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長沙理工大學住宅區,斌先生正在介紹捕鼠籠的原理,這塊小小的磁鐵很重要。記者 童迪 攝
本報3月3日訊 「斌先生到底住哪一棟,我在理工大宿舍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我也想要一個鳥籠。」……用鐵絲和木板做了一隻鳥籠,鳥沒捉到,半個月捉到5隻老鼠,斌先生捉鼠的事情經報導後,很多市民都想學做捉鼠鳥籠,斌先生託本報告訴大家想學的可以去理工大學找他(詳見本報3月1日、3月2日報導)。
今天上午,本報記者帶領黎託讀者前往斌先生家親身體驗捉鼠原理,並帶回鳥籠在本報辦公室進行實驗。
讀者帶相機上門請教
林先生家住長沙黎託鄉,「家有老鼠」成了他最近的一塊心病。「我在家裡養了20隻信鴿,準備幾個月後參加賽鴿比賽,春節後鴿子剛繁殖了一批小鴿子,半個月不到就被老鼠吃掉了8隻。」愛鴿如命的林先生暗暗發誓,「一定要將這些害人精消滅掉。」
林先生告訴記者,起初用了老鼠夾和老鼠藥,但老鼠太狡猾,一早就識別出。之後,林先生請了專業的滅鼠公司,也因為費用太高作罷。
「我在報紙上看到斌先生的鳥籠半個月就捉到了5隻老鼠,太厲害了,特地想來學學。不用他送籠子給我們,我們了解製作原理後,自己回去做就行。」林先生有備而來,叫上了一起養信鴿的朋友,帶上了相機,準備攝下鳥籠製作方法。
鳥籠越大越具迷惑性
「這個肯定有用,老鼠容易進又跑不掉。」走進斌先生家裡,讀者林先生看完斌先生實驗捉鼠原理後連連稱好。
「老鼠其實非常狡猾,對老鼠夾老鼠藥能識別出並懂得防範。而這個空間很大的鳥籠具有極大的迷惑性,能讓它以為是箱子或是很大的洞口,讓它沒有防備。」林先生一邊跟斌先生請教拉門、底板的製作方法,一邊用相機拍攝下鳥籠的各個部位。
「我覺得可以將鳥籠做得更大,那樣老鼠更容易受迷惑,說不定能同時捉進幾個老鼠呢。」林先生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設想。
對於林先生的設想斌先生也表示贊同,「其實不一定要是鳥籠的形狀,只要依照這個製作原理,空間越大,老鼠更容易放鬆警惕。」
訣竅
帶香味誘餌最關鍵
磁鐵牽引關門、木踏板幫助磁鐵開門,這一系列的小原理當然是捉老鼠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將這些機關設置全準備好,還缺最關鍵的一環。用斌先生的話來說,這些只是老鼠進籠後,讓它不能逃走的辦法。「關鍵是有老鼠進籠啊,所以食物引誘是最關鍵的步驟,必須用遠遠就能聞到香味的誘餌。比如臘肉、餅乾、麵包什麼的。」
為了實驗斌先生的捉鼠鳥籠,今天記者特地向他借了鳥籠,帶回也有很多老鼠的辦公室。下午,記者放進了蜂蜜麻花、臘肉、餅乾等一些香氣撲鼻的食物,準備晚上將鳥籠放在辦公室進行實驗。■記者 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