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二期工程預計明年建成 災害天氣預報將...

2020-12-04 廈門網

項目效果圖。

  廈門網訊(文/圖 廈門晚報記者 黃文水 楊莉莉 通訊員 陳慶益)城市高樓拔地而起,帶來了繁榮,卻影響了氣象探測環境。因此,對於防禦颱風等氣象災害來說,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陣地顯得十分重要。昨日,記者從同安區重大辦獲悉,省、市重點項目——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二期工程(同安雷達輔助觀測陣地工程),下周動工開建。

  【進展】

  項目完成開工準備 機械下周進場施工

  在同安五顯鎮明溪村,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二期工程已完成開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機械下周正式進場施工。同安區氣象局副局長陳禮斌介紹,該工程被列入廈門市防災減災基礎能力建設的重點項目,包括氣象綜合觀測基地以及新一代天氣雷達輔助系統的建設,預計明年可建成投用。

  據介紹,該項目建設的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包括標準觀測場、大氣垂直觀測基地、農業氣象觀測基地、城市氣象觀測基地。同時配備的新一代天氣雷達輔助系統主要包括微波溫溼計、雷射雨滴譜儀、水汽觀測站。

  【展望】

  土壤水分觀測和大氣觀測等項目將可開展

  陳禮斌說,現有的同安氣象觀測基地急需搬遷,主要因為氣象觀測站屢屢受到周邊新建高樓的影響,影響氣象災害的監測和天氣預測的準確率,現有同安氣象觀測基地的探測環境評分僅為57.2分(遠遠低於標準);其次,同安現有氣象觀測基地面積偏小,已無法滿足現代化氣象業務體系的需求。除了常規觀測業務外,農業氣象服務不可或缺的土壤水分觀測,以及對提高預報準確率至關重要的大氣觀測、微波溫溼計和水汽觀測等新型觀測項目均無法開展。因此,遷建同安氣象觀測基地勢在必行。

  項目還將配備新一代天氣雷達(位於海滄)的輔助探測系統。在綜合氣象探測設備中,新一代天氣雷達以高時空解析度、及時準確的遙感探測能力成為監測預警災害性天氣(特別是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極為有效的工具。

  【連結】

  有了全天候工具 預報將更加準確

  新一代天氣雷達輔助觀測系統主要包括微波溫溼計、雷射雨滴譜儀、水汽觀測站等。

  微波溫溼計

  探測高度達10公裡,填補監測空白

  微波溫溼計可全天候、全天時工作。這款被動式地基微波遙感設備,利用被動接收各個高度傳來的溫度輻射的微波信號來判斷溫度、溼度曲線。探測高度可達10公裡,主要用於測量中小尺度天氣現象,如暴風雨等,填補現有監測空白。

  雷射雨滴譜儀

  監測區分下落中的毛毛雨等降水

  雷射雨滴譜儀應用雷射原理對高速運動物體進行測定,包括運動物體的總量、大小、強度、運動速度,測定對象最小直徑只有0.16毫米。可監測區分下落中的毛毛雨、大雨、冰雹、雪花、雪球以及各種介於雪花和冰雹之間的降水。

  水汽監測網

  高時空解析度、高精度、全天候、近實時監測

  地基GPS/MET水汽監測網,通過地面布設的GPS接收機網絡,估計某地區的氣象元素,能長期穩定地提供相對高精度和高垂直解析度的溫度廓線,實現高時空解析度、高精度、全天候、近實時的水汽連續監測,獲取空中10公裡左右範圍的水汽垂直分布數據。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天氣雷達將有升級版 曾使用四代天氣雷達
    廈門天氣雷達的發展歷程     廈門是最早使用天氣雷達的地級城市之一,經歷了711雷達、713CD雷達、714SD都卜勒天氣雷達、新一代都卜勒雷達714SD,以及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新一代都卜勒雷達CINRAD/SA。
  • 福建天氣雷達的發展歷史
    福建省先後開展了三代天氣雷達系統建設(圖2),由60年代第一代的模擬天氣雷達,到90年代的第二代數位化都卜勒雷達,再到新世紀的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近幾年又陸續進行雙偏振的重要技術升級。(圖13)CINRAD/SA型雷達1999年布點建陽、2000年布點龍巖,其中建陽雷達是我國第一部全國產化的新一代天氣雷達(雷達編號001)(圖11),分別於2001年4月和7月先後調試完畢試運行;2004年4月和7月先後在長樂和廈門建成,2014年三明、2015年泉州、2016年寧德和漳州先後建成,主要用於颱風、強對流和暴雨監測。
  • 閩南建新天氣雷達系統 完善臺海南部天氣監測預警
    閩南建新天氣雷達系統 完善臺海南部天氣監測預警 2015-03-19 22:44:04>   中新社漳州3月19日電 (林麗君 李曉婷)福建漳州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雷達信息處理中心將於2015年底建設完成並投入運行,增強對臺灣海峽南部海域海洋天氣的監測和預警能力。
  • 西藏建成兩部都卜勒天氣雷達
    新華社拉薩10月8日電(張京品、查日)記者8日從西藏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由該局承建的2部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近日建成並投入業務試運行。這將填補拉薩周邊多個區域天氣雷達監測盲區,極大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 「超級千裡眼」監測高原風雲 阿壩州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投用
    &nbsp&nbsp&nbsp&nbsp1月14日,記者從阿壩州氣象局獲悉,經過前期調試、試運行,阿壩州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已於本月正式啟用。&nbsp&nbsp&nbsp&nbsp阿壩州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系中國氣象局、四川省氣象局和阿壩州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總投入資金3470萬元。2016年9月,該項目在阿壩州紅原縣查真梁子海拔4300米的&nbsp&nbsp&nbsp&nbsp山頂開建,歷時3年建設,日前正式建成並交付使用。
  • 預計明年中完成氣象科學館主體建設
    吳志權介紹,天氣預報的製作發布流程包括氣象觀測、數據收集、綜合分析處理、預報會商和預報產品發布等幾個環節。首先,各地氣象觀測站以及氣象衛星、雷達等設備觀測到的數據通過一定渠道傳輸到省氣象局和國家氣象局,由大型計算機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和運算,得到天氣圖、數值預報圖等各種資料後,再通過網絡、衛星發送給各地氣象臺站,為預報員提供預報依據。
  • 西藏5部X波段天氣雷達投用
    記者日前從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由自治區財政投資,該局負責實施的《拉薩天氣雷達監測系統建設》項目(一期、二期)日前通過業務驗收,標誌著5部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系統(簡稱X波段雷達)建成並投入組網業務運行,填補了拉薩周邊多區域天氣雷達監測盲區,將有效提升氣象災害精細化預報預警能力
  • 科普|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
    我國已建成門類齊全的綜合氣象觀測網為滿足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求,國家十分重視氣象觀測站的建設和探測手段的創新,使得我國大氣探測技術取得顯著發展和對地球觀測系統的不斷加強。當前,我國已經建成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結合,門類比較齊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
  • 天氣雷達觀測
    >根據國際氣象探測的發展趨勢和我國氣象探測的實際需求,中國氣象局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進行中國第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網的建設,以1999年12月建立的合肥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站為標誌,到2008年初已經建成由130多部雷達組成的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網。
  • 楊懿文:把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成監測災害性天氣「千裡眼」
    楊懿文在珠山公園天氣雷達站搬遷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成監測災害性天氣「千裡眼」紅網時刻婁底11月17日訊(通訊員他強調,市直相關部門、婁星區和萬寶新區要無條件支持婁底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設,真正把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成監測災害性天氣的「千裡眼」。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梁立堅,副市長謝君毅及市政府秘書長胡忠威參加。天氣雷達是目前災害性天氣防禦尤其是暴雨監測預警的最有效手段。
  • GRAPES:中國數值天氣預報的新平臺
    在中國氣象人的眼裡,GRAPES代表著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面向21世紀的「新一代全球/區域多尺度通用同化與數值預報系統」。其中,GRAPES短時臨近天氣預報系統,曾作為唯一的中國發展的預報系統,加入世界氣象組織北京2008年奧運會預報示範和研究示範計劃,為奧運會提供氣象服務。
  • 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網格天氣預報 降雨預報「分鐘級」 災害...
    原標題: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網格天氣預報  降雨預報「分鐘級」 災害天氣「不漏網」  公眾所在的位置實時定位,當前的氣溫、風力、降雨實況在手機頁面中一目了然,在精細預報中,還可查閱逐小時的天氣和空氣品質預報
  • 新一代天氣雷達講義
    新一代天氣雷達講義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08年05月16日09:02
  • 南科大二期項目整體工程將於明年完工,7棟教學樓已正式移交
    南都訊 記者孫雅茜 7月3日,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在南方科技大學校園建設工程(二期)項目現場舉行了項目二標段、三標段移交儀式。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南科大二期項目整體工程將於明年完工,預計可增新生5400人,進一步擴大南科大的辦學規模。總建面超50萬平,明年完工南方科技大學位於南山區學苑大道,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創新型大學,以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建設目標,目前校園一期已投入使用。
  • 天氣雷達40年: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因其在短時臨近天氣監測預報領域能發揮重要作用,天氣雷達也被視作現代氣象業務的重要「殺手鐧」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氣象業務普遍使用711型簡易天氣雷達。如今,以都卜勒技術為主導的新一代天氣雷達在我國氣象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技術和設備不僅可以滿足國內布網要求,還打入國際市場。
  • 杭州蕭山: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開工建設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廖振楊報導 3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正式開工建設。  X波段天氣雷達組網協同觀測項目是杭州作為全國超大城市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區域試點城市的重點內容,蕭山是杭州市X波段天氣雷達組網協同觀測項目布局的第一部雷達,也是首個開工建設的單位。
  • 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開工建設
    該望遠鏡是子午工程二期「太陽-行星系探測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該子系統中唯一在150MHz-450MHz頻段內成像的觀測設備,具有高時間、高空間解析度的特點。望遠鏡預計於2021年前後建成並投入科學觀測,建成後,可實現對日冕物質拋射(CME)從生成到向近地空間傳播的全過程進行探測和跟蹤,對於提高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環境的預測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 氣象雷達發展專項規劃(2017-2020年)內容是什麼?
    截至2016年底已經完成了全國233部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包括《天氣雷達近期發展規劃(2005-2010年)》中的158部雷達、《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增補站點布局方案》中的58部雷達、1部中國氣象局國家級應急保障雷達、《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總體規劃》中1部黑瞎子島雷達、《海洋氣象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1部嵊泗雷達、《甘肅「兩江一水」區域綜合治理規劃》中的1部隴南雷達、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中的錫林浩特
  • 手機看小區天氣精準預報
    如今,在本市一些社區只需輕刷手機即可查看未來24小時內小區裡的天氣狀況。近年來本市實施氣象惠民工程,先後推出氣象防災減災網格化管理入社區等項目。  「今天小區晴間多雲,最高氣溫2℃,最低氣溫-6℃,有西北風2-3級。你看,現在只要輕點手機就能查看社區天氣狀況,可方便了!」家住南開區華苑街日華裡小區的郭師傅,每天用手機看天氣預報已成為習慣。
  • 什麼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有哪幾種?
    什麼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有哪幾種?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11-08 17:00:23 天氣預報就是對未來時期內天氣變化的預先估計和預告。「天有不測風雲」,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天氣預報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