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韓磊 通訊員梁耘琪 報導:12月10日,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俄羅斯氣象局共同建設的中俄聯合體全球空間天氣中心(CRC)完成了諮詢情報的首次發布測試。測試結果表明,CRC已經具備向全球用戶提供空間天氣情報服務的運行能力。這是CRC承擔全球空間天氣中心職責的關鍵一步。
測試人員當天的測試報發布流程劃分為8個步驟。15時10分,測試人員在發報系統上發布空間天氣測試報,報文經北京網控中心轉至國際線路。隨後,ICAO全球空間天氣當值中心(美國)、第一備份中心、第二備份中心、曼谷和東京區域飛行情報資料庫(RODB)及各地區空管局氣象中心一一反饋,確認測試信息發布成功。
民航局空管局黨委書記高毅在測試現場表示,CRC向全球成功發布第一份報文,標誌著CRC具備了核心運行能力。這不僅能夠推動民航的氣象服務水平再上新高度,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民航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為確保測試報發布工作的順利實施,空管局氣象中心對模擬測試發布全流程進行細緻推敲和演練,針對測試發布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開展桌面推演。同時,空管局氣象中心持續關注空間天氣環境的變化和發展,與國家空間天氣監視和預警中心進行密切配合,確保測試工作萬無一失。
按照ICAO全球空間天氣中心協調組的測試計劃,中方將於12月24日再次發布測試報文。測試設計涵蓋了空間天氣諮詢信息的各個方面,能夠較為完整的反映空間天氣中心信息的發布能力。
2014年,ICAO建立空間天氣服務系統,設立了全球和區域空間天氣中心,監測全球範圍內影響航空運行的太陽活動、電離層等空間天氣現象,提供空間天氣情報服務。2017年,中國民用航空局與中國氣象局合作,聯合俄羅斯氣象局共同申請全球空間天氣中心。今年4月27日,ICAO批准中俄聯合體成為第四個全球空間天氣中心。為儘快履行職責,民航局空管局克服疫情影響,第一時間開展運行籌備的各項工作,與各方協調,完成聯合工作方案,完成業務系統建設,完成業務培訓,制定發報規則,為中心運行夯實了基礎。
CRC將於2021年2月進入試運行階段,7月正式運行。下一步,中心將繼續完善聯合運行程序,開展航空用戶培訓,不斷提高全球空間天氣服務水平與國際競爭力,為全球用戶提供高品質的氣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