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2020-10-28 中國網

去年9月,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前往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389天進行科考活動,這次科考被稱為「馬賽克」科考,它是一個由德國主導的大型國際合作科考項目。

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

在這次北極探險科考中,也有中國科學家參與。

1 中國科學家參與「馬賽克」北極科考

挑戰極寒作業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任健:首先你要找到一塊大小合適、便於未來一年做研究的冰,冰不能薄,否則一塊就碎了,也不能漂得太快,或者不滿足其它各種條件。要大小、厚薄、位置合適,如果離大洋太近的話,它一會兒就漂起來。

他們在北冰洋尋找了足足兩周時間,終於在極夜來臨前,在北緯85度、東經134度找到一塊可以固定科考船的海冰,科學家們稱之為「夢想浮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科考隊都在極夜中度過。

科考隊還花了18天時間,在浮冰上搭建起一座研究基地。科考所用的設備都被布放在不同的分區,在「水下機器人」中心,利用遠程操作工具,就可以收集海冰之下的觀測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傳回「極星」號。

在海洋中心,科考隊員在冰層上鑽孔,把觀測設備降至海冰之下,採集海水樣本。

在海冰研究中心,科考隊員們可以研究和觀察海冰和冰上的雪覆蓋。而在大氣中心,科學家們可以收集研究大氣和空氣成分。

在漫漫極夜中,科考隊員們開始了繁忙的工作。任健回憶稱,在零下30℃的黑夜裡,即使想在浮冰下布放一個設備,都充滿了挑戰。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任健:有一些外國人覺得,中國人沒放過這個東西,可能放不了,他們有一些不放心,因為在冰上如果出現意外,不光是儀器危險,現場人員的生命也會有危險。

2 「馬賽克」北極科考警告「北極垂危」

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這次「馬賽克」北極科考之行,研究人員共搜集了150萬億字節數據和1千多份冰樣本,這些成果將人類對北冰洋的認知提高到新的階段。但是,也是這次探測,科學家們帶回了「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稱北極恐怕將在幾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部長卡利茨採克: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數據,將使未來幾代人受益,因為在氣候變化的「震中」北極收集的數據,將彌補該地區的關鍵數據缺口,這將有可能使氣候模型更加精確,並最終重新評估它們。

「馬賽克」項目的負責人雷克斯強調,此次北極科考,首次進行了跨學科共同研究,包括北極氣候系統中的海冰、雪、海洋、生態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等學科,這使得「馬賽克」項目對北極的觀測更加系統。

「馬賽克」項目負責人雷克斯:北極氣候系統非常複雜,你得把它想像成一個發條鬧鐘,由無數系統組成,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就像時鐘的齒輪相互嚙合,現在我們打開了這個鬧鐘,走進去研究每個齒輪、每個彈簧、每個鉤子和螺絲的功能。

在結束了為期一年多的觀測之後,「馬賽克」項目的科學家們帶回了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稱北極恐怕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相關焦點

  • 北極垂危!北極恐將夏季無冰,氣候變化重災區
    德國北極科考隊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隊員包括來自德國、中國、俄羅斯等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整個活動耗資1.4億歐元,是極地考察項目中最昂貴、最複雜的一次。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氣候變化,北極垂危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
  • 德國北極科考船隊:全球變暖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隊員包括來自德國、中國、俄羅斯等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
  • 「北冰洋正在死去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北極或面臨數十年夏季無冰 【「北冰洋正在死去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
    【北極或面臨數十年夏季無冰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當地時間10月12日,德國電視一臺報導稱德...
    2020-10-13 12:29:40來源:FX168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當地時間10月12日,德國電視一臺報導稱德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北極探險活動,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全球有史以來最大探險活動 科學家帶回北極毀滅性證據「圖集」
    (1/17)當地時間10月12日,德國媒體報導,德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圖為格陵蘭島迪斯科灣,一艘船駛過冰川形成的拱門。
  • 科考壯舉帶回緊張結論:北極垂危
    10月12日,在北冰洋上漂泊一年多後,「極星」號破冰船平安返航,歷時389天的「馬賽克」北極探險宣告結束。一年多的時間裡,「極星」號把自己凍在冰裡,順著浮冰漂移,穿過北冰洋,對周圍的海冰、海洋、大氣、生物等要素進行觀測。來自5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考隊員長期在極夜或極晝中度過,上一次這樣的北極漂浮觀測還是在127年前,這次探測將把人類對北冰洋的探測提高到新的高度。這次探測,「馬賽克」的科學家們帶回了證明「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科學家警告稱,北極恐怕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海冰融化會加速病原菌傳播?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這次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直接給出了我們一個氣候變化的答案,那就是「全球變暖,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它們帶回來了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氣候的影響表現得越來越強,並且這次的北極活動包含了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是大家統一給出的結果。
  • 從北極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
  • 北極面臨無冰,熱浪將席捲世界。火鍋、白酒、棉襖將被埋進歷史
    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數十年後人們將只能看到一個「夏季無冰的北極」。
  • 「北冰洋正在死去」 這次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不同於傳統的北極科考,科學家們需要把「極星」號破冰船凍在北冰洋的海冰中,使其變成一個臨時的科考站,再以此為基地,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對周圍的海冰、海洋、大氣、生物等要素進行觀測。 上一次進行北極漂浮觀測的,還是127年前的挪威科學家弗裡喬夫·南森。 1893年6月24號,南森從奧斯陸起航,駛向北冰洋。
  • 世界周刊丨「北冰洋正在死去」這次北極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上一次進行北極漂浮觀測的,還是127年前的挪威科學家弗裡喬夫·南森。1893年6月24號,南森從奧斯陸起航,駛向北冰洋。他歷時3年完成北極探險,並收集了大量有關洋流、浮冰、水文、氣溫和海生物等方面的寶貴資料。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而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預測,由於海冰消失速度太快,北極地區可能最快從2035年開始出現「夏季無冰」。探險隊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Markus Rex)表示:「如果北極地區的變暖趨勢持續下去,在幾十年內,我們將在夏季擁有無冰的北極。」 而科考隊的科考結果得到了位於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衛星數據的支撐,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北極海冰面積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
  • 「每日熱題」北極將「夏季無冰」!全球變暖終究帶來沉重打擊
    【尋味熱話題】德國北極科考船近日帶回消息,警告世人「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北極物種將無生存空間。以地形環境、氣候變化為進化方向的北極生物,在北極無冰的局面下,北極熊、企鵝等將失去他們落腳的冰層,唯一的選擇便是只有跳下海水,海洋中充滿天敵,他們在海中只能任人宰割。而危機遠不止如此,若是海洋中體力耗盡,而仍舊沒有找到歇腳休息的安全落腳處,成群的北極生物或將在海洋中淹死。而北極許多還未被發現的微生物、植物,將直面滅絕的生存危機。
  • 北極恐怕將要面臨夏季無冰的危機
    眾所周知,北冰洋是全球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但北極有厚厚的冰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集之一。但是多年以來,人類觀測到北極冰層在持續融化,並且融化速度不斷加快,專家表示,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 北極可能會在短短15年內出現「無冰」的夏季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 北極可能在15年內出現夏季基本上沒有海冰。這項研究使用統計模型來預測北極海冰的未來數量,模型顯示北極可能在2030年到2040年的十年中夏季無冰,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發生在2034年。很多人認為北極是一個遙遠的地方,但是冰的流失現在正在影響人們,它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海冰是凍結的海水,每年夏天融化,然後在冬天重新凍結。
  • 最新研究警告:北極熊或將在本世紀末滅絕,北極可能夏季無冰
    科學家呼籲,現在仍有一線希望,如果未來幾十年人們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北極熊下個世紀至少可以在部分地區生存下去。北極可能夏季無冰為何北極熊的生存岌岌可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北極熊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粗略估計,北極大約有2.5萬隻北極熊。但它們的命運卻與北極海冰的變化息息相關。