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清洗,對有機光伏電池表面,有何作用呢?

2021-01-19 CRFPLASMA誠峰智造

銦錫氧化物(ITO)作為一種重要的透明半導體材料,不僅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而且具有優良的透光性和導電能力,因此在光電子工業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ITO的導帶主要由In和Sn的5s軌道組成,而價帶則是氧的2p軌道佔主導地位,氧空位及Sn取代摻雜原子構成施主能級並影響導帶中的載流子濃度,ITO由於沉積過程中在薄膜中產生氧空位和Sn摻雜取代而形成高度簡併的n型半導體,其費米能級Er位於導帶底Ec之上,從而具有很高的載流子濃度和較低的電阻率。

另外, ITO的光學帶隙較寬,因此它對可見光和近紅外光都具有很高的透過率。由於ITO薄膜具有上述獨特性質,所以它被廣泛應用於光伏電池、電致發光、液晶顯示、傳感器和雷射器等光電器件中。

等離子體表面處理-誠峰智造

眾所周知,ITO屬於非化學計量學化合物,沉積條件、後處理工藝和清洗方法等因素都將明顯影響其表面性能。特別是其表面的表面形態和化學組分,從而影響ITO薄膜與有機層之間的界面特性,進而影響器件的光電性能。

因此商用ITO導電玻璃用於製作器件之前,通常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對ITO薄膜表面進行處理。通過改進其表面電學性能和表面形態來提高器件的性能。迄今為止,用於ITO表面改性的方法可以分為幹法處理和溼法處理兩種類型。

等離子清洗機設備-誠峰智造

其中,幹法處理通常採用各種電離氣體等離子體對ITO表面進行清洗,來去除其表面汙染、改善其表面形態;而溼法處理則通過不同的有機溶劑在ITO表面鍵合新的活性基團,以達到對其表面進行改性的目的。

採用氧等離子體處理對ITO陽極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前後ITO薄膜化學組分、晶體結構、透光性能和方塊電阻的變化可以看出,未處理的ITO表面含有碳元素相關的殘餘汙染物;而經過等離子體處理後,其峰值強度明顯減小,這說明等離子體處理能有效去除ITO表面上的有機汙染物。

等離子體處理在降低了ITO表面的碳濃度的同時,提高了ITO表面的氧濃度。從而改善了ITO表面的化學組分,這對於提高ITO的功函數、改善器件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等離子處理設備-誠峰智造

另外, 採用四探針方法測試處理前後ITO樣品的方塊電阻,發現等離子體處理能夠降低ITO電極的方塊電阻,有利於器件性能的改善。

綜上所述,在幾乎不改變ITO薄膜晶體結構和光學透過率的條件下。等離子體處理不僅降低了ITO的方塊電阻,而且改善了ITO表面的化學組分、提高了ITO的功函數,從而優化了ITO陽極的物理性能。

等離子體表面改性有利於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改善器件的光伏性能,對於提高有機光伏電池的短路電流、填充因子和能量轉換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ITO表面處理方法
    2 表面處理對ITO表面性能的影響 下面從電學及表面性質兩個方面,討論ITO表面處理的作用以及對OLED性能的影響。 2.1 表面處理對ITO表面性能的影響 ITO陽極是OLED光出射面,粗糙的ITO表面將使光線發生漫反射,減少出射光的強度,降低OLED的外量子效率。
  • 等離子表面處理
    等離子處理是有效的對表面進行清洗、活化和塗層的處理工藝之一,可以用於處理各種材料,包括塑料、金屬或者玻璃等。 等離子表面處理是什麼原理? 中性粒子的溫度接近室溫,這些優點為熱敏性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改性提供了適宜的條件。
  • 等離子表面處理與UV LED表面處理有什麼不同?
    等離子表面處理和UV LED表面處理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這或許是一部分人心中的一個疑問,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現如今大家比較認可的環保健康的兩種表面處理形式,接下來就主要通過以上兩種表面處理方式的工作原理、設備結構、應用領域這三個主要方面來與大家來共同區分和探討這兩者方式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應用
    通常情況下,為了使金屬表面能加以強化,提升實用性和可靠性,就需要應用金屬表面處理工藝,那麼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應用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就與大家共同探討相關內容:1 金屬表面處理的作用和種類隨著產品投入使用,不可避免的會跟環境相接觸,而首先接觸的就是金屬表面,當金屬表面發生破壞或失效,就會對產品的服役效果和使用壽命造成較大的影響。
  • 等離子體表面處理器增加表面粘力的原因有哪些?
    等離子體表面處理器是一種低溫等離子體,它是由低壓放電(輝光、電暈、高頻和微波)產生的電離氣體。在電場作用下,氣體中的自由電子從電場中獲得能量,成為高能電子。這些高能電子與氣體中的分子和原子發生碰撞。
  • 太陽能光伏刻蝕清洗設備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前一章中我們較為詳盡地介紹了太陽能電池製造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工序———P-N結的製作,即常說的擴散過程,並對製作P-N結的擴散爐進行了簡單介紹。而在製造太陽能電池的工藝流程中,通常都在擴散後進行刻蝕。在擴散過程中,矽片的周邊表面也形成擴散層。周邊擴散層使電池的上電極和下電極形成短路,必須將它除去。
  • 金屬件表面油汙清洗處理詳解
    可見除油、除鏽、防鏽、磷化等前處理對塗層的防鏽能力和金屬的防護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體前處理的目的:一是增加塗層與基體的結合強度既加大附著力,二是增加塗層的功能如防腐蝕、防磨損及潤滑等特殊功能,鋼鐵表面在軋制或應用過程中,其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油脂、氧化皮或鐵鏽等雜質的存在,在進行加工和塗裝處理前,需對其進行清除處理。
  • 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技術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應用概述
    另外,由於等離子體是一種幹法表面處理技術,不需要處理廢棄的化學品,從而成為了只需極少量消耗品的綠色工藝。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在體外診斷平臺工業中等離子體技術的功能。我們將關注等離子體如何控制表面能量,以及如何修飾表面化學性從而改善對生物材料的粘附性。在等離子體魔術般的對表面進行改性的背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呢? 什麼是等離子體?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粉體表面處理中的應用
    通常採用的放電氣體有Ar、N2、O2等非聚合性氣體以及C2H2、CF4等反應性氣體,通過活性粒子對粉體表面的刻蝕、活化、除雜、接枝、交聯和包覆等作用,改變粉體表面的結構和化學組成。接下來就與大家探討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粉體材料處理中的具體應用。
  • 各種材質的頭盔生產中,等離子表面處理工藝的作用是什麼?
    等離子清洗機在頭盔生產中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接下來就與大家共同探討相關內容:1 頭盔外殼主要材質頭盔主要可起到緩衝、減震的保護作用,防止85%的頭部受傷,是騎行者遇到危險時的最後一道防線。頭盔一般包括外殼、緩衝層、內襯層、護顎、系帶、鏡片等。而頭盔外殼是頭盔的最外層,在撞擊時承受和分散衝擊,是保護頭部的第一道防線,因此頭盔外殼材質的選擇至關重要。
  • 模具表面強化技術:等離子體化學熱處理
    發展最快、工業應用最廣的等離子體熱處理方法是等離子體化學熱處理。與常規化學熱處理相比,等離子體化學熱處理具有優質、高效、低耗、潔淨、無公害等特點。但是,此技術用於批量大的小模具及其他小零件(如螺栓、螺母、鏈條等)時,裝爐麻煩,滲層質量不易控制。
  • 你知道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法的幾個特點?
    能產生等離子體的人工裝置有很多,例如日常裝飾用的霓虹燈,用於廢氣處理的等離子光解淨化器,用於金屬焊接切割的等離子弧焊機等等,這些與材料表面處理幾乎不沾邊。那麼,什麼樣的等離子體裝置才適合對材料進行改性呢?
  • 金屬表面處理,不鏽鋼表面鈍化處理
    1、不鏽鋼拉絲處理不鏽鋼拉絲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是當今不鏽鋼和鋁製品行業比較常用的一種表面處理技術,是對不鏽鋼及鋁產品進行的拉絲效果處理。不鏽鋼拉絲講究程序和工藝,一般配合拉絲機修復和還原產品刮花的位置及焊縫,最終達到整體的拉絲藝術效果。
  • 灰塵對光伏發電的影響及清洗消除的探討
    2.2 遮擋影響灰塵附著在電池板表面, 會對光線產生遮擋, 吸收和反射等作用, 其中最主要是對光的遮擋作用。灰塵顆粒對光的反射吸收和遮擋作用, 影響光伏電池板對光的吸收, 從而影響光伏發電效率。居發禮的研究指出灰塵沉積在電池板組件受光面, 首先會使電池板表面透光率下降;其次會使部分光線的入射角度發生改變, 造成光線在玻璃蓋板中不均勻傳播。
  • 光伏行業深度研究之異質結電池專題報告
    非晶矽薄膜沉積:常用的工藝包括等離子體增強化學的氣相沉積法(PECVD)與熱絲化學氣象沉積(HWCVD),其中本徵非晶矽薄膜是 HIT 電池表面的鈍化層,沉積後需要摻雜膜層來形成發射極和背表面場。TCO 薄膜沉積:常用的工藝是磁控濺射(PVD)和反應等離子體沉積(RPD),沉積非晶矽薄膜後,通過 TCO 薄膜可以實現導電、減反射、保護非晶矽薄膜的作用。
  • 等離子表面處理的原理
    等離子表面處理的作用原理:等離子體是由離子、電子和中性粒子組成的一種呈現電中性物質集合體。在等離子表面處理過程中,等離子體與材料表面撞擊時會將自己的能量傳遞給材料表面的分子及原子,因此產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反應過程。
  • pcb等離子表面清洗機印製電路板處理技術
    等離子體處理技術是一項新興的半導體製造技術。該技術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應用較早,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半導體製造工藝。因此,在IC加工中是一項長期而成熟的技術。因為等離子體是一種高能、高活性的物質,對任何有機材料等都有很好的蝕刻效果,等離子體的製作是幹法處理的,不會造成汙染,所以近年來已經被大量應用於pcb印製電路板的製作。
  • 晶矽電池表面鈍化技術研究進展
    晶矽電池表面鈍化技術研究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引言:高效率、低成本是太陽能電池研究最重要的兩個方向。對於晶體矽太陽能電池來說,隨著晶體矽製造技術的提升,基體矽片的體載流子壽命不斷提高,已經不再是制約電池效率提升的關鍵因素。
  • 不止於清洗!雷射清洗在矽表面製備超低反射率的表面微納結構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你沒有看錯,雷射清洗不僅僅是可以用來進行清洗!學者利用雷射清洗的辦法來輻照Si的表面,不僅僅清洗了表面沉積的氧化物,還實現了微納多尺度表面結構的製備,使得Si表面的抗反射性能進一步提高,這一成果發表在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上。
  • 韓國大面積有機光伏電池與自旋塗層
    低成本的旋轉塗層使用離心力和汽液界面將均勻的薄膜塗在固體表面上。它被用於有機光電研究,在成膜過程中加速溶劑蒸發。臺灣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個有效面積為216平方釐米的有機光伏組件。據說該面板的開路電壓為10.6V。它也具有同類面板的最高效率,該面板的有效面積超過100平方釐米。臺灣國立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基於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伏組件,他們聲稱這種組件的活性面積超過100平方釐米,是同類面板中效率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