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參加世界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行動的研究人員12日返回德國,帶回了關於北冰洋海冰正在消亡的令人痛心的證據,以及對於短短幾十年後北冰洋夏天將無冰可尋的警告。
據法新社10月12日報導,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北極星」號科考船在北冰洋的茫茫冰海漂流了389天後,回到了德國不萊梅港。這次科考行動讓科學家得以收集關於全球變暖對該地區所產生影響的重要信息。
在返回德國之前,科考行動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說,由來自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的科考團親眼見到全球變暖對被視為「氣候變化中心」的北極地區海冰產生的巨大影響。
雷克斯說:「我們見證了北冰洋海冰正如何消亡。我們透過科考船的窗戶,或者在脆弱的冰面上行走時直接目睹了這一進程。」
雷克斯強調已有大量海冰融化,提到科考船可以行駛在大片大片的開闊水面上,「有時開闊得一眼望不到邊」。
他還說:「在北極極點,我們發現冰層大量減少、融化,冰面薄而且脆弱。」
雷克斯說,如果北極地區的氣候變暖趨勢繼續下去,那麼不出幾十年,我們將面對「夏天無冰可尋的北冰洋」。
報導稱,美國衛星圖像印證了研究人員的考察結果。從圖像上看,北冰洋2020年夏天的海冰規模縮減至有史以來第二低的水平,僅高於2012年。
報導還稱,「北極星」號科考行動歷時一年多時間,收集了關於北極地區的大氣、海洋、海冰和生態系統的數據,從而有助於評估氣候變暖對該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影響。
報導指出,為了開展這次研究,在以科考船為中心的半徑40公裡的海冰上設立了4處觀測點。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