。
機場氣象報文智能編譯將成趨勢
作為深度聚焦航空氣象領域的科技企業,眼控科技始終認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應用也將不斷深入。機場氣象報文是保障航班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氣象資料,對空中交通安全有著重要作用,未來也應逐步實現智能化才能更好的提供服務保障作用。
眼控科技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為人類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交通安全解決方案,匯聚了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紐約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的頂尖專家人才,聯合華東空管局氣象中心、上海交大人工智慧研究院建立全國首家航空智慧氣象創新中心,致力推動航空氣象智能化發展,目前已為華東空管局氣象中心、茅臺機場等數十個單位提供智能化應用服務,開創了航空安全管理全新的AI技術應用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