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文/圖 廈門晚報記者 黃文水 楊莉莉 通訊員 陳慶益)城市高樓拔地而起,帶來了繁榮,卻影響了氣象探測環境。因此,對於防禦颱風等氣象災害來說,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陣地顯得十分重要。昨日,記者從同安區重大辦獲悉,省、市重點項目——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二期工程(同安雷達輔助觀測陣地工程),下周動工開建。
【進展】
項目完成開工準備 機械下周進場施工
在同安五顯鎮明溪村,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二期工程已完成開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機械下周正式進場施工。同安區氣象局副局長陳禮斌介紹,該工程被列入廈門市防災減災基礎能力建設的重點項目,包括氣象綜合觀測基地以及新一代天氣雷達輔助系統的建設,預計明年可建成投用。
據介紹,該項目建設的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包括標準觀測場、大氣垂直觀測基地、農業氣象觀測基地、城市氣象觀測基地。同時配備的新一代天氣雷達輔助系統主要包括微波溫溼計、雷射雨滴譜儀、水汽觀測站。
【展望】
土壤水分觀測和大氣觀測等項目將可開展
陳禮斌說,現有的同安氣象觀測基地急需搬遷,主要因為氣象觀測站屢屢受到周邊新建高樓的影響,影響氣象災害的監測和天氣預測的準確率,現有同安氣象觀測基地的探測環境評分僅為57.2分(遠遠低於標準);其次,同安現有氣象觀測基地面積偏小,已無法滿足現代化氣象業務體系的需求。除了常規觀測業務外,農業氣象服務不可或缺的土壤水分觀測,以及對提高預報準確率至關重要的大氣觀測、微波溫溼計和水汽觀測等新型觀測項目均無法開展。因此,遷建同安氣象觀測基地勢在必行。
項目還將配備新一代天氣雷達(位於海滄)的輔助探測系統。在綜合氣象探測設備中,新一代天氣雷達以高時空解析度、及時準確的遙感探測能力成為監測預警災害性天氣(特別是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極為有效的工具。
【連結】
有了全天候工具 預報將更加準確
新一代天氣雷達輔助觀測系統主要包括微波溫溼計、雷射雨滴譜儀、水汽觀測站等。
微波溫溼計
探測高度達10公裡,填補監測空白
微波溫溼計可全天候、全天時工作。這款被動式地基微波遙感設備,利用被動接收各個高度傳來的溫度輻射的微波信號來判斷溫度、溼度曲線。探測高度可達10公裡,主要用於測量中小尺度天氣現象,如暴風雨等,填補現有監測空白。
雷射雨滴譜儀
監測區分下落中的毛毛雨等降水
雷射雨滴譜儀應用雷射原理對高速運動物體進行測定,包括運動物體的總量、大小、強度、運動速度,測定對象最小直徑只有0.16毫米。可監測區分下落中的毛毛雨、大雨、冰雹、雪花、雪球以及各種介於雪花和冰雹之間的降水。
水汽監測網
高時空解析度、高精度、全天候、近實時監測
地基GPS/MET水汽監測網,通過地面布設的GPS接收機網絡,估計某地區的氣象元素,能長期穩定地提供相對高精度和高垂直解析度的溫度廓線,實現高時空解析度、高精度、全天候、近實時的水汽連續監測,獲取空中10公裡左右範圍的水汽垂直分布數據。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