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化學的學習,課本中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前提。學生在複習化學時,已經在學過的基礎之上,對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想更好地複習,首先得對整本書的結構進行掌握,清楚地知道每一章的內容,對每塊內容歸納整理,然後將有關的內容相互聯繫,才能更快地提升成績。
第一,化學學科的基本介紹,讓學生首先知道化學是什麼,有什麼用處,和社會生活的關聯,又需要哪些技術。重點考查學生對化學生產生活、節能環保和工業生產等方面知識的運用,考查的內容比較基礎,而且在考試中這些內容的變化也不大,要提醒學生注重考試態度,嚴謹對待,不能在小問題上馬虎、懈怠,選拔認真且有責任心的人才。
第二,學習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在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比如烯、醇、滷代烴和羧酸等,學習有機物的常見反應類型、基本化學反應式的寫法。
第三,在化學的學習中,化學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考查化學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還有氣體製備的原理,分離提純、除雜的方法,氣壓平衡原理和質量守恆定律等。對於氧化還原的反應,主要是以化學的工業生產為主,考查學生對不常見的複雜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的能力,還有學習原電池及電解原理、電極反應。
第四,對化學的平衡常數計算、平衡原理的分析、平衡移動的方向和主要影響因素的學習。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對數據和圖表圖像的抽象分析能力。
第五,對電化學內容的學習。目前,新型電源非常普及,教材及試題多以新型能源出題。就原電池、電解原理、電極反應和離子與電子的關係問題對學生進行考查。
第六,對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學習,這是最基本的部分。這部分內容在剛接觸化學時,老師就會布置背誦任務,只有將元素的順序、位置記清楚,才能使後期的學習更加順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