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轟動人工智慧行業的氣象直播,眼控科技帶你回顧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近日,智慧氣象領域的一場直播講堂引發行業關注。本次直播由眼控科技發起,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上海市人工智慧技術協會、和鯨社區等單位聯合舉辦。開播前,包括氣象學家、氣象雜貨鋪、新雲天氣象、環球氣象網在內的眾多氣象領域KOL紛紛轉載直播動態,一度刷屏朋友圈。

航空氣象業務數位化轉型已來

11月4日晚,眼控科技直播講堂第二期正式開播。本次直播由眼控科技航空氣象事業群高級產品經理王維剛主講,帶來主題為「AI技術在航空氣象業務數位化轉型中的應用探索」的分享,與大家探討高影響天氣對航空運行造成的影響、航空氣象業務「數位化轉型」的趨勢、AI技術在航空氣象業務發展中的賦能作用等內容,吸引了大批氣象行業專家、氣象愛好者、高校學生的觀看互動。

中國民航改革開放40年間,民航事業進入了飛速發展期。周轉總量、旅客周轉量、旅客運輸量等關鍵指標躍居世界第二,預計至2025年運輸機場增至320個,旅客運輸量超越美國。但在民航事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航空飛行安全嚴重阻礙著航空事業的健康發展,其中複雜天氣條件是影響航空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維剛表示,傳統航空氣象服務系統已經無法滿足行業對氣象服務質量的要求。首先在氣象觀測服務方面,觀測站空間分布不合理、觀測數據密度低;其次在氣象預報質量方面,傳統系統預報時空解析度不理想、臨近預報精準度低下;最後在氣象服務的智能化程度方面,人工智慧技術投入應用的程度不足、業務執行仍維持傳統低效模式。因此航空氣象業務的數位化轉型時代已然到來。

以人工智慧賦能智慧氣象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氣象預測成為重要趨勢。氣象服務市場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數據的開放性,如何在開放的數據之中獲取更多的數據「增量」,是氣象服務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作為人工智慧第一梯隊的科技企業,眼控科技在氣象數據挖掘和分析方面有獨到的優勢。除了與國內頂級航空氣象專業機構華東空管局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以外,眼控科技還具備來自機場氣象採集設備收集的海量氣象數據,為氣象數據做了充分補充。

在氣象大數據的基礎之上,眼控科技的人工智慧研究院將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應用到航空氣象領域,打破傳統數值模式預報瓶頸,提出基於Deep Hybrid Super Resolution(DHSR)的AI數值模式降尺度,可提供精準到分鐘級公裡級的氣象服務,遠遠領先於行業水平,可更好的為航空運輸服務。此外,針對不同機場客戶的特點和實際應用情況,眼控科技深入研究每一個客戶的實際需求,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為其量身定製氣象服務解決方案,目前已形成以AI對流臨近預報系統、低雲低能見度智能監測預警系統為代表的智慧協同平臺,涵蓋對流天氣預測、雙低天氣預警、地面觀測等全方位氣象業務,為不同客戶的精細化需求提供服務保障。未來,眼控科技將放眼學術前沿,不斷創新,致力將氣象預警預測服務拓展至更多領域,為城市防災減災、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領域提供精準到分鐘級別的氣象服務,推動商業氣象的不斷發展。

關於眼控科技:

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集計算機視覺識別與深度學習技術研發應用於一體的全球性人工智慧科技企業。眼控科技匯聚了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紐約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的頂尖AI人才200餘名,先後在道路交通領域,聯合上海交大人工智慧研究院建立全國首家 AI+ 道路安全監管創新中心。同時,聯合華東空管局氣象中心、上海交大人工智慧研究院建立全國首家航空智慧氣象創新中心。眼控科技在智慧道路交通、智慧航空氣象垂直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行業領先地位,產品覆蓋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東等30多個省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眼控科技深度學習算法助力氣象精準預報
    如今,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技術建立的氣象預警系統,應用愈加廣泛。據悉,人工智慧企業眼控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氣象預報模型YGNet,有效彌補了傳統天氣預測方法的不足,為短時臨近精準氣象預報帶來全新解決方案。8月10日晚,眼控科技YGNet氣象預報模型就成功精準預報了當晚的雷暴天氣情況。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報文,人工智慧助推編發自動化
    為了進一步提升報文質量,提高報文編發效率,眼控科技基於自研氣象預報系統,利用AI技術生成航空氣象報文規則庫,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深度學習技術研發出全新的智能集中預報指導系統,為航空氣象報文編髮帶來全新解決方案。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 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原標題: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深冬季,強對流雨雪天氣越來越頻繁,對航空運輸的安全和效率造成一系列影響。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數據顯示,在我國,不利氣象條件造成的重大飛行事故約佔飛行事故總數的31%。即便在航空技術發達的美國,與天氣有關的重大機毀人亡航空事故的比例也高達三分之一。由此可見,氣象條件已成為影響飛行安全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冬季強對流天氣頻發,影響航空飛行安全強對流天氣是氣象學上所指的發生突然、移動迅速、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雷雨大風、冰雹、龍捲風、局部強降雨等。
  • 眼控科技智能集中預報指導系統,賦能航空氣象報文高效發布
    然而,我國航空氣象行業領域長期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氣象人才的培養周期長,成本高,以一個成熟預報員的培養為例,完成從本科到研究生的學習需要7年時間,從上崗到能基本勝任工作一般需要1年時間,能夠獨當一面至少還需要三年時間。
  • 眼控科技智能能見度觀測系統,賦能精準能見度觀測
    ,打造眼控科技智能能見度觀測系統,實現7*24小時全天候實時能見度天氣狀況監測及分析,為航空、水運及地面交通提供高質量的能見度監測服務。  眼控科技智能能見度觀測系統集光學成像模塊、邊緣計算模塊、網絡通信模塊以及雨刷/加熱/電源管理模塊於一身,一體化的設計使得內部電纜的布局更為合理
  • 超解析度在氣象領域的應用
    中國"派-曙光"超級計算機  數值模式對於硬體的強烈依賴,讓各行業對精細化局部氣象預報信息望而卻步,巨大的需求被壓抑在其中。  數值模式降尺度的本質——超解析度  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慧研究院獨創性地發現數值模式降尺度在本質上和超解析度的互通之處。
  • 直播帶貨頻翻車,風控任務裝滿車
    而曾為大家認為不入流的直播帶貨也成了熱鬧區,各產品各企業都把或希望把直播帶貨作為重要的動銷方式之一,而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各大平臺、品牌商的直播帶貨真是百花齊放彰顯新消費活力,小小直播間,再度凸顯我國經濟的韌性和新型消費活力。
  • 直播課報名|眼擎科技CEO朱繼志:自動駕駛視覺成像系統解析
    嘉賓介紹朱繼志眼擎科技創始人兼CEO畢業於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專業,曾任職於中興視頻通訊部,積累了10年視頻圖像技術開發及產品管理經驗,然後任職於國內最大的晶片分銷商擔任VP,有8年面向汽車、手機、工業、家電等行業的晶片推廣營銷經驗,2014年年初創立眼擎科技
  • 風控升維提速,人工智慧成最大引擎
    疫情衝擊了金融機構的傳統展業方式,信用風險集中爆發,重線下靠人工的獲客、風控、貸後管理模式敗得一塌塗地。不過,危難之中的機遇也愈發清晰,金融機構對依託人工智慧、雲計算在內的科技化手段認識更深一步,彌補智能化運營短板成為金融行業的共識。業內人士透露,春節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向數位化轉型轉變。
  • 【回顧】2020電商直播帶貨發展的大事件
    受疫情影響,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雖然中間也有很多不少的遺憾,總的來說,電商直播在去年已經是圓滿結束了。今天我們來捋一捋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發生過的大事件吧。
  • 人工智慧如何向善——一場科技與哲學的「跨界」對話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題:人工智慧如何向善——一場科技與哲學的「跨界」對話新華社記者董瑞豐人類能否把控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又是否將與人工智慧一起攜手進化向善?近日,圍繞人工智慧和技術倫理的現實交集,不同領域的專家展開了一場討論。
  • 直播預告丨上海CMEF,帶你走進中國醫療健康新時代
    展會期間,您將觀賞到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及物聯網、VR&AR、移動及遠程治療、可穿戴設備、3D列印、健康管理、健身及運動器材等八大醫療應用展品,領略到國內外數千家優質展商的獨特風採,同時還能在高端學術論壇上見證新技術新產品的首發瞬間。沒有時間前往現場參展的你,即將與年度醫療盛宴擦肩而過?「OFweek直播看展」了解一下!
  • 中山市直播電商協會賦能直播新經濟
    而其中直播電商用戶規模為2.65億人,佔直播用戶規模的47.32%,佔網民整體的29.31%,成為增速最快的群體。    作為近五年內熱度強盛的新興行業,直播帶貨在將來仍然是處於風口浪尖。為了布局市內直播帶貨產業鏈帶的蓬勃發展,構建和諧的產業氛圍。2020年11月23日,中山市直播電商協會正式成立。該協會在中山市民政局登記註冊,屬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組織。
  • #雲上逛氣象博物館# 59萬人次「雲上」打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氣象萬千」、感受氣象科技,中國氣象報社和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手十三家氣象博物館、科普館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帶全國網友「雲看展」。直播風格多種多樣、各具特色,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 晨馭科技‖MCNet · 全分布式氣象災害指揮中心顯控系統解決方案
    晨馭科技 深入了解《中國氣象局關於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意見》中相關要求,採用自主研發生產的MCNet集分交互式可視化綜合管理平臺 ,實力打造氣象災害防禦決策指揮中心顯控系統解決方案,幫助氣象部門建立無縫隙、全覆蓋、高智能的氣象災害防禦體系。
  • 重新定義行業,「第二屆中國人工智慧安防峰會」萬字長文回顧
    下午場:香港科技大學權龍、原松下(新加坡)研究院申省梅、華為餘虎、觸景無限肖洪波、曠視科技安洋、千視通胡大鵬、騰訊李牧青、中科院自動化所王金橋。以下是本次大會的精彩回顧:主題一:城市大腦與邊緣計算城市大腦,是未來城市的雲基礎設施,邊緣計算,則是城市大腦的感知組織。
  • 與你瞳行-漸凍人智慧生活眼控輪椅
    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推薦並通過西安海選,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焦李成教授和孫其功博士指導的創業項目「解凍人生」(漸凍人智慧生活眼控輪椅
  • 直播回放|首都科學講堂:世界地球日,氣象專家帶你讀懂地球「表情包」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宣傳活動周氣候變化是地球面臨最嚴峻的問題之一不僅關乎人類的未來也決定地球是否宜居本期首都科學講堂的「極簡科學課」將由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主講帶你讀懂「地球表情包」朱定真全國氣象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科協2015年「十大科學傳播人」,從事氣象預報工作及公眾科普宣傳工作30餘年。
  • 圓周率科技5G+VR直播帶你「雲登頂」世界屋脊
    圓周率科技作為本次登頂珠峰項目的VR設備提供方,攜手新華社在雪域高原帶你雲遊世界之巔,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暢享手可摘星辰,雲海觀日出的沉浸式體驗。圓周率科技於2020年發布的二代全景終端—Pilot One,不僅支持8K拍照、錄像、直播等功能,同時集成了全景開放系統、全景漫遊等重磅功能,更小體積提供更佳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