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科考人員稱 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北冰洋漂浮一年多後,德國「北極星」號科考船12日抵達德國不萊梅港。船上研究人員帶來「北冰洋正在死去」的「噩耗」。天,收集氣候變化影響北極的重要數據。考察隊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船上研究人員親眼目睹全球變暖對北極海冰產生的惡劣影響。他說:「北冰洋正在死去。」他們看見,原來冰層厚達幾米的地方如今沒有冰。雷克斯說:「在北極,我們發現嚴重受侵蝕、融化、易碎的薄冰。」他說,如果北極變暖的趨勢繼續,那麼幾十年內將出現「夏季無冰的北冰洋」,這將嚴重影響世界各地氣候。
-
「北冰洋正在死去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北極或面臨數十年夏季無冰 【「北冰洋正在死去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
-
「北冰洋正在死去」 這次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那片遙遠的冰天雪地,科學家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經歷了怎樣特殊的一年。兩名中國科考隊員為我們揭秘。 10月12號,在北冰洋漂浮一年多後,「北星」號破冰船抵達德國不萊梅港,歷時389天的「馬賽克」北極探險宣告結束。
-
世界周刊丨「北冰洋正在死去」這次北極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那片遙遠的冰天雪地,科學家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經歷了怎樣特殊的一年。兩名中國科考隊員為我們揭秘。
-
數百名科學家北極歸來帶回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
看完了央視播出的這一期[世界周刊]北極一年,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北極或面臨數十年夏季無冰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
-
北極漂泊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
最近人類史上最浩大的一次北極科考行動結束,來自超20個國家的超300名科學家成功帶著北極冰層、生態系統等重要科考成果回歸文明世界,——「北冰洋正在死去」。、生態系統、土壤、冰層等等,這艘巨大無比的破冰船也成了臨時的北極科考站。
-
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 。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
-
未來幾十年內或現「夏季無冰的北冰洋」
據新華社電 在北冰洋漂浮一年多後,德國「北極星」號科考船10月12日抵達德國不萊梅港。船上研究人員帶來「北冰洋正在死去」的「噩耗」。法新社報導,「北極星」號在遍布浮冰的北冰洋漂泊389天,收集氣候變化影響北極的重要數據。考察隊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船上研究人員親眼目睹全球變暖對北極海冰產生的惡劣影響。他說:「北冰洋正在死去。」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據「雪龍探極」公眾號的「航行動態」顯示,2020年8月12日14時39分,「雪龍2」號位於北冰洋168°45′58″ W、78°59′28″ N,航速
-
北極科考:我們為什麼要在北極呆上一年?
其實在北極圈附近已經遍布人類的足跡,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這裡的原住民因紐特人,他們與北極的生態環境保持著脆弱的平衡,但是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更多的開拓者來這裡發現了煤炭、石油和動物皮毛,將北極圈內變成一個熱鬧的地方。 實際上,北極並不歡迎人類。每年只有包括科考人員在內的1000多人登上北極冰原,而南極大陸每年有2萬人。
-
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
-
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 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這支匯集了600多人的20國科學家團隊乘坐破冰船在冰海中漂流了389天,從而收集到關於北極地區受到全球變暖影響的重要信息。該地區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震中」。
-
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 前景並不樂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
-
全球變暖,北冰洋正在死去;談古論今,四海之內皆一體!
而在北冰洋,根據科學家們的大數據觀測分析,甚至會出現北極數十年內在夏季面臨無冰的尷尬處境,這與全球變暖自然也是息息相關的。何況,如果真出現了這種狀況,那麼北冰洋恐怕也是名不副實了,從生物學上來講,北冰洋的生態圈也會因此逐漸死去……
-
雪龍號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 開闢北極新航線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北京時間17日,中國北極科考隊乘坐的「雪龍」號極地破冰船停靠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港。法新社說,這是「雪龍」號執行的第五次中國國家北極科考任務,卻是它首次停靠、也是中國科考隊首次正式訪問北極國家。
-
科考團隊:北冰洋的海冰在加速消失 前景不樂觀
原標題: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 前景並不樂觀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這支匯集了600多人的20國科學家團隊乘坐破冰船在冰海中漂流了389天,從而收集到關於北極地區受到全球變暖影響的重要信息。該地區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震中」。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在北冰洋成功獲取18.65米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阮煜琳 攝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的新記錄。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據「雪龍探極」公眾號的「航行動態」顯示,2020年8月12日14時39分,「雪龍2」號位於北冰洋168°45′58″ W、78°59′28″ N,航速:3.1節,航向:331.1°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是「雪龍2」號的首個北極航次。此次科考主要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北極綜合環境調查和北極業務化觀監測體系構建等內容,進一步在北極領域取得創新性認知。
-
第四次"北極科考"考什麼?鎖定兩大科學目標(圖)
北極通常指北極地區,即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北冰洋及其中的島嶼,中心點是北極點,陸地面積800萬km2,北冰洋面面積1400萬 km2,周邊有8個國家:俄羅斯、挪威、丹麥、冰島、加拿大、美國、瑞典和芬蘭。 將新聞進行到底7月1日,我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從廈門國際遊輪碼頭起航遠赴北極,開始我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
-
這個科考團帶回了北冰洋正在「死亡」的證據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帶回北冰洋正在「死亡」的毀滅性證據,以及僅幾十年後就將出現無冰夏季的警告。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整個活動耗資1.4億歐元,是極地考察項目中最昂貴、最複雜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