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首份報文發布測試成功 將為全球提供氣象服務

2021-01-11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韓磊 通訊員梁耘琪 報導:12月10日,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俄羅斯氣象局共同建設的中俄聯合體全球空間天氣中心(CRC)完成了諮詢情報的首次發布測試。測試結果表明,CRC已經具備向全球用戶提供空間天氣情報服務的運行能力。這是CRC承擔全球空間天氣中心職責的關鍵一步。

測試人員當天的測試報發布流程劃分為8個步驟。15時10分,測試人員在發報系統上發布空間天氣測試報,報文經北京網控中心轉至國際線路。隨後,ICAO全球空間天氣當值中心(美國)、第一備份中心、第二備份中心、曼谷和東京區域飛行情報資料庫(RODB)及各地區空管局氣象中心一一反饋,確認測試信息發布成功。

民航局空管局黨委書記高毅在測試現場表示,CRC向全球成功發布第一份報文,標誌著CRC具備了核心運行能力。這不僅能夠推動民航的氣象服務水平再上新高度,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民航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為確保測試報發布工作的順利實施,空管局氣象中心對模擬測試發布全流程進行細緻推敲和演練,針對測試發布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開展桌面推演。同時,空管局氣象中心持續關注空間天氣環境的變化和發展,與國家空間天氣監視和預警中心進行密切配合,確保測試工作萬無一失。

按照ICAO全球空間天氣中心協調組的測試計劃,中方將於12月24日再次發布測試報文。測試設計涵蓋了空間天氣諮詢信息的各個方面,能夠較為完整的反映空間天氣中心信息的發布能力。

2014年,ICAO建立空間天氣服務系統,設立了全球和區域空間天氣中心,監測全球範圍內影響航空運行的太陽活動、電離層等空間天氣現象,提供空間天氣情報服務。2017年,中國民用航空局與中國氣象局合作,聯合俄羅斯氣象局共同申請全球空間天氣中心。今年4月27日,ICAO批准中俄聯合體成為第四個全球空間天氣中心。為儘快履行職責,民航局空管局克服疫情影響,第一時間開展運行籌備的各項工作,與各方協調,完成聯合工作方案,完成業務系統建設,完成業務培訓,制定發報規則,為中心運行夯實了基礎。

CRC將於2021年2月進入試運行階段,7月正式運行。下一步,中心將繼續完善聯合運行程序,開展航空用戶培訓,不斷提高全球空間天氣服務水平與國際競爭力,為全球用戶提供高品質的氣象服務。

相關焦點

  • 海南空管分局為博鰲機場提供氣象報文發布技術協助
    中國民用航空網通訊員 鄧垂笛報導:8月24日,海南空管分局氣象臺在博鰲機場線路故障期間,積極聯動,迅速應急,做好博鰲機場氣象報文發布協助工作,保障航班飛行安全。 航空氣象報文關係著航班的正常和安全。
  • 眼控科技智能集中預報指導系統,賦能航空氣象報文高效發布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預測,到2023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運輸市場,預計未來中國的航空業務量仍將繼續迅猛增長。、遙感數據、模式數據等氣象資料,經過對天氣形勢的判斷後,在原有發報軟體上手動編輯相應報文並發布。
  • 多項舉措 防止廈門氣象報文「遲、漏、錯」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氣象質量辦法,防止發生氣象報文「遲、漏、錯」現象,廈門空管站氣象臺高度重視,制定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從「人防、技防」入手,有效防止氣象報文「遲、漏、錯」現象的發生。   2013年1月1日,民航局空管局開始實施《民航空管系統氣象工作質量管理辦法》(下簡稱氣象質量辦法),正式將氣象報文遲發率列入空管安全責任書考核指標。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地球靜止衛星 提供導航、短報文服務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地球靜止衛星 提供導航、短報文服務 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2日 消息:據新華社消息, 11 月 1 日 23 時 57 分,我國在西昌成功發射第四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 290 次飛行。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報文,人工智慧助推編發自動化
    氣象報文會比一般的天氣預報更為貼合航空業務的需求,以供飛行員作為飛行參考。人工發報仍存弊端,人工智慧賦能報文編發氣象報文的編發一般由氣象預報員完成。預報員需要從數值模式及其他龐大繁複的觀測數據堆集中整理出風、能見度、雲和其他天氣要素的未來變化趨勢,然後將所得的結論按照一定的規則編譯成符合要求的報文並定時發送。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履職盡責 為全球提供精準預報服務
    對此,世界氣象中心(北京)(WMC-BJ)通過業務網站,為世界氣象組織(WMO)提供針對莫三比克等受此次風暴影響的非洲東南部國家的最新颱風監測和預報產品。事實上,這樣的服務自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的那一刻起,就已在不斷推進。
  • 實現氣象報文網絡傳輸 助力龍江空管氣象保障
    2月23日,黑龍江空管分局氣象臺新增加氣象觀測實況報文網絡傳輸方式,由之前的單一異步傳輸方式改進為異步、網絡雙重傳輸方式,並於24日開始試運行。
  • 「中國天氣」品牌發布 將提供這些精準氣象服務
    (記者張航)以氣象服務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今天上午,「中國天氣」品牌在京發布。該品牌將進一步推動氣象融入美麗中國建設,不斷提升公共氣象服務的內涵和影響力。據了解,「中國天氣」擁有300萬個氣象觀測站點以及國內一公裡網格的天氣信息服務能力,具備提供基於位置的分鐘級臨近天氣預測服務能力,未來將提供經濟、農業氣象災害防禦信息,以及滑雪天氣、跑步天氣等更多的精準化、定製化氣象信息,服務公眾生活。上午的發布會由中國氣象局主辦。
  • 民用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將上線運行
    此外,民用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的推出不僅滿足了業內專業用戶的需求,同時面向廣大旅客提供天氣信息查詢。平臺將分為社會公眾版和註冊用戶版。社會公眾版主要面向社會公眾,為公眾用戶提供顯示和查詢全球範圍內主要機場和我國所有民用機場的天氣信息,並為公眾提供航空氣象科普資料。註冊用戶版主要面向民航業內,提供個性化服務。
  • 杭州:為水產養殖提供精準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玉靜 俞布 王皓報導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氣象局組織召開蕭山水產養殖大戶座談會。蕭山區農業農村局專家、水產養殖大戶代表在座談中表示,杭州市氣象部門提供的農業氣象服務非常有益於實際生產,願意積極配合氣象部門繼續深化優化這項服務,提供實驗室與生產數據共同開展相關研究。
  • 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同心合力成功實施首都機場自動氣象觀測系統...
    11月5日凌晨03:30過1分,隨著整點的例行機場報告(METAR)報文發出正常,氣象資料庫系統接收和編轉交換的成功,首都機場自動氣象觀測系統(以下簡稱自觀)主機升級工作圓滿完成。這標誌著已經連續運行13年的舊系統(MIDAS IV)光榮完成使命,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更新迎來新的階段。
  • 北鬥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全天候為用戶提供高精度服務
    [冉承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系統,英文名稱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縮寫為BDS。北鬥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王茜偌 通訊員周愛春 孫毅博報導 5月22日,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工作正式啟動,中國氣象局發布2018年首份氣象服務專報。  據悉,今年夏收夏種總體進度正常,預計江漢、江淮大部、黃淮西部冬小麥成熟收穫期集中在5月下旬;華北南部、黃淮東部冬小麥將於6月上旬成熟。  中央氣象臺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郭安紅指出,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應避開降雨天氣,及時收穫、晾曬成熟小麥,並注意通風保存。
  • 第21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計劃2020年全球提供服務
    6月2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公眾號宣布,北鬥三號IGSO-2衛星發射成功!航天科技集團表示,6月25日2點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第2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黨支部:為自貿港建設匯入氣象力量
    2018年中心黨支部曾將主題黨日活動設在瓊海潭門港,李奮說:「2014年超強颱風『威馬遜』印象最深刻,從沒遇到那麼強的颱風,好在提前收到預警消息,漁船及時回港躲過了危險。」李奮口中的預警消息就是通過「北鬥船載終端」接收的。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自2012年起率先在國內開啟基於北鬥衛星開展的氣象服務,數年來服務方式不斷升級。
  • 北鬥資訊_北鬥將為世界提供更加豐富而廣泛的應用服務
    有意思的是,由於GPS的先行組網和應用,多年來人們習慣將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稱為GPS。北鬥的能力毫不遜色,它的「全球模式」開啟後,將為世界提供更加豐富而廣泛的應用服務。北鬥在搶險救災中的獨特作用,還在於它有一項「獨門絕技」,也就是短報文功能,這在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絕無僅有。短報文好比是導航終端的簡訊功能,目前北鬥三號的短報文已從以前的120字升級到1000字,所能傳遞的信息更加豐富。
  • 精準氣象服務為航班安全正點護航
    本報訊 通訊員項軒宇、吳文輝報導: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天氣和氣候:青年人的參與」是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而廈航氣象處正是在一個年輕團隊的努力下,精準把脈天氣,科學放行航班,為提高廈航的運行品質貢獻著力量。從2011年到2013年,廈航的航班正常率連續3年在行業內拔得頭籌,這與氣象處準確的天氣預報工作密不可分。
  • 中南空管氣象中心觀測報文分解檢查系統更新
    2018年8月20日,觀測情報室觀測CAVOK突擊隊對觀測報文分解檢查系統進行一次業務軟體更新,更新的主要內容包括:1、報文與上一份報文的溫度、露點及QNH的對比檢查;2、趨勢預報與實況報文的對比檢查,以協助預報員檢查趨勢預報。
  • 北鬥短報文服務揭曉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鬥系統確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除提供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外,還能進行短報文通信,開創了通信導航一體化的獨特服務模式,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 北鬥為用戶提供豐富廣泛的應用服務
    北鬥的能力毫不遜色,它的「全球模式」開啟後,將為世界提供更加豐富而廣泛的應用服務。我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中,70%以上提供北鬥服務;共享單車定位精度從1米至10米提高到10釐米至1米每天清晨,北京市民趙女士都會在小區樓下解鎖哈囉單車,騎行4公裡到單位,這種出行方式已持續一年。今年3月底開始,她感覺用車體驗有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