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減少!韓國大面積有機光伏電池與自旋塗層

2020-10-16 索比光伏網

低成本的旋轉塗層使用離心力和汽液界面將均勻的薄膜塗在固體表面上。它被用於有機光電研究,在成膜過程中加速溶劑蒸發。

臺灣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個有效面積為216平方釐米的有機光伏組件。據說該面板的開路電壓為10.6V。它也具有同類面板的最高效率,該面板的有效面積超過100平方釐米。

臺灣國立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基於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伏組件,他們聲稱這種組件的活性面積超過100平方釐米,是同類面板中效率最高的。研究人員說,自旋塗層使大塊異質結(BHJ)膜對於大面積的有機細胞來說表現得更好,而且比不經過此過程生成的膜更具可複製性。KIST小組解釋說:「商業上可用的有機材料容易結晶,這使得它們不適合大面積的溶解工藝。」

該研究人員開發的太陽能電池基於多溴二苯醚-t和ITIC,前者是一種用於高效OPV(有機光伏)器件的聚合物供體半導體材料,後者是一種n型受體,可以與低帶隙聚合物進行良好的配準,提高電荷分離效率,減少能量損失。

科學家表示:「PBDB-T:ITIC的這種聚集形態得到了很大的改進,達到了在50攝氏度加熱過程中有效電荷產生和運輸的最佳形態。」

KIST小組表示,他們可以控制溶劑蒸發速率,而且他們的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比大面積使用的同類設備要高。

KIST小組總結:「因此,在50攝氏度下製備的PBDB-T:ITIC光伏組件(活躍面積為58.5平方釐米)的效率大大提高了9.3%。比室溫下處理的效率提高了5%。」

發表在《納米能源》和ScienceDirect網站上的論文《高效大面積有機光伏組件的發展:非富勒烯受體的影響》描述了這種電池。

OFweek

相關焦點

  • 能耗減少!韓國:大面積有機光伏電池與自旋塗層結合
    導讀: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光電混合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將自旋塗層應用於大面積有機光伏電池的製造。韓國的研究人員已經利用這一過程來提高大面積有機細胞的性能和可複製性。該方法在成膜過程中用於加速溶劑的蒸發。
  • 韓國研發更高效大面積有機太陽能電池與自旋塗層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光電混合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將自旋塗層應用於大面積有機光伏電池的製造。韓國的研究人員已經利用這一過程來提高大面積有機細胞的性能和可複製性。該方法在成膜過程中用於加速溶劑的蒸發。低成本的旋轉塗層使用離心力和汽液界面將均勻的薄膜塗在固體表面上。
  • 可以像塗料一樣大面積應用的光伏
    可以像塗料一樣大面積應用的光伏韓國的研究人員通過控制太陽能電池原材料溶液在塗覆後固化的速度,成功開發出了一種高效的大面積有機溶液可加工太陽能電池。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光電混合研究中心的Hae Jung Son博士領導的小組宣布,他們已經確定了小面積有機物和大面積有機物之間成膜機理的差異。解決方案中的太陽能電池,並通過解決有關工藝技術的問題,開發了一種高效的大面積有機光伏電池。
  • 韓國研發太陽能光伏塗料 可塗在汽車外部以提供能量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IST)光電混合動力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通過在塗覆太陽能電池原料溶液之後,控制其固化速度,研發了一種大面積且高效的有機太陽能電池。
  • 葛子義:有機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領跑者
    目前,市場上的太陽能電池主要以晶矽等無機半導體材料為活性層製備而成,存在工藝複雜、成本高、原材料生產過程能耗大和汙染重等缺點。這類太陽能電池由於無機半導體本身的剛性結構,難以製備柔性電子器件。柔性電子器件,特別是基於有機材料的光電器件,是未來電子器件發展的一大趨勢。因此,製備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強、環境友好的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正成為各國科學家的研究目標。
  • 德國科學家製造大面積有機光伏組件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摘要:德國科學家用26平方釐米的有機面板達到了12.6%的效率,204平方釐米的設備效率則達到了11.7%。據悉,雷射模塊的結構和新的高解析度的布局和工藝都很慢。德國研究機構巴伐利亞應用能源研究中心、弗裡德裡希亞歷山大大學厄蘭根-紐倫堡,以及赫爾姆霍茲研究所厄蘭根-紐倫堡可再生能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有機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據說已經實現了兩項轉換效率記錄。
  • 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創世界紀錄——接近產業化
    基於P-i-N反式平面結構、通過優化界面工程,全面解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高效率、遲滯現象、器件穩定性、大面積器件均勻性和一致性等重要問題,首次在國際權威太陽能電池認證機構——「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AIST) 」認證成功大面積 (>1 cm2)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國際最高效率 (15%),首次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寫進權威太陽能效率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
  • 有機光伏電池有點及限制
    採用有機電子的光伏電池被稱為有機光伏電池。有機電子是電子的其中一種,涉及有機聚合物和分子的研究,可作為導電體並吸收光線使透明的電子能穿透而過。有機光伏電池的英文縮寫為OPVC。  有機光伏的優點和限制--這用材料的特性來解釋更加便於理解。
  • 科學網—有機太陽能電池進化出「新物種」
    「塑料」也能導電 目前,商品化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晶矽等無機半導體材料為活性層製備。但是,這種太陽能電池生產存在工藝複雜、成本高、原材料生產過程能耗大和汙染重等弊端,同時,這類太陽能電池由於無機半導體本身的剛性結構,難以製備柔性器件。因此,製備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強、環境友好的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正成為各國科學家的目標。
  • 控制電子自旋可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英美科學家攜手進行的研究發現,讓有機太陽能電池內的電子採用特定的方式「自旋」,有望大幅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該最新技術還可用於研製性能更高的有機發光二極體。
  • 可以像塗料一樣用於實際應用的光伏技術的開發
    圖片來源: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 韓國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開發出了大面積,可有機溶液處理的高效太陽能電池。他們通過控制太陽能電池原材料溶液在塗覆後固化的速度實現了突破。由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光電混合研究中心的Hae Jung Son博士領導的小組確定了小面積和大面積有機物在成膜機理上的差異。
  • 一種新的添加聚合物成分可以幫助有機太陽能電池產生柱狀納米結構
    如果電荷可以有效地通過電池的各個組件,那麼一種流行的基於聚合物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產生更多的能量。一種新穎的三組分混合物可使導電太陽能電池材料自對準列,這提高了效率。反過來,這使得可以製造的太陽能電池的厚度增加了三倍以上,還不會降低高性能。
  •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的自旋輸運和磁場效應
    01引言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s)是一類集半導體-鐵電極化-自旋極化為一體的多功能光電材料,它們在光伏、發光、探測器等領域已被廣泛地研究。
  • 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導讀近日,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成功地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解決與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光學活性層厚度相關的問題。這種新方法將促進工藝設計,並進一步推進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然而,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典型的太陽能利用方式,它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並存儲起來。如今,佔主導地位的太陽能電池仍是以無機半導體為主要材料製成的,單晶矽、多晶矽和非晶矽系列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的商業應用最為廣泛。但是,傳統的矽基無機太陽能電池具有製造成本昂貴、製造能耗大、汙染高、工藝複雜等缺點。
  • 中科院在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系統與多級次製造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志祥、呂琨、博士鄧丹和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馬偉等合作,設計併合成的可溶性有機小分子光伏材料,通過活性層形貌優化,獲得了11.3%的光電轉換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可溶性有機小分子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也是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之一。
  • Nature Energy:寬間隙非富勒烯受體實現室內高性能有機光伏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研究背景1、低功耗電子設備需要大量的離網能源,能夠有效地將室內環境中的低強度光轉換成兆瓦級到微瓦級電力的光伏電池是驅動低功耗裝置的理想能量來源方式。2、常用室內光源(如螢光燈和發光二極體(LED))的發射光譜通常在400到700nm之間,強度小於1mWcm-2,光譜範圍較窄,強度低於標準太陽光譜,針對太陽光轉化利用的光伏電池不適用於室內有效的光電轉化。
  • 大面積高效率薄膜太陽能電池,讓低成本發電成為可能
    三年研究實現鈣鈦礦薄膜大面積製備  首次認證效率的誕生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光伏技術,成為解決人類能源危機最具潛力的科技之一。  「事實上,鈣鈦礦材料2009年首次應用於光伏技術,短短幾年時間,實驗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屢屢取得突破,它的光電能量轉換效率已經快速增長到22.1%,超過了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水平,而發電成本卻低於矽電池。因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評價為光伏研究領域極具競爭力、最有希望實現低成本發電的光伏技術。」韓禮元介紹說。
  • 陳義旺、胡笑添團隊《先進功能材料》:三元準平面異質結策略助力有機光伏大面積化印刷
    本體異質結(BHJ)太陽電池因其質量輕便、成本低和可柔性加工等獨特的優勢在近年來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單節器件效率已達到18.2%)。然而,本體異質結活性層穩定性不佳。這是由於本體異質結中活性層材料分布複雜難以調控,最佳形貌也總是處於亞穩態且受到熱力學控制。隨著時間的遷移,本體異質結活性層向著熱力學穩定狀態變化,導致活性層中激子分離效率不佳、器件性能下降。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有機光伏電池等一些新概念光伏電池。其中基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發展起來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以其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的製造成本、可製備柔性結構等優勢,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