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建設更強草原「天眼」觀測研究太陽活動
新華社記者劉磊攝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31日電(記者劉懿德、魏婧宇)目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明安圖觀測基地正在建設一系列更強大的設備觀測研究太陽爆發活動,從而使其成為國際上最強大的綜合性太陽射電觀測基地,為研究、預報太陽活動提供有力支撐。
-
「子午工程」二期布局西部區域
中新社蘭州5月3日電 (記者 丁思)5月3日,蘭州大學與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共建國家子午工程二期蘭州站籤約,落戶蘭州大學半乾旱氣候與環境觀測站(
-
【科技日報】北京懷柔科學城五個大科學裝置開工建設
近日,北京懷柔科學城又傳來好消息,「十三五」時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國家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布局的五個大科學裝置全部實現開工建設,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那麼,為何眾多大科學裝置集中落戶懷柔?其中最新「子午工程」二期、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如何,會為人類解決什麼難題?
-
國家子午工程二期落戶蘭州,布局西部日地空間環境監測站點
國家子午工程二期落戶蘭州,布局西部日地空間環境監測站點 邸金 杜英/科技日報 2018-05-04 15:40
-
中國「草原天眼」助世界「看清」太陽
這個佔地10平方公裡的天線陣列就是「草原天眼」——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MUSER於2008年開工建設,2013年開始進行一系列太陽射電觀測。走進明安圖觀測基地的大院,一塊刻有「永隨陽光,造福人類」紅色字樣的古老片麻巖十分醒目。
-
貴州建設世界最大口徑大射電望遠鏡項目施工現場(圖)
據人民網圖說中國4月16日報導,世界最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建設工程自2011年初開工以來進展順利,建設規模已初具雛形。FAST全稱為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具望遠鏡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我國科學家獨創的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的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的高靈敏度的巨型射電望遠鏡。
-
哈勃望遠鏡25周年 中國建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
哈勃望遠鏡25周年,中國網友在祝福的同時也有點無奈與羨慕。雖然暫未聽聞中國有往太空發射望遠鏡的計劃,但是世界上最大射電望遠鏡正在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建設。網友們在羨慕國外的望遠鏡的時候也要相信中國也會有的。
-
子午工程:探秘人類生存發展的「第四環境」
而從較短的時間尺度來看,比如從分鐘到天,地球磁場向地球傳遞來自太陽爆發性活動的能量,觸發災害性空間天氣現象,對航天系統、電力能源系統等產生嚴重影響。 太陽上發生的擾動如何經過浩瀚的行星際空間傳播到地球空間,進而如何影響地球空間環境?「了解災害性空間天氣的脾氣,探索其背後的規律,是子午工程的主要科學目標。」子午工程項目總工程師王赤說。
-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子午工程二期質子磁力儀、overhauser...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子午工程二期質子磁力儀、overhauser磁力儀採購項目代理機構地址 北京市海澱區學院南路62號中關村資本大廈6層613B室 代理機構聯繫方式 周毅、韓偉、010-62108092、010-62108095 項目概況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子午工程二期質子磁力儀
-
射電望遠鏡的五項重大天文學發現
簡介:射電望遠鏡用於觀測太空中的無線電波。自其發明以來,天文學上有許多重大發現,列舉5例如下:進行小行星成像、雙星脈衝星和毫秒脈衝星的發現、系外行星、水星軌道、21釐米氫線。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在貴州開建
12月26日,具有我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奠基儀式在FAST臺址—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舉行。 據了解,將於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計劃中的建造的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排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的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裝上第一根主索
原標題: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裝上第一根主索 正在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FAST工程團隊提供)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17日上午,隨著第一根主索的安裝,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反射面索網製造與安裝工程正式步入實施階段。 FAST是由中國天文學家提出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它坐落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的「大窩凼」窪地,於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介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語: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oTelescope,簡稱FAST)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座射電望遠鏡,焦比達0.467。FAST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窪地,利用喀斯特窪地的地勢而建。
-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中國「天眼」工程 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形象的稱作中國「天眼」。是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的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 中國「天眼」的視野有多遠?
-
望遠鏡的成像原理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17年投入使用,該望遠鏡於2015年7月14日開始建設,2017年7月14日投入使用。本文將簡要介紹望遠鏡的成像原理,以及望遠鏡配套設備如星際穿越漫遊者望遠鏡和gxbear望遠鏡所使用的光圈、光通量為基礎的觀測原理,並講解光圈的構造方法,描述光圈偏振衍射成像原理,討論望遠鏡與望遠鏡之間的「交換」關係,以及望遠鏡如何收集信號等問題。
-
中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又有重大進展
4月10日拍攝的正在建設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
-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組圖)
同時,該望遠鏡也可以幫助人類更好的理解第一個黑洞及恆星何時產生。「平方公裡陣列」射電天文望遠鏡計劃於2016年開工,2024年完工,將包括3000座碟形天線,每座直徑15米,總面積達一平方公裡。圖為「平方公裡陣列」射電天文望遠鏡效果圖。 「平方公裡陣列」組織宣布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三國將聯合建造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
-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據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官方全球資料庫顯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語: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座射電望遠鏡,焦比達0.467,被譽為「中國天眼」。
-
射電望遠鏡的作用
天線收集天體的射電輻射,接收機將這些信號加工、轉化成可供記錄、顯示的形式,終端設備把信號記錄下來,並按特定的要求進行某些處理然後顯示出來。表徵射電望遠鏡性能的基本指標是空間解析度和靈敏度,前者反映區分兩個天球上彼此靠近的射電點源的能力,後者反映探測微弱射電源的能力。射電望遠鏡通常要求具有高空間解析度和高靈敏度。
-
最大射電望遠鏡 周長約1.6公裡繞走一圈約要40分鐘
最大射電望遠鏡 周長約1.6公裡繞走一圈約要40分鐘時間:2015-07-24 16:54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大射電望遠鏡 周長約1.6公裡繞走一圈約要40分鐘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即中國建造世界上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