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央視播出的這一期[世界周刊]北極一年,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北極或面臨數十年夏季無冰
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
目前地球南北極冰蓋的融化速度已經超過了上世紀90年代的6倍,到本世紀末海平面的上升將淹沒很多沿海地區,導致每年4億人在巨大的洪澇災害中掙扎。
格陵蘭和南極的冰流失已處於最壞的狀態,2010年代南北極的年均損失是4750億噸,是上世紀90年代年均損失810噸的6倍。
1992年到2017年,格陵蘭冰蓋和南極冰蓋一共損失了觸目驚心的64000億噸冰,其中格陵蘭佔了60%。而2019年北極熱浪表明,幾乎肯定已有更多的冰消失了,而這一部分尚未統計在內。
南極幾乎所有的冰流失,以及格陵蘭島一半的冰流失,都是由於海洋變暖融化冰蓋流出的冰川而造成的。這將導致冰川流動加快,把更多的冰塊傾倒到海洋中。格陵蘭島其它的冰損失則是因氣溫過高融化冰蓋表面造成的。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的預測,在中度變暖的情況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53釐米。而這項新的研究則表明,如果當前的趨勢繼續下去,海平面的上升還將增加17釐米達到70釐米。這將導致沿海地區每年有4億人的家園會被洪水浸泡,大量城市社區變成「威尼斯水城」,人民生活受到巨大影響,全球經濟遭遇嚴重損失,這其中就包括紐約、上海、東京、加爾各答等特大城市。
目前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貢獻,約1/3來自格陵蘭和南極冰川的損失,約1/2來自海水變暖的熱膨脹效應,還有1/5來自其他較小的冰川。
由於冰蓋對氣候變暖的反應大概要滯後30年,即使今天我們停止排放,南北極繼續融化也是必然。如果我們儘快減少碳排放,停止加熱地球,全力阻止氣候變暖,或許還有一線希望;如果任由目前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地球幾乎肯定會陷入驚天巨變,未來惡果真的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